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潮
第一次喝咖啡
今天一大早,姑姑去西安給自己開的書店進貨,我也跟著去了。下午返回途中,我們路過一家咖啡店時,我忽然心血來潮,對姑姑懇求道:“我想喝咖啡。”姑姑爽快地答應了。
咖啡店不大,門面也是小小的,但裝修得十分精致。有十多個顧客正在一邊喝咖啡,一邊聊天。
姑姑和我落座后,一位服務員阿姨來到我們面前,笑容可掬地問我們:“兩位需要喝點兒什么口味的咖啡?”姑姑回道:“來兩杯原味咖啡吧。”幾分鐘后,兩杯咖啡就被端了上來,還沒等放好,我就急忙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咖啡太苦了,我驚叫著吐出嘴里的咖啡。姑姑見我直吐舌頭的傻樣兒,笑呵呵地說:“喝咖啡要加糖,你干嗎那么著急喝?”我不好意思地笑著。“這回吃虧了吧?看你以后還嘴饞不嘴饞?”姑姑嗔怪道。她邊說邊拿起餐桌邊的兩小袋白糖,輕輕打開后,將白糖小心翼翼地加進咖啡中,用勺子慢慢攪拌著,“現在可以喝了。”我一聽,這才端起咖啡,細細品味起來。我拋開喝咖啡的禮儀,幾大口喝完一杯咖啡,姑姑驚訝地看著我……
今天是我第一次喝咖啡,沒想到竟然出丑了。
開門見山,十分簡潔,但顯得平鋪直敘,不夠吸引人。
對咖啡店介紹得太籠統,應描寫清楚咖啡店里面的環境。
怎樣驚叫?應詳細描寫出來。聽到驚叫聲,周圍喝咖啡的人有何反應?
聽了姑姑的話,“我”是怎樣想的?應描寫出“我”的心理活動。另外,“我”是怎樣“不好意思地笑著”?
應描寫出“我”品咖啡時那種美妙的感覺。
干凈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的結果,但沒寫清楚這件事對“我”的啟示,導致習作主題不夠明確。
習作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我”第一次喝咖啡時的趣事,基本將過程敘述清楚了,但有些平鋪直敘;另外,一些地方敘述得不夠細致,給人的印象不深;習作的主題也不夠明確。
建議按照習作右方框中所提的意見進行修改,使習作的內容更加充實;同時,習作開篇最好采用倒敘的敘述方法,交代事件的結果,并設置懸念,這樣不僅能加深讀者的印象,而且能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此外,建議在文末寫出“我”的感想,使習作的主題更加明確。
第一次喝咖啡
今天,我因為嘴饞而出了丑。究竟是怎么回事?請聽我道來。
一大早,姑姑要去西安給自己開的書店進貨,我也跟著去了。下午返回途中,我們路過一家咖啡店時,我忽然心血來潮,對姑姑懇求道:“我想喝咖啡。”姑姑爽快地答應了。
咖啡店不大,門面也是小小的,看起來卻很精致。兩扇玻璃門上印有“歡迎光臨”四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店里也裝修得十分精致:棚頂高掛著兩個圓形吊燈,墻上貼著粉紅色與黃色的壁紙,大廳里還整齊地擺放著二十多個透明玻璃桌和圓形皮凳……有十多個顧客正一邊喝咖啡,一邊聊天。
姑姑和我落座后,一位服務員阿姨來到我們面前,笑容可掬地問我們:“兩位需要喝點兒什么口味的咖啡?”姑姑說:“來兩杯原味咖啡吧。”幾分鐘后,兩杯咖啡就被端了上來,還沒等放好,我就急忙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我的媽呀,這咖啡怎么這么苦?”我驚叫著吐出嘴里的咖啡。周圍的顧客都抬起頭看著我。姑姑見我直吐舌頭的傻樣兒,笑呵呵地說:“喝咖啡要加糖,你干嗎那么著急喝?”呀!原來喝咖啡還要加糖呢!我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小腦袋,傻乎乎地笑著。“這回吃虧了吧?看你以后還嘴饞不嘴饞?”姑姑嗔怪道。她邊說邊拿起餐桌邊的兩小袋白糖,輕輕打開后,小心翼翼地將白糖加進咖啡中,用勺子慢慢攪拌著,“現在可以喝了。”我一聽,這才端起咖啡,細細品味起來。哈,我現在才感覺咖啡嘗起來有點兒像烤焦的紅薯味兒,但味道甜絲絲的,不再那么苦了,另外,它還有一種讓人欲罷不能的感覺。我拋開喝咖啡的禮儀,幾大口喝完一杯咖啡,姑姑驚訝地看著我……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味著咖啡的美味,絲絲苦味中透著濃濃的香甜,就像生活一樣,我們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換來“美味”的幸福!
以倒敘開頭,設置好懸念。
由外及內對咖啡店進行了具體的描寫,強調這是“我”“第一次”喝咖啡,緊扣主題,也為下文“我”在喝咖啡時出糗這個情節做好了鋪墊。
寫出了“我”喝咖啡時出糗的情形,再次強調這是“我”“第一次”喝咖啡。
寫出了咖啡帶給“我”的美妙感覺,進一步強調這是“我”“第一次”喝咖啡。
寫出了“我”喝完咖啡后的感想,深化了主題。
首先,修改后的習作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細致地描寫,將“我”第一次喝咖啡的經歷敘述得一清二楚,使習作的內容更加具體;其次,它采用倒敘的敘述方法,使習作開篇就有了懸念;最后,文末還寫出了“我”從這件事中得到的啟發,對主題進行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