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瀚韜



摘要:隨著國內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產業供給側水平不斷提高,國內設施農業項目對單獨的“設計購買”、“設備購買”、“建設購買”逐漸失去興趣,更傾向于從項目規劃開始,評估國家政策引導、產業發展、投資目標到項目規劃建設,這樣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成為了產業下個階段的重要目標。2017年北京華農農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河南省洛陽市伊川建業綠色基地的設施農業部分進行規劃,本文淺談基地中規劃者如何因地制宜設施園藝體現解決方案的。
關鍵詞:伊川建業綠色基地;設施園藝;解決方案
1? 基本情況
伊川建業綠色基地發展有限公司溝域經濟示范區——洛陽伊川建業綠色基地位于風景秀麗的伊川縣江左特色小鎮北部,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93.33hm2,計劃總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2017年6月份正式啟動,其中占地8000㎡的土地上,建設了11000㎡的玻璃溫室,于201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伊川建業綠色基地溫室部分,由北京華農農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牽頭規劃,并與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設施研究所、北京中宇瑞德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共同設計,并為溫室的運營提供了整套解決方案。在占地8000㎡的地面上建設一個多層的連棟溫室,要充分考慮到空間的使用,在節省空間的過程中體現了規劃者對于解決方案的應用。
2? 整體規劃
伊川基地的智能聯棟溫室根據地勢依山而建,整體呈階梯狀,主體2層(局部4層)。一樓綜合展廳,二至四層為現代化植物工廠。
二層溫室:植物工廠+主要植物(食用菌類)
植物工廠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精裝備的生產體系,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軟硬件系統技術于一體,使農業生產從自然生態束縛中脫離出來,按計劃周年不間斷進行植物產品生產的工廠化農業系統,是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吸收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之一,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伊川建業綠色基地的植物工廠不僅匯集了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先進設施設備,可實現規模化現代溫室設施生產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動化運行等生產需求;而且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山地地勢結合豫西土質特點,創造性地將先進的現代設施農業與傳統窯洞建筑相結合,有效控溫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與震撼體驗。
三層溫室:設備及育苗區
智能聯棟溫室的三樓主要由育苗區和設備區組成。
育苗區是整個基地的“育嬰房”。經過嚴苛的精挑細選,一顆種子的夢想落地生根,并在園藝技師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通過智能物流栽培系統、苗床升降機、穴盤入床機、精量播種機、空中運輸天車等全自動化種植設備,符合條件的種苗寶寶被安全送達種植區,開始新一階段的旅程。
在設備區,它們被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環境控制系統、潮汐苗床自動施肥灌溉系統和自動化苗床系統貼心呵護,溫室內溫度、濕度、光照、氣體含量、灌溉施肥均可根據需求實現自動化控制,每毫升水每毫克肥被精準、循環利用,自動輸送。
四層溫室:溫室催花窯洞
智能聯棟溫室的四樓是伊川建業綠色基地極具特色的核心種植區之一。這里有兩孔神秘的“催花窯洞”,主要用于洛陽牡丹催花,顧名思義即將牡丹花苗放置其中亦借窯洞之特性對其花期進行調控,在所需時期通過智能物流栽培系統傳送至相應區域種植,這樣既降低了能耗又打破了牡丹花自然花期的局限性。
3? 細節規劃
(1)結合溫室用地,設計了二層自動物流系統,下層區域主要用于育苗,上層區域主要用于成品生產(見圖1);
(2)結合當地(地域文化)特色,在窯洞內設計了二層自動物流系統,同時采用全新的雙向推拉系統,節省了項目空間,提高了種植面積(見圖2);
(3)配合服務項目規劃中的不同分區,自動物流系統還承擔了各個分區之間的物料運輸功能,降低了物料運輸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見圖3)。
參考文獻
[1] 王秀英.鄢陵建業綠色基地:打造一流的現代農業綜合體[J].中國花卉園藝,2018(2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