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業
摘? ? 要:國家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經濟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只有為農村居民創造更多的經濟創收渠道,讓農村經濟得到穩步發展,國家經濟才能迅速發展。而農業作為農村地區經濟結構中的主要產業,大力推廣更多先進的基層農業技術,能讓農業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也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結合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今的建設情況,指出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較明顯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制定有效改進措施以及創新辦法,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4-0033-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3.3? ? ? ?文獻標志碼: B
農業是我國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我國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大力發展和不斷推進,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提高,農業的發展也逐漸從傳統農業結構向更加優化的現代型農業結構轉變,現代型農業的基礎就是普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發展趨勢下,農業生產要提高農產品產量與品質,就必須要注重相關技術的引進,先進技術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措施。
1?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現狀
1.1?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經費欠缺
盡管我國已經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對許多先進農業生產技術進行大力的推廣與實踐,但受到各地經濟條件的影響,一些貧困地區仍然缺乏足夠的經費用于農業技術推廣[1]。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對當地農民的技術培訓工作主要由當地政府組織并出資開展,另外,配合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機設備、器材都需要在前期投入較高成本,而僅憑農民自身難以承擔農機設備的高額采購費用。因此,需要政府提供經濟扶持政策或租賃服務,這也考驗著地方政府的經濟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大多數的鄉鎮政府并沒有充足的經費用于技術推廣工作,許多專項服務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使農業技術推廣速度緩慢,導致技術推廣成效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1.2? ?技術推廣人員自身專業知識匱乏
要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技術推廣人員要對其十分了解,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技術推廣人員由于文化素質偏低或專業不匹配,加上信息閉塞使得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不能得到有效推廣[2],農業生產觀念也不能很好地適應目前農技推廣工作的新形勢。另外,受到地方經濟條件的限制,許多鄉鎮級農技推廣單位的技術裝備較差,所能提供的專項服務較少,對先進的技術知識、生產觀念的宣傳推廣工作缺乏豐富、多樣的推廣方式,這都導致許多農業科技成果向經濟效益的轉化速度變慢,技術的革新速度并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求。
1.3? ?對農產品市場需求缺乏準確調查
要發展農業經濟,就要結合市場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尋找經濟價值更高的農產品,在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并保證不產生供大于求問題的前提下,推廣相關的農業生產技術。這樣不僅可以突出當地特色優勢產業,讓其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結構中的主導產業,也能讓農民獲得更大的利潤,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鄉鎮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并沒有做好市場調查工作,沒有結合市場的消費需求去推廣基層農業技術,引導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所收到的推廣工作成效難以令人滿意,難以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另外,農產品的生產還需要有完善的產業鏈予以支持,缺乏農產品儲藏、加工等環節配合,都會導致技術服務不足,使供給之間失去平衡,進而給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帶來較大的阻礙[3]。
1.4? ?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服務過于被動
由于我國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發展起步較晚,長期在行政管理型農業技術推廣運營機制下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缺少有效的激勵辦法以及有效的監督。許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感,工作態度不積極、工作質量難以保證都是目前比較明顯的現象,導致推廣工作效率不高,資源浪費,獲得的成效較小[4]。
2? ?強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以往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所采取的一直是以提高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為目標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法,這種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法并不能滿足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需要,同時也難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5]。現如今,我國農業已經步入新的發展模式,應該更加關注農產品產業鏈條的拓展,只有關注農產品的深加工、存儲、保鮮與包裝等環節的技術推廣,才能更好地挖掘出農產品的潛在價值,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也正在向多元化方向進軍,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內農產品市場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為了幫助國內農產品走出國門,能夠讓國內農產品企業與國際知名企業有一戰之力,更好地獲得國外市場銷路,就必須從農產品質量、生產資料供應以及深加工技術等方面入手,盡快提升基層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正在向規模化經營方向穩步前進,規模化的經營不僅能夠保證農產品品質的統一性,并且所有農技服務都能由龍頭企業提供。在此背景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也必須關注農業產業專業化、規模化的轉變問題,盡快減少小農生產經營者數量。
3?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措施
3.1? ?盡快完善現行的考評機制
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變革,實現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應盡快對現行考評機制加以完善,通過各縣級農業部門的正確引導,建立由縣級業務主管部門、鄉鎮政府以及服務對象三方共同參與考核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考評機制,進行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量、技術推廣工作實績為主要考核指標的考核工作,同時還要將農民的評價納入到考核內容之中,這樣可以發揮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監督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地區的具體生產情況,細化推廣人員崗位職責,能更加準確地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考核內容,并尋找到更具可行性的考核方案。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機制與考核指標體系,樹立推廣人員的高度責任感,再配合更加全面的激勵機制,將考評結果與獎懲相結合,根據考評結果給予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薪資,有效端正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態度,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6]。
3.2? ?創新推廣方式
根據我國農業新時期下的發展特點,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方式應結合農戶的實際需求,探索推廣規律,從而達到對推廣形式的創新,提高推廣工作效率與成效。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必須以滿足當地農業生產需求為基礎,明確當地農業的主導產業,根據市場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選擇更適合在當地推廣的主導品種以及配套的農業生產技術,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技術培訓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增加農業科技示范點數量,擴大農業科技示范點的影響力,做好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新品種的展示示范,來激發起農民的參與積極性,再輔以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的農業技術推廣活動,讓農業科技成果獲得更高的轉化率。另外,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7],建立一支專業的技術推廣隊伍,通過與農業科研單位、各大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強對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的吸納,保障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成效。
3.3? ?明確農業技術推廣目標
為了讓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更好地適應農業科技變革、農業技術跨越的要求,必須轉變傳統的只關注農產品產量的思想,現代農業生產應該更加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只有明確這一推廣目標,才能更快速地實現農業現代化,滿足農業現代化的生產需求。在實際工作中結合農業機械化、農村城鎮化以及農民知識化的發展趨勢,轉變推廣服務體系,建立起按需生產、加工與生態協調發展為主的推廣方案,確保資源開發技術與市場開發技術的有效結合。在當地農業經濟結構、農業整體素質以及效益的基礎上,為其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持,開展的技術服務還要關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為提高當地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8]。
4? ?結束語
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符合我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要求。要打破傳統的推廣模式,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有效彌補以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豐富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術知識,讓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 1 ] 覃炯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及創新措施研究[J].新農業,2021(3):89-90.
[ 2 ] 韋玉征.基層農村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的措施研究[J].鄉村科技,2017(27):25-26.
[ 3 ] 王玉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南方農機,2019(20):39.
[ 4 ] 傅娟鑾.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及創新路徑探討[J].南方農業,2019(9):95-96.
[ 5 ] 房政.亟待破解城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J].農業與技術,2015(18):241.
[ 6 ] 周玉玲,張貴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及創新途徑[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19):31,173.
[ 7 ] 楊進華.安徽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的思考和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07(12):15-16.
[ 8 ] 高啟杰,謝建華,申建為,等.關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與改革的思考[J].調研世界,2005(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