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書記,我們4個防汛巡查小組共排查疑似地質災害隱患點55個,緊急撤離群眾39戶84人,沒有發生人員傷亡……”7月26日晚上10時許,工作人員的一個電話,讓河南省資源環境調查四院黨委書記白領國緊繃了半個月的神經略有放松。
河南省資源環境調查四院作為平頂山市唯一的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技術支撐單位,聞汛而動,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時刻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專業過硬的“排險隊”
連續強降雨造成平頂山多縣(區)相繼出現多起地質災害險情。該院第一時間組建由全院高級以上技術人員組成的地質災害防治專家隊伍,進駐平頂山石龍區、衛東區、新華區、葉縣,為防災減災、防汛救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僅平頂山市石龍區,該院就派駐了4個防汛巡查小組8名專業技術人員,密切配合區政府、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共同對高莊街道辦事處等紅色預警區域進行巡查和監測,督促受威脅群眾盡快撤離。
巡查小組一方面積極開展地災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另一方面采取人跑、無人機飛和高精度測繪定位等科學手段,全面開展隱患排查,并加大對人員集聚區、重要交通干線、切坡建房的房前屋后等區域的排查力度,確保隱患排查不留死角。
默默奉獻的“逆行者”
連續的大雨,導致多戶村民家的院墻、房屋以及山體邊坡存在不同程度的倒塌和滑坡危險,巡查小組看到這樣的情況更是心急如焚,于是帶著干糧一刻不停歇地開展“地毯式”排查。
7月20日,巡查小組成員楊持恒、原偉強在全省有名的特大型地災隱患點和采煤沉陷區宋坪村、李家莊村、青草嶺地裂縫巡查時,手機上不斷跳出一條又一條消息:“鄭州暴雨,已經看不到路了”“千年一遇”“積水”“五號線”“災情統計”……兩人的心不由得揪了起來,但腳步卻沒有絲毫停留。傍晚時分巡查任務結束,楊持恒這時才看到妻子兩個小時前發來的消息說,回家的路被淹沒,只能在同事家留宿,家中4歲的兒子正在發燒,再心急如焚也只能交由年事已高的岳父、岳母照顧。與此同時,和楊持恒一同在石龍區其他隱患點巡查的還有5名來自鄭州的同事,他們看過短信后沒有一個人要求回家看看,大家只是匆匆打個電話詢問家里的情況并叮囑家人“不要出門”,就立即趕赴下一個隱患點。
勇于擔當的“地質人”
汛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7月19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發布地質災害紅色預警,該院緊急召集16名技術人員成立專家組,奔赴一線開展巡查值守。因嚴重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正住院治療的總工楊予生,聞訊后主動請纓參戰,在一線巡查的資環所所長楊持恒勸他:“你身體不好,不宜參加這次行動,有我們在你盡管放心!”他卻在電話里焦急地說:“我是總工,在這么緊急的情況下,我必須參加!”
7月23日晚上10時,值守隊員正緊張整理當日巡查資料,突然有人敲門,打開門,值守隊員訾陽陽驚詫地叫了起來:“楊總!您怎么來了?”楊予生一瘸一拐地走進房間:“大家辛苦了,但非常時期,咱們要時刻提起精神,越危險就越要往前沖,這是我們的責任。”(作者單位:河南省資源環境調查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