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鵬
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新媒體平臺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其優勢非常明顯,進一步延伸了信息傳播途徑,同時還使媒介傳播格局發生了一系列改變,在這一現狀下,傳統媒體要想得到相應的發展,就必須和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隨著媒體融合程度的不斷增強,對主持人的能力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主持人屬于傳播新聞和輸出觀點的一個載體,自身專業水平和技能決定了電視媒體的發展情況。因此,要想達到電視媒體轉型發展的目標,關鍵在于主持人轉型,規劃好主持人后期發展道路,積極應對各項挑戰,結合融媒體特征,緊抓主持人轉型要點,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主持人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樹立良好的形象,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信息傳播特征
具備多途徑特征
在新媒體融合背景下,主持人要想實現轉型發展目標,就需要進一步掌握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征。隨著媒介融合現象的加快,在傳遞信息期間不再局限于以往傳統的傳播渠道,而是以互聯網絡為主采用多種新媒體平臺,從多渠道傳播信息,此種現象在傳統電視廣播媒體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使其無法和新媒體傳播渠道相抗衡,這就需要電視媒體全面創新相關模式。
具備跨領域特征
信息傳播在媒體融合背景下還具備跨領域特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進,智能化終端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社會中每個人員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此種現象的出現既增加了社會信息總量,使信息內容包含了各項領域,同時各項新鮮和獨特的新聞內容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信息傳播跨領域特征也為傳統電視媒體提供了良好的轉型發展道路,可以嘗試讓電視主持人進入更加廣泛的主持領域中,加深主持人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提升專業水平,以此符合人們提出的多元化要求。
具備強交流特征
在新媒體融合背景下,信息交流的強交流特征也逐漸體現了出來,在融媒體時代,傳遞信息不再采取單向傳輸的方式,而是雙向交流及互動,人們可以通過各項新媒體平臺將自身建議和想法表達出來,參與到話題互動中,拓展和延伸交流范圍。在這一階段中,主持人需要探究轉型發展的途徑,緊抓要點注重和聽眾之間的互動以及交流,多關心社會方面的信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自身媒體人的職業素養全面體現出來。
影響主持人轉型發展的相關因素
第一,主持人角色過于泛化,主體構成多元。首先,移動媒體的廣泛普及豐富了主持傳播活動的場景,不管是拍客還是網紅主播都承擔著主持人的職責。相關研究表明,截止到2021年,我國網民規模高達10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占據的比例非常大,使用網絡視頻、網絡音頻類軟件時長也隨之增加,此種現象說明了民眾不再完全將注意力放在傳統媒體主持人身上,而是通過手機聽取音視頻節目。媒體平臺占據人們的時間非常長,受眾不再處于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而是依靠便捷的媒介工具主動選擇相關信息。長此以往主持人的專業性和業余性之間的壁壘被逐漸打破,不管是購物主播還是游戲主播,越來越多的新媒體主持人開始占據傳統主持人的市場,主持人角色定義日益模糊,呈現出平民化狀態。此外,隨著人工智能的改進,機器人記者隨之誕生,同時也生產出了AI主播,不管是聲音語調還是姿態表情,都具備了新聞主播應有的素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智能機器人的發展也使得傳統電視主持人職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多元化主持人主體將會分流傳統主持人所擁有的受眾,逐漸減少受眾,職業發展空間日益狹小。
第二,媒體碎片化,去主持人化,傳統主持人無法明確自身定位。在近些年中各項綜藝節目以及網絡自制劇出現在了受眾面前,受到了受眾的喜愛,比如《奔跑吧》《偶像練習生》和《明星大偵探》等綜藝節目。但是有關于該項節目卻沒有看到主持人的身影,本應當是掌控節目進程的主持人卻面臨著去主持人化的現象,節目嘉賓承擔了主持人的職責。當主持人消失以后,觀眾并沒有感覺到不適應反而更容易帶入情緒,專業主持人的地位被弱化。
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臺主持人面臨挑戰和機遇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以往傳統媒體行業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主持人作為推動節目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必須具備新聞選題能力、素材采集能力、節目編制制作能力等,這是判斷廣播節目特征的一項重點。要想進一步提升節目收視率,就必須對主持人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必須憑借自身專業性特征以及個性化風格構建廣播節目品牌。當今時代,在互聯網移動終端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型媒體興起,以往傳統廣播媒體受多元化媒體的沖擊地位逐漸下降,主持人角色轉型迫在眉睫。傳統媒體雖然根據直觀畫面和電視技術增強競爭實力,但是實際上缺少娛樂性、互動性和商業性,大多數主持人雖然有著較高的專業素質,可是受傳統發展方式的影響放不開手腳,使節目活潑程度不夠,和網絡媒體、自媒體的媒介傳播相比較,后者是以觀眾為主,將觀眾當成主要的傳播目標,從商業化轉型方面緊抓受眾的眼球,而前者的吸引力不足,商業價值較低。
但是電視節目并非完全缺乏了生存空間,其作為傳統媒體的一種,在選拔人員和制作節目方面均制定了完善的標準體系,而新媒體的門檻較低,這和傳統電視廣播主持人相比較來看,電視廣播主持人的新聞采寫和策劃以及制作優勢更大,有著較強的主持專業素養和隨機應變能力。
媒體融合背景下打造
新型主持人的策略
在主流媒體中,新型主持人代表著一種品牌形象,可以適應融合傳播形式,實施多元化高效的人格化傳播,需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素養。
第一,具有較強的導向把控能力。主持人是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遵循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處于網絡時代下,主持人任何導向言論都有可能被放大,造成負面影響,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于新型主持人來講,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掌握國家方針政策,在融合傳播期間把握底線,引導輿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以浙江衛視融媒體傳播舉例說明,在兩會開幕式當天,浙江廣電融媒體記者跟隨全國政協委會以及人大代表前往人民大會堂,同時用手機進行了長時間的直播,在中國藍新聞客戶端推送的一分鐘內收看人數以及點擊率高達30萬,該項直播主持沒有使用平時的網絡直播記者,而是選擇了浙江衛視時政報道的主持人,該項調度是基于時政主持人的業務能力,更為關鍵的一方面是,時政主持人在多年工作中鍛煉了較硬的政治素質,可以確保直播期間不會發生失誤,遇到問題以后能夠靈活應對。
第二,新聞直播互動能力。網絡傳播提升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即時新聞即時看”成為了一種新常態,諸多即時性直播節目逐漸出現。以往傳統廣播電視以錄播為主的生產制作方式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直播代表著未知,融媒體節目添加了諸多互動內容,面對諸多的直播語境,有的主持人因為知識儲備能力較弱、文化積累程度不夠而且缺少節目整體掌控能力,無法做到臨場應變,對此,主持人需要從簡單的語言傳播者轉變為內容生產者,從而在直播中掌控全局。例如,在2017年開展的春節節目中,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推出的融媒體互動話題節目《家和萬事興》,以即時互動為節目要點,網友上傳自拍視頻照片評論經過篩選以后,全部到達主持人的平板電腦中,從大屏幕中滾動出來,主持人需要根據當天的主題和網友反饋組織下一步的播出內容。
從以上論述來看,在融合發展期間,高質量的新型主持人隊伍是增強品牌競爭實力、創建良好媒體集團的重要組成因素,構建新型主持人隊伍要求主持人群體樹立正確的融媒體傳播理念,提升全媒體業務技能和水平,也要求媒體平臺加強重視和關注度,給予相應的支持,在融合改革期間加大創新力度,積極付諸實踐,在建設相關制度的基礎上加快新型主持人隊伍建設進程,從而實現相應的發展目標。
(作者單位:泗水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