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真
上海是愛因斯坦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浦江飯店則是唯一保留了愛氏夫婦當年訪問上海痕跡的地方。1922年11月13日,赴日本講學的愛因斯坦途經上海,上岸參加此地文化界安排的活動,次日凌晨即繼續行程。12月31日,從日本返程再次抵滬,愛因斯坦夫婦入住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的禮查飯店,次日在福州路工部局禮堂演講相對論,新年第二天離開。
禮查飯店,是上海乃至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西式現代飯店,始建于1846年。上海開埠后,西方傳教士、外交官、海員、商人、游客紛至沓來,傳統中國旅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第一家西式旅館遂應運而生。
查《北華捷報》(《字林西報》前身,上海最具影響力的英文報紙)出版的《上海年鑒1854》在滬外僑名錄,可知禮查是英國蘇格蘭籍僑民、職業為店主的禮查的姓氏。他可曾夢想,禮查飯店有朝一日會開成上海灘“第一飯店”?
禮查飯店
從洋涇浜遷到蘇州河口黃浦江邊擴建的禮查飯店,1859年改名為阿斯特飯店。阿斯特這個名字,大概率來自美國紐約下曼哈頓區的同名飯店。那是1836年德裔美國人約翰·雅各·阿斯特建造的紐約第一家豪華飯店,阿斯特由此成為豪華酒店的代名詞(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上半葉,全球叫阿斯特的酒店,美國有7家,俄羅斯圣彼得堡、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比利時布魯塞爾各有1家,中國上海、天津各有1家)。改名阿斯特,暴露了禮查的勃勃野心。
西風東漸,上海向來是前沿。1882年,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創辦的第一個電話交換所,為外商銀行、飯店、洋行首批10個用戶安裝電話,禮查飯店就在其列。同年,中國首批15盞電燈在上海安裝,被譽為“奇異的自來月”,禮查飯店及花園獨享其中7盞。1883年,禮查飯店最早用上自來水公司的供水。1897年,上海首次公開宣傳、售票且有明確片名的電影放映也在這里。1901年,上海第一本電話名簿中禮查飯店的電話號碼為200。1908年,半有聲電影首次出現在禮查飯店花園……直至1990年12月19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此開業。
20世紀初,配合公共租界開通有軌電車,韋爾斯橋(外白渡橋前身)由木質改為鋼結構。禮查飯店在獲得一筆可觀的賠償金后,欣然動遷重建,至1907年,擴建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維多利亞巴洛克式建筑,是當時上海最豪華的外商飯店,也在遠東最著名飯店名錄中。那時候從上海寄出的明信片上,禮查飯店五層新大樓儼然東方大都會的新地標。
這樣一座設施、服務一流的飯店,開在黃浦路上,毗鄰碼頭聚集的百老匯路(今東大名路),自然成為外輪客的首選下榻之處。除了愛因斯坦,美國前總統格蘭特退休后周游世界,1879年到訪上海期間就住在禮查飯店;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1931年和1936年喜劇大師卓別林、1931年作家海倫·斯諾等,也曾是這里的貴賓。
飯店曾幾易其主,抗戰中被迫轉讓給日本公司,抗戰勝利后收回。上海光復至1949年,出租為美國海軍俱樂部。1950年歸還英商。1959年,由上海政府部門接管,改名浦江飯店(英文名稱仍沿用Astor House Hotel),主要接待外賓和華僑。1997年上交所搬遷后,歸入衡山集團旗下的浦江飯店“整舊如舊”以保護歷史文脈。2018年起,成為中國證券博物館。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