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摘要:森林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也是人類與自然連接最有利的生態資源。想要讓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持續輸出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就需要維持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推動對森林資源的保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對現有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
關鍵詞:森林;可持續發展;林業;措施
1? 森林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林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發展戰略,森林保護作為推動林業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森林保護在促進我國森林資源健康發展的同時,能夠為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支持和物質保障。與此同時,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我國森林保護工作的有效實施,進而形成兩者之間的良性循環,促進我國林業資源持續發展。
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對森林資源及其附加值的保障。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我國森林覆蓋面積逐年增加,森林資源取得較大發展。但在森林資源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森林可采資源、林木多樣性、森林資源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較大不足。這些不足在影響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的同時,還會造成我國林業資源建設落后、不能很好地適應林業現代化建設需求,影響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盡管近年來我國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但從總體上來看森林保護的相關措施技術仍亟待完善與加強。如在森林資源保護中,森林病蟲害、林木多樣性單一等都成為影響森林健康發展的因素。此外,鑒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投入力度大以及相關財政資金投入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森林保護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特點。
2? 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措施分析
2.1? 秉承科學態度,保護森林資源
生態建設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的前提。首先,加強對森林的集約化管理。對經濟林、生態林、功能林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現亂砍亂伐現象。制定嚴格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加強森林巡邏和防護工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定點安裝監控設施。其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森林地區劃片防止明火出現,運用法律武器加強管理。由于森林面積大,建議采用無人機進行巡邏和檢查,對可能發生火情或者非法砍伐現象及時發現并上報,避免進一步擴大損失。再次,倡導林業部門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對林業資源進行發承包經營。注重對經營企業的實力考察以及環保方案的審核,以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達到林業現代化發展目標。
2.2? 加強育種技術
從技術角度完善森林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加強育種技術。育種是整個林業產業的基礎環節,會對整個林業品質產生深遠的影響。當前我國的林業育種技術還有進步的空間,首先,應當全面的審視考核傳統的育種技術,采取差異化的林木品種等條件,挑選出適宜現代林業生產與森林經營的傳統技術閃光點,結合引進先進的育種技術,共同總結出帶有地域特色的先進林業育種技術。如根據不同的樹種采集時間、不同種子的儲存方式以及不同的育種溫度濕度等條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林區育種規范,采用合理科學的審核標準,并且加入定期修訂、定期考核的技術更新模式。同時推進分子育種、雜交育種、無性繁殖等新技術研究,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在林業工作之中。同時建立育種數據庫,為后續育種提供理論支持。
2.3? 借助多樣化森林保護措施實現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
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強調的是林業經濟、產業結構的長遠發展,其更多地需要借助森林資源的可更新發展。森林資源作為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只有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可有助于推動整個林業產業的持續發展。對此,面對森林這樣一個生態系統,如何通過多樣化的保護措施實現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行成為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1)在信息化社會發展背景下,要積極利用信息科學技術對威脅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了解,特別是常常被人們所忽視的因素進行調查。(2)針對現行的影響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的因素,要借助科學技術手段對其發展進行實時監測,如可以建立動態信息監測系統,以最大程度防止自然災害、病蟲害等因素對森林資源造成的破壞。(3)在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健康運行的前提下,要兼顧森林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堅持開發管理與發展保護相統一的保護措施,注重森林保護專業隊伍建設與培養。
3? 結語
森林作為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一種可更新資源,其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當前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何通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人類的長遠發展成為各領域探究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侯景亮.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2):128-129.
[2] 申春秀.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