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愛文
摘要:退耕還林工程是我黨立足民族生存、發展高度,著眼于社會可持續發展格局,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促進基層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文章結合新疆退耕還林的現狀,提出了幾點新疆退耕還林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退耕還林;新疆;鼠害
0? 引言
經過近幾年開展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等工程,新疆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在退耕還林工作開展過程中,新疆當地農牧民傳統耕作理念、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為具有深遠意義的生產方式革命提供了充足驅動力。但是,新疆在開展退耕還林工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種情況下,分析退耕還林的改進策略就成為現階段新疆退耕還林工程合法有序推進的主要工作。
1? 新疆退耕還林的現狀
1.1? 科技含量低
由于新疆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立地類型差距較大,在實際生產中林業新材料、新技術推廣難度較大。而科技示范、輻射作用的發揮受阻,直接導致苗木保存率下降,生長勢頭差,無法落實適地適樹方針,甚至出現“年年補植年年死”的情況。
1.2? 產業培植慢
通過改善、恢復林草植被,提升農牧民整體收入,是新疆退耕還林工程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基層沒有處理好退耕還林與產業培植方面的關系,也沒有將后續產業發展與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聯系起來,導致產業培植速度較慢,影響了“穩得住,不反彈”理念的有效落實。
1.3? 鼠兔鳥害重
山區是新疆退耕還林主要區域,在《禁牧令》的約束下,區域群眾林地保護意識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由于退耕還林、林區實行區管理不到位,野兔、高原鼢鼠、野雞等生物大量繁殖,嚴重危害了退耕地,對退耕還林保存率、林木成活率也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
2? 新疆退耕還林的改進策略
2.1? 提高科技含量
只有真正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將林業生產的新材料、新技術積極運用到退耕還林工程中,才可以鞏固新疆退耕還林成果。新疆林業部門可以借助組裝配置,以造林科技推廣示范基地建設的方式,引進國內或者國際現代化可操作性強的林業科研成果,構建完善的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在完善的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過程中,強化對基層林業科技推廣工作者的培訓,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為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整體質量提升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造林科技推廣示范基地建設過程中,新疆應積極響應總體規劃中“適地適樹”方針,事先準備區域適合生長的苗木品種,將跟蹤技術服務貫穿到整地、植樹各個環節,獲得科學、恰當的植被恢復數據。如對于綠洲外圍、大河兩岸、戈壁邊緣的退耕造林科技推廣示范基地,可以應用林木成活率高、投資少、見效快的引洪封育手段。發揮夏季洪水優勢,大面積種植耐干旱且抗鹽堿樹木品種(胡楊、紅柳);而在綠洲內部、沙灘地,則可以引入薪炭林種植技術或者根據地理條件,適度發展用材林、經濟林,為退耕還林工程穩步推進提供技術借鑒。
2.2? 加快培植產業
后續產業的穩定是退耕還林工程效益發揮的關鍵。新疆可以結合區域實際情況,以培育高原特色的退耕還林項目為導向,借助公司+農戶或者基地+農戶聯合體的方式,帶動、輻射周邊退耕地產業發展。在產業培育過程中,各級政府應加強對退耕還林工程相關產業的領導,從意識層面入手,強化退耕還林相關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宣貫,改變基層行動。在獲取基層支持后,明確退耕還林工程相關產業主要負責人,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分工責任制及產業項目法人負責制、責任追究制。
借鑒伊犁退耕還林工程后續產業發展經驗,新疆應在鞏固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成果的同時,立足近期靠政策補助、遠期靠產業增收,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培育發展步伐。如依托退耕還林工程新建速生用材林基地、新建優質牧草基地或中藥材基地、在特色經濟林山杏嫁接樹上干杏基地等,切實將退耕地與當地產業發展規劃結合,形成新的綠色產業發展格局。
2.3? 防治鼠兔鳥害
為了減輕或消除鼠兔鳥害問題對退耕還林工程的威脅,新疆森林防護部門應將鼠兔鳥害項目管理納入退耕地的病蟲鼠兔害防治體系中,最大程度挖掘現有設備、物力、財力、人力優勢,開展全面、積極防治。同時在管理上狠下功夫,落實嚴格監督、嚴格要求、嚴格檢查、嚴格管理方針,爭取基層農牧民踴躍參與。以自查自糾、自防自治、綜合治理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將鼠兔鳥危害源頭解決,保障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成效。
根據鼠兔鳥害發展規律的差異,新疆林業部門可以選擇不同的處理策略。如針對鼠害,可以在開展滅鼠前展開周密調查,了解鼠害種類、季節變化規律、危害程度、數量分布及滅鼠后經濟收益,確定滅鼠區域及重點對象。隨后根據鼠害食性、生活方式,恰當選擇食餌并制定科學防治方案。一般在鼠害危害面積較大時,可以有計劃的分區、分片殲滅。
3? 總結
綜上所述,新疆退耕還林開展以來,總體上進展較順利,但是仍然存在科技含量低、產業培植慢、鼠兔鳥害重等問題。基于此,新疆林業部門應在認真兌現退耕還林政策的同時,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嚴格檢查、嚴格監督,及時做好鼠害、兔害、鳥害防控,加快培植產業,提高科技含量,為退耕還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劉翠,沈荔,鮮祥菊.冕寧縣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現狀及對策初探[J].農民致富之友,2019,596(3):83.
[2] 胡雪勇.退耕還林還草現狀及問題分析[J].花卉,2019(14):289-290.
[3] 黃中海.關于新一輪退耕還林問題的幾點思考[J].湖北林業科技,2018,47(6):7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