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 要:近年來,蕨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漸漸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綠色食品。吉林省作為蕨菜種植大省,在蕨菜品種、蕨菜種植與采收上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技術水平更加成熟。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以蕨菜種植業為基礎,結合旅游業復蘇吉林田園游,從康養、體驗、研學等方面設計田園旅游產品,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農民收入作出努力。
關鍵詞:吉林蕨菜;蕨菜種植;田園游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4-0065-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6.13? ? ? ?文獻標志碼: B
1? ?品種介紹
蕨菜又被稱為拳頭菜、如意菜和龍頭菜,屬于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是生長于東北3省的一種野菜。蕨菜株高一般能長到1 m高。當蕨菜長出大約15 cm時,由于葉片尚未舒展開,靜立于叢中,仿佛人的拳頭一般,故此在東北地區又將其稱為拳頭菜。
2? ?蕨菜的種植技術
2.1? ?繁殖方式
蕨菜通常有兩種繁殖方式:一種是無性繁殖,即引種栽培;一種是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
無性繁殖本質上就是從蕨菜上取出部分組織,進行培育繁殖。由于蕨菜生長于野生環境中,在進行人工栽培種植時,應盡量給蕨菜創造一個和生態環境相似的種植環境。蕨菜的種植應遵循由近及遠的原則,即能在蕨菜野生環境附近進行引種栽培是最好的。引種栽培首要是考慮引種蕨菜的幼苗,幼苗的最佳引種時間是在初春萬物生長的時期。在挖掘幼苗時要連同泥土一起遷移,在運輸途中,要盡量維持土壤濕潤,保障運輸空間的通風性和確保幼苗處于空氣流通、水分充足的環境中。如果進行根狀莖引種,則應該選擇在秋季時進行引種。秋季蕨菜的根莖和葉子枯萎,有利于引種根狀莖。挖取的最佳時間是在大地凍結前,最遲在蕨菜苗發芽前挖取根狀莖。
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成活率較低,但操作簡單容易,在生產種植中也會被農戶采用。孢子繁殖第一步要收集孢子。孢子要選取色澤亮麗,呈棕褐色最佳,盡量選擇未開裂的孢子。把孢子周圍的葉片剪掉,剪之前要進行消毒,避免細菌感染。最后將其進行風干,放進紙袋中。第二步制作蕨菜的培養基質。一般選擇實用又方便的混合土壤進行播種。混合土壤選用草皮灰、河沙以及泥炭土,以一定比例進行攪拌,將攪拌好的混合土進行過篩,用蒸汽進行消毒滅菌,確保混合土壤中沒有任何雜質。第三步進行播種。在播種前1 d,把混合土盛放到孢子的培養容器中,接著把容器擱置在水中,讓水分充分滲透到土壤中,制造一個濕潤的環境。把孢子均勻地撒播在土壤中,蓋好蓋子,浸泡在淺水中。第四步是開始孢子的培養。孢子的最佳生長環境是80%的濕度和25 ℃溫度,每天需要維持4 h光照。等到孢子長出3~4片葉子時,則可以進行第一次移栽,先移栽到床土上,等蕨菜苗長大后可以進行第二次的移栽。
2.2? ?合理定植
為了保障蕨菜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合理對蕨菜苗進行定植。首先需要進行整地施肥,一般在秋季時,對土壤進行深翻,到了春季,施加足夠的肥料以保障土壤中有足夠的肥力。接著做苗床,可以選擇地上床、地下床或平床,床面的長度至少要15 m,寬度2 m即可,高度則要20 cm。苗床間距要保持50 cm,為后期打理蕨菜預留作業道。將蕨菜的根狀莖進行合理栽植。要把握好栽植密度,疏密程度要合理,太過密集,會阻礙蕨菜苗的生長,太過疏松則浪費了土壤資源。通常定植溝要按照行距25 cm的規格開挖,而定植溝的寬度要保持10 cm,深度要有15 cm,蕨菜芽之間的距離要有5 cm寬,規則地擺放好根段。最后覆蓋細土,細土厚度大約10 cm,壓實后澆透水,等水分完全滲透后再覆蓋5 cm左右的細土。
當蕨菜苗長到10 cm高時,需要將幼苗移栽,進行統一管理。蕨菜幼苗移栽時,需帶土壤一起移栽,避免傷到蕨菜苗的根部。栽植前需要先挖定植穴,定植穴要按照一定的規格開挖,正常規格為直徑20 cm,深度15 cm。幼苗的擺放密度要合理,每平方米大約擺放10株幼苗,幼苗間的株行距要維持在30 cm的寬度。用細土填充定植穴,填充后用水灌溉,保障土壤內部都受到水的滲透,確保蕨菜苗的根部有充足的水分可吸收,有利于蕨菜苗的快速生長發育。
在蕨菜移栽后,還需在田間覆蓋上落葉或稻草,厚度要維持在2~3 cm,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流失,避免出現干旱現象,提高蕨菜苗的成活率。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嘗試用地膜覆蓋,既可以起到保溫作用,同時能防止田間雜草的生長。
2.3? ?田間管理
種植蕨菜后,還需注重日常的田間管理。優質的田間管理是保障蕨菜豐產的關鍵因素,田間管理包含除草、灌溉、排水、施肥等日常工作。一是加強對蕨菜的除草工作。在對蕨菜的日常管理中,要時刻留意蕨菜田間是否長有雜草,一旦發現有雜草,要及時進行清理。雜草過多容易吸收土壤中的營養,致使蕨菜缺乏營養,造成蕨菜長勢不良。除草方式可以選擇人工除草,此種方法雖然煩瑣,但是比較安全可靠。也可以選用除草劑,但除草劑的選用要慎重,盡量選擇殘留少的除草劑,還要注意避免過度用藥而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二是對蕨菜田采取合理的灌溉排水方式。為確保蕨菜的栽植成活率,在蕨菜栽植后,需要往栽植溝里灌水。另外在初春蕨菜發芽前期,也要及時進行澆水,保證蕨菜苗有充足的水分,促進芽苗發育。在雨季時期,要避免田間出現積水,一旦發現有積水,要及時采取排水措施,避免因積水而引起蕨菜根部的腐爛,影響蕨菜的收成。三是合理進行施肥。在栽植蕨菜苗前,首先需要整地施肥,深翻土壤,施入充足的磷肥和農家肥。此后,每隔3~4年就要重新深翻土壤一次。在第2年秋季時,需要適當施加糞肥,這主要是為了加強土壤的肥力。可先將土壤淺耕,然后再施加足夠的糞肥,這樣不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肥力,還可以起到保溫防寒以及保濕的效果,能很好地幫助蕨菜度過寒冷的冬季。除了整地施肥外,還要進行多次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通常在采收蕨菜后2~3 d添加適當的肥料,不僅可以補充土壤中的營養,有助于蕨菜的養分吸收,也可以促進蕨菜的生長發育,增加蕨菜的收成[1]。
2.4? ?及時采收
蕨菜的種植期比較長,一次栽培種植,有大約20年的時間可采收。每年最佳的采收時間在5—6月。當蕨菜苗長到20~30 cm高時,通常蕨菜的葉柄仍處于剛生長期,還比較幼嫩,其小葉子還沒有完全舒展開來就要及時進行采收。如果不及時采收,不僅會影響蕨菜的口感,還會降低蕨菜的食用價值,而且不利于后期采收,影響蕨菜的整個采收過程,甚至會嚴重降低蕨菜的收益。第2次采收一般是在10~15 d后,1年可連續采收2~3次。在進行蕨菜采收時,切勿成片采收,最好每次采收時都能留下1/3,方便蕨菜再次生長發育。采收的方式可以選擇用手掐或者用小刀割,要盡量貼近地面,避免對蕨菜造成傷害。此外,因為蕨菜不易保存,所以采收后要及時進行加工處理環節,增加蕨菜的保鮮期,方便蕨菜后期出售。
3? ?吉林蕨菜種植復蘇田園游的具體措施
吉林省作為蕨菜的種植大省,在發展蕨菜種植業中應積極與旅游行業相融合,將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復蘇吉林田園游。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為提高農村農民收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應依據消費者需求變化,結合蕨菜種植開發田園旅游產品。
3.1? ?康養旅游產品
現代人對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紛紛提出康養旅游需求。基于蕨菜的藥用、食用價值,可以開發以蕨菜為主題的康養田園游。以殺菌消炎、降血壓、增強免疫力、清熱解毒等功效為出發點,依托蕨菜種植集中區,建設特色“旅游小村”。旅游小村以東北農村為原型,以蕨菜為主要吸引物,圍繞游客在食住行游購娛方面的需求,建設田園風格的商業區,形成集聚蕨菜種植和田園旅游為一體的旅游新形式。這樣既能對外推廣蕨菜的價值,提高銷售量,還能促進城鄉一體化,增加城鄉間的互動,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3.2? ?體驗旅游產品
體驗游、深度游是現今游客對旅游產品需求的體現。游客不再滿足于表面的觀感旅游,希望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為解決游客這方面的需求,可以設計吉林蕨菜種植、采摘體驗田園游產品。在蕨菜種植中,要嚴格按照合理定植、優質田間管理來進行,應用相應的農業種植技術,使游客能在參與種植中感受到科學種植的重要性、科學性,為其開辟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這種產品可以采用在試驗田(蕨菜試驗區域)或租賃田(游客承租田地)中進行。蕨菜由于生長時間較長只能在成熟蕨菜地里進行采摘,因此必須有專業人員陪同才可以進行,相對費用較高。
3.3? ?研學旅游產品
依托蕨菜的藥用、食用價值和種植采收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設計研學旅游產品,豐富學生對農作物的認知,以學生年齡為標準進行分層,根據不同年齡學生認知需求設計具體研學旅游內容。例如低年級主要是對蕨菜這種作物的初步認識,通過農業講解員了解它的歷史、生長規律等問題;高年級學生在對蕨菜基本認知基礎上,要深入了解蕨菜的價值、對社會的貢獻等。從蕨菜的生長規律、種植要求和社會貢獻等方面,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升學生地方鄉土情,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 1 ] 李學國.河北省野菜種植及馴化問題調查研究[J].中國果菜,2019(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