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心目中的魯迅(上)

2021-09-15 02:09:07商金林
名作欣賞 2021年9期
關鍵詞:孔子

1928年3月,魯迅在為譯文集《思想·山水·人物》所作的“題記”中寫道:“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人的也就有限。每一本書,從每一個人看來,有是處,也有錯處,在現今的時候是一定難免的。”a人也是這樣,即便是再杰出的歷史人物也是人,不是神,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弱點、缺點和局限性。這一點也適合于魯迅本人。但魯迅是被譽為“空前的民族英雄”的文化巨人,具有他人所沒有的巨大的思想深度。作為“北大人”,我們自然對魯迅更多一份敬意。

魯迅與北大

魯迅與北大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912年。1912年7月2日,蔡元培邀約入閣的同盟會會員王寵惠(外交總長)、宋教仁(農林部總長)、王正廷(工商部代總長)到總統府,當面向袁世凱辭去總長職務,轟動一時的四總長聯名辭職函也出自蔡元培的手筆。魯迅7月2日記:“蔡總長第二次辭職。”7月15日記:“下午部員為蔡總長開會送別,不赴。”7月19日記:“下午與季市訪蔡孑民不遇。”7月22日記:“晚飲于陳公猛b家,為蔡孑民餞別也,此外為蔡谷青、俞英厓、王叔眉、季市及余,肴膳皆素。”蔡元培辭職后,“教育部有人建議改聘他為北京大學校長,并由教育部向袁世凱提出。袁世凱對此斷然拒絕,認為蔡既是革命黨員,又力倡革命思想,現在發生的許多‘反動事件,多與他有關,如再讓他培養出革新人才來,定會使自己的政權發生動搖”c。教育部建議改聘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的部員中少不了會有魯迅,僅從上面援引的日記便能看出,魯迅與蔡元培的關系很不一般。

也正是因為互相敬慕,1917年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后,就囑托魯迅為北大設計校徽。魯迅8月7日記:“寄蔡先生信并所擬大學徽章。”這枚校徽曾被劉半農戲稱作“哭臉校徽”,為圓形,白地黑圈,“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篆文“北大”字樣是三個“人”,是一個頂天立地正面站立的“人”用雙肩托起兩個“人”,這個構思突出了魯迅“立人”的思想,是魯迅對北大同時也是對現代教育的殷切期望。這之后,魯迅與北大的關系越來越密切。

魯迅8月9日記:“下午錢中季來談,至夜分去。”錢中季,即錢玄同,時在北京大學任教,并擔任《新青年》編輯,特地來勸請魯迅為《新青年》寫稿。自1918年起,魯迅開始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新青年》同人編輯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高一涵、劉半農、魯迅、沈尹默等都是實名的北京大學教授或兼職教師。魯迅在《憶劉半農君》中說,“《新青年》每出一期,就開一次編輯會,商定下一期的稿件”d,因而和北大文科學長陳獨秀、北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李大釗等《新青年》同人的關系都比較融洽。魯迅1919年4月8日記:“寄李守常信”,16日收到回信,這是魯迅和李大釗的第一次通信。在《新青年》時代,魯迅與李大釗“為站同一戰線上的伙伴”e;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說:陳獨秀“是催促我做小說最著力的一個”f。從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4卷第5號起,到1921年出版的第9卷第4號止,將近三年的時間里,魯迅在《新青年》上共發表小說5篇,新詩6首,隨感錄23則,思想批判論文2篇,通信3則,翻譯文學作品4篇,附記、正誤等其他文字7則,還作為編者,為《新青年》輯錄《什么話》5條。此外魯迅以“庚言”的筆名在《每周評論》周刊上發表了書評《美術雜志第一期》和《隨感錄》三篇。“這些確可以算作那時的‘革命文學”g,引起了廣大讀者靈魂的震撼。

魯迅與北大學生及學生社團的往來也很多。他大力支持在啟蒙大潮中與《新青年》相呼應的新潮社,充分肯定了《新潮》里發表的小說創作,認為這是上海鴛鴦蝴蝶的小說家“夢里也沒有想到過,這樣下去,創作很有點希望”h。在《新潮》雜志上,魯迅發表了小說《明天》、譯文《察拉圖斯忒拉的序言》和譯后附記。魯迅將《吶喊》《中國小說史略》和譯作《桃色的云》交給新潮社出版,并借錢給新潮社出版部出書,這在魯迅1921年3月和4月的日記中有記載。魯迅還熱心為《北京大學日刊》撰稿,為北大《歌謠》周刊和《國學季刊》設計封面,為北大圖書館校勘珍貴圖書《太平廣記》,并擔任北大學生春光社的導師i,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里,盛贊由北大學生陳翔鶴、馮至等組織的沉鐘社為“中國的最堅韌、最誠實、掙扎得最久的團體”! 0。北大認魯迅為自家人,魯迅也把自己視為“北大派”。

1920年8月,蔡元培簽署聘書,聘請魯迅為北大國文系講師。1922年1月,魯迅又被聘為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委員。1920年8月至1926年8月,魯迅在北大任課整整六年,先是開設“中國小說史”課,魯迅以他淵博的學識、鞭辟入里的精湛分析和密切聯系實際的教授法,使這門課成為聽講人數最多、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王士菁在《魯迅傳》中是這樣描述的:

他敘述著中國小說史實,用著極平常的語句。可是,教室里卻時時爆發出笑聲,他的話時時被迫停頓下來。在每一個聽眾的眼前,赤裸裸地顯出了美與丑,善與惡,真實與虛偽,光明與黑暗……人們似乎不是在聽他講授“中國小說史”,卻仿佛是在聽他分析人們的心靈深處的秘奧,通過每一件具體事實把那蒙著歷史灰塵的古代人物的真實面貌,顯示給聽眾。他不單是在講解著“中國小說史”,而且是在解剖中國的社會和歷史。他把自己的分明的愛憎,直接傳染給青年人。! 1

從1924年起,魯迅又以他翻譯的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為教材,講授文學理論,同時講授“中國小說史”。通過在北大學教課,魯迅和青年人很快地建立起了經常的聯系和親密的友誼。魯迅鼓勵青年學生寫作,幫助他們抄書校稿,解答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關愛之心猶如“耶穌為門徒洗腳”(孫伏園語)一樣的忘我和赤誠。

1925年,北大27周年校慶之際,應北大學生會邀請,魯迅先生寫了一篇《我觀北大》! 2。針對段祺瑞執政府的“整頓學風”措施和以總長章士釗為首的教育部一再打壓北大的舉動,如散布解散北大的謠言,決定停發北大經費等,魯迅寫道:“第一,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雖然很中了許多暗箭,背了許多謠言;教授和學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換了,而那向上的精神還是始終一貫,不見得弛懈”;“第二,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北大究竟還是活的,而且還在生長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著,總有著希望的前途。”對于投向北大的“暗箭”,北大人向來有反省的自覺,但更不乏堅守的勇氣。正因為是一個與北大命運息息相關的“北大派”,魯迅才會坦露這樣一種光明磊落而又熱忱真摯的愛護之心。

1926年8月26日,為逃避軍閥迫害,魯迅離開了他生活十四年的北京。1929年5月15日至6月2日,為了探望生病的母親,魯迅第一次回到了他離別三年的北京。在北京,魯迅會見了北大國文系主任馬幼漁,拜訪了北大的老朋友沈尹默、張鳳舉等人;又與來訪的沉鐘社的楊慧修、馮至等青年朋友相晤,同至中央公園午餐。5月29日,魯迅到北大第二院做了題為《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的演講,當晚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聽者有千人,大約北平寂寞已久,所以學生很以這類事為新鮮了。”! 3第二天,魯迅與李霽野等一起,專程到西山看望在那里養病的韋素園。韋曾旁聽于北大國文系,是未名社的骨干。魯迅對于他的為人、他努力介紹外國進步文藝十分器重,在《憶韋素園君》說:“素園卻并非天才,也非豪杰,當然更不是高樓的尖頂,或名園的美花,然而他是樓下的一塊石材,園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國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觀賞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決不會將他置之度外。”! 4魯迅贊賞“石材”與“泥土”的品格,深知這是民族與國家的基礎,可見作為民族文化大廈的偉大建筑師與精神文明花圃的辛勤園丁的魯迅,對北大學子有多愛惜。

魯迅第二次回北京,是1932年11月13日,母親又病了,特地回來看望,共停留了16天。11月20日,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我到此后,紫佩、靜農、寄野、建功、兼士、幼漁,皆待我甚好,這種老朋友的態度,在上海勢力之邦是看不見的,我已應允他們于星期二到北大、輔仁大學各講演一回,又要到女子學院去講學一回。”加上師范大學、中國大學的兩次,共講演5次,這就是有名的“北平五講”。魯迅在北大第二院講演的題目是《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11月23日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昨天往北大講半點鐘(日記記:講四十分鐘),聽者七八百,因我要求以國文系為限,而不料尚有此數。次即往輔仁大學半點鐘,聽者千一二百人,將夕,兼士即在東興樓招宴,同席十一人,多舊相識,此地人事,似尚存友情,故顏歡暢,殊不似上海文人之反臉不相識也。”! 511月26日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舊友對我,亦甚好,殊不似上海。專以利害為目的,故倘我們移居這里,比上海是可以較為有趣的。”! 6

魯迅是中華民族現代民族精神的代表,是“民族魂”。郁達夫生前在談到魯迅的偉大時,著重說到魯迅“觀察之深刻”:“當我們見到局部時,他見到的卻是全面。當我們熱中去掌握現實時,他已把握了古今與未來。”! 7在談及“打算寫點關于他(魯迅)的紀錄,但終于不能成功”時,郁達夫感嘆道:“魯迅先生的思想、人格、文字,實在太深沉廣博了。要想寫他的評傳,真也有點兒不容易。譬如一座高山,近瞻遙矚,面面不同。寫出了此,就不免遺漏到彼。”! 8其實,何止是寫“評傳”,即便是寫某一個專題的文章,我們都會遇到郁達夫所說的這種顧此失彼的困境。像郁達夫這樣的與魯迅極為親近的朋友都很難理解魯迅的“思想、人格、文字”,作為“后來人”的我們由于時代的隔膜以及學識和認知上的局限,認識魯迅、理解魯迅的難度就更大。魯迅生前也曾多次說起過他的“深刻”和“孤獨”。他在1925年5月30日致許廣平的信中說:

我所說的話,常與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則我已在《吶喊》的序上說過:不愿將自己的思想,傳染給別人。何以不愿,則因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終不能確知是否正確之故。! 9魯迅所說的“太黑暗”,正是郁達夫一再強調的“太深沉廣博”,也可以理解為“世人皆醉我獨醒”。正因為是“獨醒”,有著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的魯迅反倒使自己多了幾分“顧忌”,以至于“終不能確知是否正確”,誠如他在《寫在〈墳〉后面》中說的:

偏愛我的作品的讀者,有時批評說,我的文字是說真話的。這其實是過譽,那原因就因為他偏愛。我自然不想太欺騙人,但也未嘗將心里的話照樣說盡,大約只要看得可以交卷就算完。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發表一點,酷愛溫暖的人物已經覺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來,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樣。@ 0

……

有人以為我信筆寫來,直抒胸臆,其實是不盡然的,我的顧忌并不少。我自己早知道畢竟不是什么戰士了,而且也不能算前驅,就有這么多的顧忌和回憶。還記得三四年前,有一個學生來買我的書,從衣袋里掏出錢來放在我手里,那錢上還帶著體溫。這體溫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寫文字時,還常使我怕毒害了這類的青年,遲疑不敢下筆。我毫無顧忌地說話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了罷。但也偶爾想,其實倒還是毫無顧忌地說話,對得起這樣的青年。但至今也還沒有決心這樣做。@ 1

魯迅出于對“酷愛溫暖”和喜愛他作品的“青年”的關愛,不愿意在文章中“毫無顧忌地說話”,不忍心“全露出”他的“血肉來”,以免“毒害”了純真的青年。“我毫無顧忌地說話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了罷。”《題〈彷徨〉》中的“荷戟獨彷徨”@ 2,以及《彷徨》扉頁上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也正是這種心態的表現。不過,魯迅所說的“彷徨”和“求索”,卻又正是他“荷戟獨沖鋒” 的最形象的寫照。“就怕我未熟的果實偏偏毒死了偏愛我的果實的人”,但又“偏要使所謂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幾天”。這種“站著”與黑暗抗爭的“惡魔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遺憾的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神化”魯迅的溯源和清算,走下“神壇”后的魯迅受到種種丑化和褻瀆,致使研究者發出了“遠離魯迅讓我們變得平庸”的憂慮。對魯迅解讀得最深刻的當推毛澤東。1937年10月19日,毛澤東在陜北公學紀念魯迅逝世周年大會上的演講中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是現代中國的圣人。”@ 3

不過,魯迅向來拒絕“導師”與“圣人”的身份。他非但不期待成為“圣人”,甚至對于可能淪為“圣人之徒”也時刻保有一份本能的警惕。而毛澤東把孔子稱作“封建社會的圣人”,把魯迅譽為“現代中國的圣人”,這就把“魯迅”和“孔子”聯系起來,又用“封建社會”與“現代中國”兩個既前后延續又全然不同的“時代”,將“魯迅”與“孔子”切割開來,為我們認識魯迅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如何看待批判“權勢者們的圣人”與“推開了古人”

魯迅出生在封建士大夫家庭,家學淵源,從小就受到以儒學為中心的傳統文化的熏陶,孔孟的書讀得最早。魯迅曾說,“我幾乎讀過十三經”(《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十六歲前就讀了“四書”“五經”,以后又讀了《爾雅》《周禮》和《儀禮》。“讀經”最初的目的,也“只是為寫文章作準備”,到“能寫文章”之后再去“參加科舉考試”,從這個意義上說,像魯迅這樣的世家子弟在感情上原本是親近孔子的。

1901年2月28日(陰歷庚子除夕),魯迅作《祭書神文》,同諸弟一起祭拜書神。祭文以決絕的態度嘲諷了那種“錢神醉兮錢奴忙”,對反遭冷落的“書神”表示歡迎,“把酒大呼兮君臨我居”。魯迅后來曾回憶這段時期的思想,說:“契訶夫想發財,是那時俄國的資本主義已發展了,而這時候,我正在封建社會里做少爺。看不起錢,也是那時的所謂‘讀書人家子弟的通性。”@ 4祭文最后還說到“他年芹茂而樨香兮,購異籍以相酬”,表達了愛讀書和樂于搜求“異籍”的志趣。雖說這只是游戲之作,“似乎是隨便胡謅,其實含義還是一本正經”@ 5的,可以看出當年在魯迅身上確有孔孟的思想烙印,既有讀書人看不起錢的“清高”,也有看不起俗丁傖父的“優越”。

孔子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文化傳統的主要代表之一。作為“封建大家庭”的“少爺”,魯迅“熟讀圣賢書”,對孔子自然知之甚深,雖說沒有像“尊孔論者”那樣去頂禮膜拜,但也有過很多正面的評價。1926年2月27日寫的《無花的薔薇》中,將孔子定位為“偉大的人物”@ 6。1934年6月7日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說:“君子閑居則為不善。孔夫子漫游一生,且帶了許多弟子,除二三點可疑之點外,大體還可以。”@ 71935年12月,魯迅作歷史小說《出關》,借用老子的話來評說孔子:“我們還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雙鞋子罷,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81936年4月寫的《〈出關〉的“關”》中,魯迅對比孔子與老子,說:“至于孔老相爭,孔勝老敗,卻是我的意見: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進取,而老卻以柔退走。這關鍵,即在孔子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事無大小,均不放松的實行者,老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談家。要無所不為,就只好一無所為,因為一有所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無不為了。”@ 9欣賞孔子積極入世、有所作為的進取精神。

不過,誠如有的學者所提出的,在中國似乎有“兩個”孔子,即“原孔”和“后孔”,也有“兩個”儒家,即“原儒”和“后儒”。魯迅很早就覺察到這一點,在《無花的薔薇》中所說的:孔丘、釋迦、耶穌基督等“偉大的人物”,生時“每為故國所不容,也每受同時人的迫害”,這是“原孔”;而故去后卻像“傀儡”一樣被人們“恭維贊嘆”# 0,這就是“后孔”。對于經過“種種的權勢者”用“種種的白粉”精心地“化妝”(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出來的“后孔”,魯迅是“頗近于不敬”的,甚至有過“偏激的聲音”,而這些又都與他的“經歷”有關。

魯迅那一代人,從小就深受“后孔”的束縛。在私塾,每天得對“大成先師像”一跪三叩,即便是新式“學堂”,也得“一跪三叩”。1902年4月,魯迅進入東京私立弘文學院,先讀普通科,后入師范科。曾任日本湯島孔廟執事的弘文學院院長嘉納治五郎一貫“尊孔”,弘文學院在規章中規定“學生必須尊重本國的國體和本院的體面”,“凡逢孔圣誕辰,晚餐予以敬酒”等。魯迅后來在《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一文回憶說,在入學不久的一天,“學監大久保先生集合起大家來,說:因為你們都是孔子之徒,今天到御茶之水的孔廟里去行禮罷!我大吃了一驚。現在還記得那時心里想,正因為絕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所以到日本來的,然而又是拜么?一時覺得很奇怪”# 1,對弘文學院的這種規定感到很失望。

而此時的中國,“尊孔”的風氣越來越盛。1906年4月4日,清政府把“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作為全國教育的宗旨。“尚公,尚武,尚實”談何容易,清政府所要的其實只是“忠君”和“尊孔”。1909年,魯迅回國后在杭州兩級師范學堂任教。12月下旬,原任監督沈鈞儒因被選為浙江咨議局副議長而離任,繼任的夏震武到任的前一天,寫信通告教員和學生必須按照常規穿袍服,準備隨他排班“謁圣”;又傳令教務長許壽裳率領全體教員,穿戴禮服,行下屬見上司的“庭參”禮。魯迅和具有民主思想、革新意識的同事夏丏尊等用“罷課”來抵制。夏震武斥責他們“非圣無法”,魯迅就與眾教員一起用“全體辭職出堂”的強硬態度與之抗爭。夏震武思想冥頑,魯迅給他取了外號,叫“木瓜”,并戲稱這一場抗爭為“木瓜之役”。

其實,“木瓜之役”也只是魯迅等人存心和夏震武斗氣,雖說贏了,但絲毫不會轉移社會上“尊孔”和“祭孔”的風氣。清末民初,政府每年舊歷二月和八月的丁日在國子監毗鄰的孔廟舉行祭禮,時稱“丁祭”。1912年2月,魯迅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擔任部員。5月,隨教育部遷京。10月7日,“以昌明孔教,救濟社會為宗旨”的孔教會在上海召開成立大會,教育部也于是日規定:從民國元年十月七日始,永定陰歷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由教育部舉行祭禮。

1913年2月,陳煥章主編的《孔教會雜志》在上海創刊(第二卷改由紀景福主編)。3月,康有為在《不忍》雜志上拋出“憲法草案”,主張“以孔教為國教”,宣揚“有孔教乃有中國,無孔教是散中國矣”。6月22日,袁世凱發布尊孔祀孔令,宣稱“天生孔子,為萬世師表”,下令要“根據古義,將祀孔典禮折衷至當,詳細規定,以表尊崇而垂久遠”。8月15日,陳煥章、梁啟超、夏曾佑等以孔教會名義,向參眾兩院提出“請定孔教為國教”之請愿書。9月27日(孔子生日),孔教會在山東曲阜開第一次全國大會。袁世凱等派代表參加北京孔社召開的“孔子誕日紀念會”,黎元洪在武昌祀孔。10月31日,憲法起草委員會通過《天壇憲法草案》,其中第十九條規定“民國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11月23日,孔教會推康有為任會長。11月26日,袁世凱再次下令尊孔,并接見“衍圣公”孔令貽,授予一等嘉禾章。

1914年1月29日,袁世凱指使其御用機構“政治會議”通過祭天、祀孔兩個決議案。3月11日,袁世凱頒布《褒揚條例》規定:凡“孝行”“婦女節操可以風世者”,由大總統給予“匾額題字,并金質或銀質褒章”,受褒人及其家族“愿建坊立碑者,得自為之”,以宣揚和維護封建綱常名教。8月26日,袁世凱批令執行由政事堂禮制館擬定、經國務卿徐世昌核定的《祀孔典禮》。9月25日,袁世凱發布祭孔“告命”。9月28日,袁世凱率各部總長并文武官吏,穿著古怪祭服,在北京孔廟舉行“秋丁祀孔”。10月,孔教會、孔道會、孔社等組織分別舉行大規模“孔子圣誕紀念會”等活動。

作為教育部官員的魯迅當然也只能違心地參與祭孔。據魯迅在教育部的同僚林冰骨回憶,“當時清政府的學部舊人留用很多,他們的封建觀念和保守意識都很強烈”# 2,魯迅1913年9月28日日記中有極具歷史諷刺意味的一筆:“星期休息。又是孔子生日也。昨汪(大燮)總長令部員往國子監,且須跪拜,眾已嘩然。晨七時往視之,則至者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錢念敂又從旁大聲而罵,頃刻間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話。聞此舉由夏穗卿主動,陰鷙可畏也。”# 3夏穗卿即夏曾佑,浙江杭縣(今余杭)人,時為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魯迅用“陰鷙可畏也”來咒罵這位同鄉,可見他對“祭孔”的反感到了極點。

1914年3月2日,因孔教會李文治、陳煥章、李時品等人舉行丁祭,魯迅與教育部僉事徐吉軒到國子監參拜。“是日參加者大多數均穿長袍馬褂,戴六合統一帽”,“行三跪九叩禮。”# 4魯迅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晨往郢中館要徐吉軒同至國子監,以孔教會中人舉行丁祭也,其舉止頗荒陋可悼嘆。”# 5

1915年3月17日,國務卿徐世昌代表袁世凱祭孔,魯迅因職務關系,被派往任執事。魯迅是日記:“黎明丁祭,在祟圣祠執事,八時畢歸寓。”所謂執事,就是每屆春秋二祭,“將所謂‘帛或‘爵遞給鞠躬或頓首之諸公的聽差之謂也。”# 6

1916年7月12日,范源濂第二次出任教育總長,在任內賣力鼓吹尊孔讀經,引起魯迅、楊莘士、許壽裳、錢家治、張協和、張宗祥等從浙江同來教育部任職的六人的憤慨,聯名寫信,堅決反對,據理駁斥。“該信一式兩份,一份送范源濂,一份作小字報攤放在辦公桌上,讓大家觀看,是辨明是非”;“范源濂惱羞成怒,陸續把反對他的人排擠出外,名義上是外放廳長,實際上明升暗降。魯迅因為是社會教育司的,所以無法把他弄到外地去。”# 7封建統治階級和復古派倒行逆施,使得魯迅身不由己。從1917至1924年,魯迅均于祭孔時被派任執事。1923年3月25日,魯迅一大早到孔廟當執事,“‘執事后坐車回寓”,途中墜車碰落二顆牙齒。# 8

1925年之后,魯迅不再參與“祭孔”,對“尊孔”“祭孔”的批判也更激烈了,這從他在1925年寫的《十四年的“讀經”》便能看得出來。1926年,魯迅應邀到廈門大學執教,校長林文慶也是“尊孔”派,著有《孔教大綱》和《孔教精神》。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林文慶“對我雖然很恭敬,但我討厭他,總覺得他不像中國人,像英國人”# 9。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孔子”又成了蔣介石鞏固和擴大自己權力的王牌。1934年2月,蔣介石在南昌發表演講,強制推行“新生活運動”,提倡“尊孔讀經”。同年7月國民黨政府根據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會議通過的《先師孔子誕辰紀念辦法》,明令以8月27日孔子生日為“國定紀念日”,南京、上海等地舉行規模盛大的“孔誕紀念會”。魯迅發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將這一年的“祭孔”盛典與袁世凱1914年頒布的祀孔令聯系起來,稱1934年民國政府明令的“尊孔”,“是民國以來第二次的盛典”$ 0。

聯系到這些背景和史實,我們便不難理解魯迅一貫“絕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的嚴正立場。1926年2月27日,魯迅在《無花的薔薇》中就曾指出,孔丘、釋迦、耶穌基督等偉大的人物,生時“每為故國所不容,也每受同時人的迫害”,而“死掉”后卻像“傀儡”一樣,被利己主義者稱作“偉人”。“待到偉大的人物成為化石,人們都稱他偉人時,他已經變了傀儡了。”“有一流人之所謂偉大與渺小,是指他可給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 1在統治階級那里,孔子之“所謂偉大”,只不過是因為“他可給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而已。

1926年7月4日,魯迅在《馬上支日記(七月四日)》中評說日本安岡秀夫《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一書,結尾說:“中國人總不肯研究自己。從小說來看民族性,也就是一個好題目。此外,則道士思想(不是道教,是方士)與歷史上大事件的關系,在現今社會上的勢力;孔教徒怎樣使‘圣道變得和自己的無所不為相宜;戰國游士說動人主的所謂‘利‘害是怎樣的,和現今的政客有無不同;中國從古到今有多少文字獄;歷來‘流言的制造散布法和效驗等等……可以研究的新方面實在多。”$ 2魯迅始終關注的是“現今的政客”和“孔教徒”,是怎樣“使‘圣道變得和自己的無所不為相宜”,并對此進行揭露和批判。

1927年9月23日,魯迅作《述香港恭祝圣誕》,諷刺香港殖民當局借孔夫子誕辰大搞“恭祝”,其尊孔和“崇奉孔教”的目的,為的是“打倒賊子亂臣,免得赤化宣傳”,“破壞綱常倫紀”。$ 3

1930年1月,魯迅在《流氓的變遷》中說:“孔墨都不滿于現狀,要加以改革,那第一步,是在說動人主,而那用以壓服人主的家伙,則都是‘天。”把“改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人主”身上。$ 4社會紛亂,群侯僭越,面對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提出了“克己復禮”的主張,都是為“人主”著想的。

1933年10月7日,魯迅在給增田涉的信中說:“在中國,也有人說要以孔子之道治國,從此就要變成周朝了罷,而我也忝列皇室了,真是做夢也未想到的幸運!”$ 5魯迅點出中國的統治階級和“孔子之徒”抬出孔子,其目的就是要用“孔子之道治國”。“孔子之道”的核心就是君臣、父子、夫婦的三個根本關系,用來“治國”只是“做夢”。

1934年8月,作歷史小說《非攻》,借墨子的口,批判“儒者”,“說話稱著堯舜,做事卻要學豬狗,可憐,可憐!”$ 6

1935年4月29日,魯迅作《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稱孔子為“摩登圣人”$ 7,感嘆在孔子的故鄉“圣裔們繁殖得非常多,成著使釋迦牟尼和蘇格拉第都愧弗如的特權階級”$ 8。魯迅更深刻地揭開了孔夫子被變相利用的事實,即在孔夫子死后,“種種的權勢者便用種種的白粉給他來化妝,一直抬到嚇人的高度”。他說:

總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們捧起來的,是那權勢者或想做權勢者們的圣人,和一般的民眾并無什么關系。然而對于圣廟,那些權勢者也不過一時的熱心。因為尊孔的時候已經懷著別樣的目的,所以目的一達,這器具就無用,如果不達呢,那可更加無用了。在三四十年以前,凡有企圖獲得權勢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讀“四書”和“五經”,做“八股”,別一些人就將這些書籍和文章,統名之為“敲門磚”。這就是說,文官考試一及第,這些東西也就同時被忘,恰如敲門時所用的磚頭一樣,門一開,這磚頭也就被拋掉。孔子這人,其實是自從死了以后,也總是當著“敲門磚”的差使的。$ 9

也正是因為孔子“總是當著”“權勢者”“‘敲門磚的差使”,“中國的一般的民眾,尤其是所謂愚民,雖稱孔子為圣人,卻不覺得他是圣人;對于他,是恭謹的,卻不親密”。魯迅把“權勢者”和“愚民”對孔子的態度加以對比,指出“能象中國的愚民那樣,懂得孔夫子的,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沒有的了”。這是孔子本身的原因所局限的,“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他只是“權勢者們的圣人”。% 0《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原是用日文寫的,發表于東京《改造》月刊6月號。日刊《文學評論》二卷八期上說:“魯迅的孔子論是痛快的,真不愧為道地的人,令人欽佩,……你的國里的民眾不關心孔子,我們國里的民眾也同樣地是一點都不關心的。”魯迅6月10日給增田涉信中說:“《孔夫子》也承夸獎,據說還有贊同的文章,聞之頗為安慰。”% 1

魯迅對孔子的解讀可謂入木三分。孔子創立中庸主義,一者強調“仁”,勸告統治者多施仁政,不要使民眾控訴“苛政猛于虎”,而民眾只要覺得眼下的生活尚無太大困難,那么也就安于現狀,不會怨氣沖天以至于鬧氣暴亂;二者強調“義”,勸諭民眾要克己復禮,正名定分,即使有憤怒不平,也要“發而皆中節”,要而言之,就是為了確保政權的穩固,統治者要注意實行人道主義,而被統治的民眾要安分守己,這正是魯迅將孔子定位只是“權勢者們的圣人”的依據。

魯迅在將孔子定位為只是“權勢者們的圣人”的同時,點出孔子周游列國,宣傳“王道”的用心,“恐怕是為了想做官”。他在1934年3月發表《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中寫道:

漢的高祖,據歷史家說,是龍種,但其實是無賴出身,說是侵略,恐怕有些不對的。至于周的武王,則以征伐之名入中國,加以和殷似乎連民族也不同,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可是侵略者。然而那時的民眾的聲音,現在已經沒有留存了。孔子和孟子確曾大大的宣傳過那王道,但先生們不但是周朝的臣民而已,并且周游歷國,有所活動,所以恐怕是為了想做官也難說。說得好看一點,就是因為要“行道”,倘做了官,于行道就較為便當,而要做官,則不如稱贊周朝之為便當的。然而,看起別的記載來,卻雖是那王道的祖師而且專家的周朝,當討伐之初,也有伯夷和叔齊扣馬而諫,非拖開不可;紂的軍隊也加反抗,非使他們的血流到漂杵不可。接著是殷民又造了反,雖然特別稱之曰“頑民”,從王道天下的人民中除開,但總之,似乎究竟有了一種什么破綻似的。好個王道,只消一個頑民,便將它弄得毫無根據了。% 2魯迅將孔子定位為“權勢者們的圣人”“摩登圣人”,對“三綱五常”展開全方位的批判。1933年9月,魯迅作《男人的進化》,批評“孔圣人”為男權社會中男女兩性設計的不同道德標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卻要比嫖妓更高明。這制度之下,男人得到永久的終身的活財產。當新婦被人放到新郎的床上的時候,她只有義務,她連講價錢的自由也沒有,何況戀愛,不管你愛不愛,在周公孔圣人的名義之下,你得從一而終,你得守貞操。男人可以隨便使用她,而她卻要遵守圣賢的禮教,即使“只在心里動了惡念,也要算犯奸淫”的。% 3

1935年3月,魯迅作《“尋開心”》,批判孔子的“孝道”。文中寫道:

如讀經,在廣東,聽說是從燕塘軍官學校提倡起來的;去年,就有官定的小學校用的《經訓讀本》出版,給五年級用的第一課,卻就是“孔子謂曾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那么,“為國捐軀”是“孝之終”么?并不然,第三課還有“模范”,是樂正子春述曾子聞諸夫子之說云:“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故君子頃步而弗敢忘孝也。……”% 4

短篇《祝福》中祥林嫂生的悲哀、死的恐懼《;阿Q正傳》中阿Q的凡男的和女的在一起一定有“勾當”、凡“尼姑一定和和尚私通”的“理論”,以及吳媽哭著鬧著要尋“短見”的緣由;《離婚》中“知書識理”的七大人的“公婆不喜歡(兒媳)就得走”的“吩咐”;《傷逝》中子君“默默”的“死”,都是對“孔教”和“三綱五常”最直接的控訴和批判,鋒芒所向正是被統治階級意識形態化、道德化、宗教化了的“人造孔子”。魯迅執著地要“把孔子從圣人的地位請下來”,恢復“孔子本來面目”,其目的就是為了清除封建綱常名教對于“人”的束縛,撲滅“古習慣”% 5,信奉科學,合理地做“人”。魯迅早在1918年10月15日發表的《隨感錄·三十三》中就曾寫道:

現在有一班好講鬼話的人,最恨科學,因為科學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許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講鬼的人的對頭。……

據我看來,要救治這“幾至國亡種滅”的中國,那種“孔圣人張天師傳言由山東來”的方法,是全不對癥的,只有這鬼話的對頭的科學!——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學!% 6

魯迅明確地指出:要救治這“幾至國亡種滅”的中國,“只有這鬼話的對頭的科學——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學!”而決不是“孔圣人”和“孔子之道”。1925年5月26日,他在為俄文譯本《阿Q正傳》作序時,就揭示了“圣人”與“國人”之間的隱微關系:

我雖然已經試做,但終于自己還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夠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別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總仿佛覺得我們人人之間各有一道高墻,將各個分離,使大家的心無從相印。這就是我們古代的聰明人,即所謂圣賢,將人們分為十等,說是高下各不相同。其名目現在雖然不用了,但那鬼魂卻依然存在,并且,變本加厲,連一個人的身體也有了等差,使手對于足也不免視為下等的異類。造化生人,已經非常巧妙,使一個人不會感到別人的肉體上的痛苦了,我們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卻又補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們不再會感到別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我們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種難到可怕的一塊一塊的文字;但我還并不十分怨恨,因為我覺得他們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許多人卻不能借此說話了,加以古訓所筑成的高墻,更使他們連想也不敢想。現在我們所能聽到的,不過是幾個圣人之徒的意見和道理,為了他們自己;至于百姓,卻就默默的生長,萎黃,枯死了,像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已經有四千年!% 7

在魯迅看來,“中國現在有許多二重道德,主與奴,男與女,都有不同的道德,還沒有劃一”% 8。其原因來自“古訓”與“幾個圣人之徒的意見和道理”的束縛和壓制。1927年2月,魯迅在題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號召中國當時的青年把一個無聲的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了一切厲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真心的話發表出來。”% 9魯迅在這里所說的“推開了古人”,顯然包括孔子在內。在魯迅看來,孔子雖然是“偉大的人物”,積極入世,“知其不可而為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但孔子畢竟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尤其是統治階級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讓國人就“像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默默的生長,萎黃,枯死”,正是從這個立場出發,魯迅不遺余力地批判“權勢者們的圣人”,“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真心的話發表出來”,激勵后人做絕望的抗爭。

a《魯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頁。(本文援引《魯迅全集》較多,凡未注明出版社及出版年份的,均為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b陳公猛,名威,紹興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光復會員,時任財政庫庫藏司司長。

c梁柱:《蔡元培與北京大學》,寧夏人民出版1983年版,第9頁。

d! 2 @ 6 # 0 $ 1 $ 2《魯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4頁,第167—168頁,第272頁,第272頁,第272—273頁,第351頁。

e魯迅:《〈守常全集〉題記》,《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頁。

f《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頁。

g魯迅:《〈自選集〉自序》,《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頁。

h魯迅:《對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見》,《新潮》第1卷5期,1919年5月1日。

i許欽文:《憶春光社》,《學習魯迅先生》,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頁。

! 0 ! 4 @ 9 # 1 $ 0 $ 7 $ 8 $ 9 % 0 % 2 % 4《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頁,第702頁,第539—540頁,第326頁,第115頁,第326頁,第329頁,第327—328頁,第329頁,第10—11頁,第280頁。

! 1王士菁:《魯迅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第103頁。

! 3《兩地書·一三二》,《魯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頁。

! 5 ! 6 # 9《魯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頁,第346頁,第2頁。

! 7郁達夫:《魯迅的偉大》,《郁達夫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 8郁達夫:《魯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福州《小民報·怒吼》1937年10月20日。

! 9《魯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頁。

@ 0 @ 1 # 6 % 6《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300頁,第300—301頁,第264頁,第314、318頁。

@ 2《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頁。

@ 3毛澤東:《論魯迅》,《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頁。

@ 4魯迅:《19350824致蕭軍》,《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28頁。

@ 5許壽裳:《魯迅的游戲文章》,《我所認識的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版,第74頁。

@ 7 $ 5 % 1《魯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頁,第263頁,第359頁。

@ 8 $ 6《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頁,第468頁。

# 2林冰骨:《我所記憶的四十五年前的魯迅先生》,《魯迅回憶錄》(上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頁。

# 3 # 5《魯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頁,第108頁。

# 4《本會紀事·總會》,《孔教會雜志》第1卷12期,1914年1月。

# 7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51頁。

# 8魯迅:《從胡須說到牙齒》,《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265年。

$ 3 $ 4 % 9《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頁,第159頁,第15頁。

% 3魯迅:《男人的進化》,《魯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頁。

% 5魯迅:《十四年的“讀經”》,《魯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39頁。

% 7《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83—84頁。

% 8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頁。

作 者: 商金林,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著有《葉圣陶年譜》《葉圣陶傳論》《朱光潛與中國現代文學》《聞一多研究述評》等。

猜你喜歡
孔子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你好,孔子
中國漫畫(2022年3期)2022-04-19 12:59:10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家教世界(2021年16期)2021-06-21 08:45:56
孔子愛書
快樂語文(2021年9期)2021-05-06 02:19:38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34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慘童年
孔子避雨處
孔子在哪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日韩在线影院|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美女国产在线|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亚洲成人免费看| 久热精品免费| 久久五月天综合|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久久www视频|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va| 日韩第八页| 亚洲成在线观看|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三级|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 夜夜拍夜夜爽|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狠狠色综合网|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