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虎財
摘要 森林火災問題是破壞林業資源的重要問題,需要詳細做好森林的防護工作,從根本上阻斷森林火災。主要分析了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的發展現狀,闡述了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林業資源保護措施、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期望能夠推動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 林業資源保護;森林防火;措施
中圖分類號:S7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5–0180–02
城市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林木資源的支持,林木資源是道路、橋梁、房屋建設中重要的基礎[1]。部分人受到利益驅使,隨意砍伐加劇了林木資源的流失,使林業資源十分緊缺。此外,還有部分人并沒有樹立正確的防火意識,以致森林火災不斷發生,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1 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的發展現狀
1.1 森林資源分布不平衡、不合理
我國國土面積較大,受到氣候、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從整體來看,我國森林儲蓄量較少,伴隨水土流失、荒漠化的趨勢。在我國森林資源的分布上,北方資源比較集中,南方地區受氣候影響分布比較廣闊。
1.2 森林覆蓋面積低,人均占有量較少
盡管我國森林儲量比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卻非常少。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比較大,受到我國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工業生產加快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森林資源的覆蓋面積會不斷增加[2]。
1.3 時常發生人為破壞
在當前發展形勢下,有些人沒有充分認識到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價值,不具備較強的防火意識,無法落實有關森林的一系列保護機制、防火機制,阻礙了森林資源生態性能的有效發揮。有些人濫砍濫伐樹木,極大地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功能受損。
2 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的重要性
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資源,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林地失去遮蓋,還能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周圍水利及促進農業發展。一旦林業資源遭到破壞,嚴重損害周圍的動植物、房屋建筑,阻礙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好林業資源保護,能夠促進社會經濟正常運轉、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森林火災的發生既有人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在滅火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修復成本比較高、難度也比較高,會影響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加強森林防火建設。森林防火管理能夠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能夠有效提高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不斷提高森林防火技術水平,能夠提高森林防護工作水平,推動森林防火技術不斷進步。
3 林業資源保護策略
林業資源是我國十分重要的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修復,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預估的破壞,極易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因此保護林業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1 合理劃分林業資源
當前,我國林業資源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我國不斷推進林業資源恢復性建設,林業資源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土地沙漠化、實地資源不斷減少依然是當前比較嚴重的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當注重可持續經營與發展。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資源,應當利用林業資源設置就業崗位,創造稅收,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首先,各地要結合自身林業資源特點,合理劃分產業結構,避免林業產業發展的單一化,降低對林業資源的依賴性。其次,各地要明確所在地區林業資源的類型,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的力度,既要提高經濟效益,又要保護生態環境。
3.2 積極尋找木材代替品
我國有多個氣候帶,各地林業資源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各地要根據各地特點,明確掌握具體的樹木種類,結合當地氣候、水土、林業恢復周期等,各地要積極探索木材產品的替代品,提出有針對性的保護與開發的策略,減少木材開發的單一性,林業資源要朝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生態林業建設水平。此外,還可以嘗試建設風光林業生態園,在保護林業資源的同時,充分挖掘林業資源的旅游價值。
3.3 按照氣候劃分林木資源的更新方式
我國各地有不同的氣候特點,樹種對于不同氣候的適應性不同,因此,各地要加強對物種氣候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林木資源更新方式。在平地、坡地等地區,采用有針對性的造林技術,提高樹木成活率,使各地森林樹種朝著多樣化發展。此外,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為林木植被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通過科學分析氣候條件與地質氣候后,采取針對性的造林措施,對不合格的地質采取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為幼苗成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訂幼齡林撫育計劃,經營森林資源有關項目,營造適合幼齡林成長的環境,提高森林成長質量。將城區向著園林化方向發展、郊區向著森林化方向發展、道路向著林蔭化方向發展。加大對國有林場的改革力度,不斷完善林業的相關補貼政策,與先進科學技術結合,提高造林的效率與質量。
3.4 注重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
大多數地區的土地規劃與利用,基本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為了促進林木資源發展,各地應當不斷聽取與土地利用相關代表人的意見,吸引相關代表參加,逐漸制定政府、企業與公民三方意見相同的發展政策,使土地規劃朝著民主化、實用化的方向發展。堅持“保護為先,合理應用”的原則,嚴格遵守生態紅線,提高林地的使用效率。政府要借助林地的覆蓋面積、林地積蓄量約束社會經濟發展。各地政府必須要落實相關法律法規,避免林地出現大規模流失現象,一旦林地受損,必須要采取合理措施及時修復。此外,還要加強對森林資源保護隊伍的建設,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提高林業人才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為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奠定基礎。
4 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4.1 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
當前,盡管我國對森林防火提出了嚴格要求,但是部分居民在對森林防火方面依然認識不足。各地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加大森林的防火宣傳力度。當地防火部門可以對附近群眾、森林資源開發者開展宣講活動,講解防火知識,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生產工作中的防火意識。在森林景區、重要森林資源地區,開展定期的防火講座,給參加人員發放防火手冊,真正落實防火宣傳工作。此外,各地還要定期開展森林防火演習,進一步提高群眾的防護意識,周邊居民與森林資源開發者必須要認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性,對人、動物、環境等方面的危害,并掌握相關的處理措施。
4.2 科學運用阻斷技術
森林防火工作中較常用的措施就是阻斷技術,能夠及時遏制森林火災,有效降低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順利實現森林防火工作的目標。阻斷技術主要包括火燒法、生土帶兩種,其中火燒法比較常見,火燒法要準確測定當地濕度、風速、可燃物含水量等,效果比較好,但是比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生土帶能夠阻止火災的蔓延,控制火災的范圍,一般情況下,生土帶的寬度設計最少為2 m,才能發揮作用,以降低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
4.3 完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
一旦出現森林火災,那么火災的范圍會不斷擴大,大面積的林業資源都會遭到破壞,破壞經濟社會的穩定。因此,必須要建立森林防火責任體系,森林防火工作參與者必須要明確自身職責,充分認識到防火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培養工作人員的防火意識,結合防火情況采取合理措施,及時控制森林火災。要加強各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協調各項工作內容,提高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此外,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第一負責人必須及時到達現場,科學部署進行補救,提高火災撲滅的有效性,巡林人員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嚴禁違規用火,定期檢查森林防火工作。
4.4 構建暢通的防火通信體系
常見的通信技術包括有線通信、無線通信、地空通信、衛星通信等,能夠推動數據信息的交流,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效率。通過在管理部門使用通信技術,能夠構建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為主的防火通信網絡體系,幫助森林防火人員及時掌握森林區域風速、濕度、溫度,以便森林防護工作人員做出科學的決策。通過運用通信技術,能夠劃分森林防火等級,當森林火線達到第四級時,能夠及時通知工作人員,做好應急火災處理工作,消除森林火災的安全隱患,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陳麗榮,陳麗娟,朱震鋒,等.基于交易視角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區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潛力——以黑龍江森工天保工程區為例[J].浙江農業學報, 2021, 33(5): 944- 954.
[2] 林武明.基于林業規劃設計要點及造林技術建議的實踐分析[J].新農業, 2021(6): 63-64.
責任編輯:黃艷飛
Discussion on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SUN Hu-cai (Shangfangsi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uwei, Gansu, 733011)
Abstract Forest fir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destroy forest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in forest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top forest fire fundamentall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puts forward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hoping to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Key words Forestry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