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龍
摘要:目前,我國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業大國,農業生產關乎國計民生,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相關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應用,農業技術的合理應用可規范農業生產人員的生產活動,保證農業生產活動的科學性。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可借助農藝技術實現高產優質生產目標,從而推動我國農業高效發展。
關鍵詞:現代農藝技術;培訓;措施
1? 發展農藝技術的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業國之一,國土面積大,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發展農業是我國的客觀需要,也得益于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農業與人們的溫飽問題、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推動我國農業生產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業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創新型農業技術,新型農業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實現農作物產量的大幅提升。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農藝技術的發展,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實踐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且成效顯著。
2? 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2.1? 農藝技術使用率不高
農業生產人員對于農藝技術使用率不高,是當前農業生產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其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2個方面,一是農藝技術本身具有復雜性,導致農業生產人員無法充分掌握技術,進而出現不再使用農藝技術的情況;二是農業生產人員自身對農藝技術掌握程度低下,由于農業生產人員自身知識水平及綜合素質較低,難以全面掌握或無法掌握農藝技術,進而降低了使用農藝技術的積極性,甚至不再使用農藝技術。
2.2? 農藝技術應用不精準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生產人員在農藝技術的應用上未做到精準使用。不同農作物生產需要不同的農藝技術予以輔助,但目前農業生產人員往往把一種農藝技術應用于所有農作物生產中,從而導致農藝技術的應用缺乏精確性、規范性,甚至出現使用農藝技術反而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的情況,降低了農作物生產人員對農藝技術的信任,從而在后續的農業生產活動中減少使用農藝技術甚至不再使用,造成惡性循環,嚴重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及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2.3? 農業生產人員綜合素質低下
農藝技術的應用需匹配高素質農業生產人員,如此才能實現技術高質量應用。但當前農業生產人員往往不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術水平,農業生產人員一般只借助自身的經驗進行各項農業生產。農業生產人員未經過專業培訓,缺少專業知識技術支撐,因此對農藝技術的運用不夠熟練甚至不再運用農藝技術。
3? 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1? 在種植密度確定中的應用
植物種植間距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種植戶種植農作物時需嚴格控制好農作物種植距離。在以往種植過程中,農民主要依靠自身經驗控制農作物種植間距,時常會出現控制不當的情況。農作物種植密度不合理,會對農作物產量等方面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會加重野草滋生,浪費土地資源。農民利用農藝技術可保證種植密度的合理性,保證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從而實現資源節約化,促使農作物良好生長,進而實現農作物產量及品質的提升。
3.2? 在施肥中的應用
農作物生長離不開充足的養分供給,因此,農業生產人員要做好農作物的施肥工作。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生產人員多根據自身經驗決定施肥量、肥料種類,生產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導致施肥效果不理想。將農藝技術運用到農作物施肥工作中,可有效保證施肥工作的科學性,確保農作物獲得生長所需的營養,從而實現農作物高質量生長。
3.3? 在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農作物易受病蟲害侵襲,農作物生產者需科學有效地控制病蟲害,避免對農作物造成巨大損害。以往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多運用噴灑農藥的方式消除害蟲、病菌,但如果對農藥的種類不加以甄別,或大量使用農藥,反而會進一步影響農作物生長。對此,農業生產者應采用科學合理的農藝技術防治病蟲害,如采用科學的物理和化學方式防治病蟲害,避免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
4? 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培訓對策
4.1? 把握好各個環節的農藝技術應用
農藝技術涉及一系列環節要素,這些環節要素均會對農藝技術的應用產生影響,且環節間緊密相連,即“牽一發而動全身”。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從開始的農作物選種,到后續的農作物種植,再到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均要用到農藝技術。因此,把握好農藝技術在各個環節的應用質量至關重要。種植前,運用農藝技術進行選種,或選擇高質量幼苗,是保證后期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關鍵。因此,選苗階段要保證品種適合本地氣候、土壤以及各類種植條件,且要合理使用肥料,以真正發揮農藝技術的作用,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
4.2? 提升相關人員的技能水平
人才是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因此要注重對農藝技術人員和農民的培訓。在對農藝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時,需對其給予適當獎勵,同時輔助運用多種方式幫助農藝技術人員認可自身價值。針對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切實提高專業人才技術水平和能力。對農民進行培訓時,選擇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思想較為活躍的農民進行培養。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便于農民理解的授課方式,保證農民理解專業知識,在實際生產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高農作物產量。
5? 結語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比重。農藝技術對于農作物的生產具有重要作用,農藝技術的使用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進行不斷檢驗,進而對農藝技術的技術手段和技術形式進行適當創新,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降低農作物病蟲害發病率,推動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福才.試論加強鄉鎮農民現代農藝技術培訓的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