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欣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由于農業的特殊性,氣象的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較大影響。因此,氣象管理部門應在保持原有氣象體系的基礎上,對其完善和優化,進而形成系統性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通過氣象服務促進整個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構建
0? 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也是我國的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農業是不可動搖的重要基礎。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來說,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情況下,農業生產的過程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經濟在不斷提升,環境問題卻越來越明顯,各種極端天氣開始出現。例如,干旱、洪澇以及冰雹、雪災等,這些氣象災害及衍生災害都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氣象服務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備受人們關注。氣象服務對于農業生產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種植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種植業的發展。如今,氣象部門也應當加強農業服務,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效率。
1? 農業氣象服務的措施
1.1? 農業氣象觀測與試驗
想要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對基層農業發展的積極效用,必須深入了解基層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任務及內容。農業氣象觀測與試驗是我國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的首要任務,主要負責研發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的示范與推廣。現階段,農業氣象觀測主要采用自動化或人工智能方式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狀況、局部氣候條件以及土壤肥沃度等方面進行觀測,以此充分了解地方生態環境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為基層智慧農業發展體系的形成供應有利的科學依據和針對性的資料。
1.2? 農業氣象情報服務
氣象情報工作通過分析當地生態環境的變化以及歷史氣象等多方信息,對當前農業氣象條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展開全面分析。結合影響分析報告,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為當地農民提供專業性較強的指導服務。農業氣象情報能夠幫助農業充分掌握以往的天氣變化規律和氣候特征,以及氣象本身對農業生產發展的相關影響等一系列資料。在獲得既往經驗之后,當地農民才能充分利用氣象條件,并且以此為依據,鞏固地方農業未來發展氣象優勢。由此可見,農業氣象情報服務對基層智慧農業發展體系的重要意義以及對農業生產發展本身的重要性。
1.3? 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
從實質上來說,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開展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持。因此,氣象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訓,提高技術人員工作水平,充實氣象部門人才隊伍。另外,也需要積極引入專業人才,為氣象部門補充新鮮的血液。這對于提高氣象服務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來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的措施
2.1? 提升氣象監測能力
一方面,改善氣象災害防御系統,在保持自身氣象服務特色的同時,應不斷改進農村氣象的監測工作,使災害監測預警技術更加精細化;依靠創新科技,將氣象監測網與科技含量較高的氣象預報發展到鄉鎮內,提高鄉村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的精準率,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另一方面,設置氣象預警網絡系統,搭建農村氣象服務系統平臺,將所有的氣象服務信息錄入該平臺內,使每戶村民的網絡都能連接該平臺,確保每位網絡用戶都能獲得氣象服務,村民們每日都能收到實時氣象預警信息。通過預警網絡系統,保障了種植人員的切實利益。
2.2? 設置御災防災管理機制
政府部門應設置科學的御災防災管理機制,種植人員應提升應對災害的防范意識。在農產品種植期間,管理人員不但要為村民提供先進的種植技術,還要對其開展思想教育,并通過多種活動普及各類減災防災的相關知識,提高村民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此外,各區域的氣象管理人員應將當地的自然災害進行風險評級,若風險級別較高,則需對該區域重點監控,如有必要,可將該地區的農作物適時轉移。通過多種手段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避免村民受到生命財產等方面的威脅。
2.3? 構建完善、科學的農業氣象災害預測預報體系
從實質上來說,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做好氣象為農服務的防災減災工作,就需要以現代化農業的實際需求為依據,積極引進新型技術來開展有效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預測工作。不僅需要針對災害性天氣充分做好相關的預警預報工作,還需要根據當地的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以及林業等產業的實際情況來做好防旱、防澇、防洪等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同時,還需要針對重大的農業氣象災害和農林病蟲害開展必要預警預報工作。總之,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農業工作,必須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確保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監測工作都能夠順利開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氣候的變化給農業發展帶來較多的隱患,氣象與農業部門應加大對氣象管理的重視程度,完善氣象災害防御系統,使各區域間農業生產趨于系統、均衡。此外,氣象服務的相關設施也要及時更新,提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從而形成農業與氣象綜合性管理的模式,促進農業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平華,喻紅銀,吳麗紅.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的對策探究[J].南方農業,2019,13(8):170-171.
[2] 龐愛平,李海闊.健全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探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3):11.
[3] 王芬.成都市雙流區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8,46(3):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