楊潔
“這家占地172畝的企業,因為市場原因一直處于停工停產狀態,通過政府牽線搭橋和引導,該公司與河南信誼紙塑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開發,目前已具備年產1億只綠色包裝紙箱的生產能力。”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新鄉經開區”),河南華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新鄉經開區緊抓全省“百園增效”專項行動有力契機,緊盯低效用地短板,積極破解低效用地盤活難題,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整體提升,全力以赴打贏開發區存量低效用地盤活攻堅戰,為產業含綠量高、產出含金量高、科技含新量高的優質項目落地發展騰出空間。截至目前,該區累計處置低效用地13宗1000余畝,成為新鄉市唯一低效用地盤活試點。
摸清底子細做賬
產業要發展,用地是支撐,而摸清家底才能精準施策。為此,新鄉經開區組織自然資源、商務、住建等多個部門,按照統一表格、統一內容、統一要求,通過衛星圖片比對、現場實地核查等方式,在全區開展地毯式排查、點對點復核,對低效工業用地建檔造冊、上圖入庫,為低效工業用地盤活提供了底數清、情況明、數據實的第一手資料。
經過分析研判,該區將22家存在較大面積空閑土地或空閑廠房的企業確定為首批盤活對象,共涉及空閑土地2381.6畝。同時,嚴格按照“調查取證、認定告知、審核確定”三步走程序,出具認定意見告知企業。凡被認定為低效工業用地的,不再享受政府優惠政策。
開好方子準施策
該區因地施策、精準發力,綜合實施引項目、煥生機、騰空間、提效率、整資源等措施,實行差別化盤活。
引項目,“騰籠”又“換鳥”。采取“請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方式,鼓勵新引進企業以兼并重組、司法拍賣等方式實現就地“換鳥”,優先盤活閑置廠房及用地。該區投入660萬元聘請律師事務所主動與債務人、債權人溝通,對接指導新鄉市泓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阿里司法平臺依法取得165.5畝土地,成功盤活地上房產。
煥生機,老樹發新枝。該區積極出臺產業支持政策,鼓勵土地使用權人在不改變土地用途情況下,采取以商招商、合作開發等方式引進其他企業和項目,實現“老樹發新枝”。
騰空間,筑巢引鳳來。通過處理“僵尸”企業,釋放更大發展空間,引進新興產業,優化經濟發展結構。該區河南中融航電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因產品市場發生重大變化,造成項目擱置、土地閑置。新鄉經開區把盤活低效工業用地和招商引資有機結合,引進了金科景朝智慧科技城項目,計劃打造年產值約150萬元/畝,稅收達到15萬元/畝以上的產業園區。
提效率,產出高效益。通過限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動企業改善自身經營狀況,發揮土地最大使用價值。該區中開企業城項目計劃引進中小企業300余家,但前期存在項目進度慢、產出效益低等問題。該區不斷優化服務質量,緊盯施工進度,目前已投資5億元,入駐小微企業170余家。
整資源,集聚新優勢。利用現有存量土地規劃建設專項產業園,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具備發展潛力的企業入園,形成產業集聚優勢。
撲下身子優服務
為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該區成立了以區黨工委書記為總指揮長、管委會主任為組長、有關區領導為副組長的高規格工作專班,抽調各單位精干力量進行集中辦公,統籌推進全區低效工業用地盤活工作。同時,將該項工作列入年度績效重點考核事項,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任務,確保工作任務取得實效。
該區推行“三個一”工作機制,即“一人一企”,建立分包制度,工作專班成員一人分包一家低效用地企業,專職聯系督導企業盤活利用土地;“一周一議”,工作專班每周召開進度調度會,及時分析研判工作情況,總結經驗問題;“一地一策”,采取簽訂“承諾書+開發計劃”模式,逐宗明確開發計劃、開工竣工時間和違約責任,并建立履約預警機制,采取督導、約談等方式及時糾正違約行為。
同時,該區實行低效用地盤活利用全過程監管、全流程服務,實行部門聯審聯批、容缺辦理,開辟“綠色通道”,全力協助企業辦理各項手續。積極探索推進“標準地”出讓模式,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靈活實施工業用地彈性出讓,以高效優質服務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更具發展潛力的優質項目。(作者單位: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