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祥
摘要 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對森林資源監測、保護和利用具有前瞻性和統一的部署性能,可以明確林業建設工作的目標和工作原則,保證林業建設達到預期效果。在進行林業規劃設計時,要結合自然資源部的戰略發展規劃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目標,設計、編制科學合理的國家戰略發展規劃和區域林業建設目標。
關鍵詞 森林調查;規劃和設計;發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5–0194–02
林業調查與規劃的觀點是林業生態發展,其中融合了現代科學技術、生態保護理念、經濟改革等多種要素,為林業發展提供數據和信息,利于提高林業經營的整體質量和效益。
1 我國森林資源調查管理現狀分析
1.1 森林資源調查管理機制不足
我國幅員遼闊,但根據目前的實際,人均全國森林資源占有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生態公益林區資源破壞問題更加明顯。近年來,隨著林業工作的不斷改革,我國森林資源調查管理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積累了相應的經驗,但管理機制還存在一定不足。
1.2 森林資源調查與管理科技含量低
森林資源調查和管理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任務。特別是在當前環境建設的需要下,要提高技術水平,融入現代調查管理手段,保證工作成果。例如,許多小微企業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在林業領域的實際影響,不重視提高科技水平,對林業調查結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1.3 相關資金擔保制度不完善
森林植物一般聚集在城市偏遠郊區,森林資源調查也多在野外林區進行,工作量大,難度大。要保證林業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要有穩定、充足的專項調查經費,這是保證調查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但是,許多單位目前的經費明顯不足,影響了調查工作的進展[1]。
2 促進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發展的相關對策
森林調查主要指調查林分所擁有的資源生長狀況,各種植物和生物的數量等,并根據調查結果運用有效方法保護森林生態平衡發展。目前,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對人們的生活也造成了較大危害。因此,林業部門非常重視森林調查,并為此投入了大量財政資源,提供專門的調查員和調查設備,包括衛星定位裝置,以便進行詳細和準確的調查,為今后的發展規劃收集更有用的數據和信息。森林調查是系統的,過程也比較復雜,參與林業調查的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在調查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這就要求這些調查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快速解決,快速反應。同時,林業調查人員要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便于其調查工作順利進行[2]。此外,林業有關部門要及時監督指導林業調查人員的具體工作,定期檢查他們對法律法規的熟悉程度。然而,林業調查涉及的領域廣泛,因此必須明確每個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督促他們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進行調查,以確保調查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2.1 增強思想意識,改變工作態度
只有加強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才能更好地開展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在新形勢下,要創新和調整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理念,明確調查設計規劃管理的相關要求。只有加強思想認識,才能促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更好地實施,使之具有可行性。如制定科學的工作方案,確定相應的工作目標并落實,提高林業調查整體質量,提高對林業調查規劃的思想認識,端正工作態度。
2.2 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林業部門要做好人員的培訓和組織工作,提高林業人員的思想認識,增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積極性,積極開展業務培訓,使林業人員掌握更多的專業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培訓時,要制定有效的獎勵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例如,月底進行業務考核,將考核結果引入獎懲制度;在高校組織活動,宣傳林業的重要性,為林業產業建設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提高全行業人員的教育水平;引進先進的調查規劃設計技術,開發新技術,通過創新技術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采用先進多媒體技術,構建林業地理調查信息系統、集成統計數據、計算機技術和3S技術等,進行數字化管理,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效率[3]。
2.3 積極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進行新形勢下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要不斷更新現行工作設備,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調查技術,提高基層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現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部門必須根據工作環境要求,積極獲得不同的社會支持,確保調查工作有充分的物質基礎。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林管部門必須拓寬資金來源,解決目前資金短缺問題,使調查規劃工作不再受資金的制約,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
2.4 確保森林調查規劃的制度化和合法化。
森林調查規劃工作涉及的內容很多。做好調查規劃工作,必須以制度為保障,按照林業有關規章制度的要求開展工作。
(1)完善工作制度,在林業部門內建立科學、系統的管理制度,規范、約束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避免工作中出現弊端。例如,一些森林資源的所有權非常復雜,特別是涉及私有林權時,很少有技術人員對其林權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林業技術人員要利用時間充分學習和掌握林業調查的有關制度和規定,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界定森林資源,確保林業調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抓好基礎林業調查規劃的各個環節,提高林業調查的質量和水平。林業調查規劃包括林業總體規劃,森林資源保護規劃等,每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林業技術人員應監督林業調查和規劃的各項工作,確保工作能按時、優質地完成。例如,林業調查的規劃設計必須有時間維度,基層林業部門必須全面了解工作的各個方面,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確保林業調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增強法律意識。林業調查規劃難免涉及法律法規知識,調查人員只有對這些法律法規有系統地了解,才能嚴格按照法規辦事。發現森林資源受到損害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予以解決,保護森林資源。
2.5 增加對森林調查規劃的投資
森林調查規劃的有效開展離不開資金支持。當前林業調查規劃經費不足,通常來源于財政撥款,如購買各種設備、技術人員工資等。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大對林業調查規劃的管理力度,對林業調查規劃中的各種資金進行整理,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撥款。例如,對自然環境惡劣、森林資源調查規劃十分困難的地區,加強一些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如無人機技術[4]。基層林業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申請財政支持。此外,可以從社會籌集資金,政府的財政撥款有限,森林調查規劃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是一項持續性工作,對資金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在規劃森林調查時,應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森林調查的規劃和設計,使更多的社會群體意識到林業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重視森林資源。
3 發展方向分析
森林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各地區的林業發展目標密切相關,也由各地區的林業發展目標決定。相關部門必須根據森林的作用來規劃發展目標。
3.1 社會目標層面
森林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社會文化需求,森林也必須根據人們的實際需要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林產品,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林業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肩負著為社會發展提供生產資料的責任,如生產、生活原材料,同時也肩負著為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生計的責任,為社會發展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責任。目前,人們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全球能源越來越匱乏,森林是一種可持續的可再生資源,也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能源需求,在社會目標層面上,森林必須滿足人們多樣化的能源需求[5]。
3.2 經濟目標
主要體現在對林業帶來的經濟效率的研究上。林業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定數量的產品生產方式來實現的。在林業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是林產品的連續生產。森林除了會對林業生產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外,自然生態環境也會對其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經濟目標層面上,要使森林的可持續發展能更好地適應林業經濟發展的需要。
3.3 生態環境目標
森林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森林中的各種植物和生物創造了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森林也能更好地促進這些生物的健康生長,為其提供生長所需的水、土、有機質等。因此,就生態環境目標而言,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更能滿足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
3.4 計算機化森林調查規劃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一直處于信息大爆炸的環境中。在這個時代,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會接收和發送大量的信息。信息的接收和發送變得越來越快捷和方便。面對更新速度極快的信息社會,我國森林調查規劃工作略顯滯后。設備缺乏先進性,導致工作效率不斷下降。軟件設備缺乏實用性,不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更不用說擴大自己和他人的空間范圍。因此,我們需要根據現階段林業調查和規劃的事實,酌情更新一些技術裝備。還需要提高有關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技能。同時,要更快、更方便地跟上科學研究的最新發展,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森林調查規劃信息。這種“軟硬結合”的策略對提高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效率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3.5 森林調查的制度化規劃
林業調查規劃工作涉及的內容很多,必須以系統為保障,做好這項工作。按照有關規章制度實施林業調查和規劃,建立健全林業部門內的有關管理制度,可以規范和約束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從而有效防止工作中的缺點。例如,處理一些森林資源的所有權問題,特別是私有林權問題非常困難:很少有工作人員對這些森林所有權問題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6]。在森林調查規劃實施過程中,有關人員要充分利用時間,全面學習和掌握林業調查制度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界定森林資源,科學合理地實施林業調查規劃。
5 結語
森林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任務。因此,需要加強森林調查工作的和諧高效發展,進而通過一些有效的策略,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和諧、健康、安全的生長環境,更好地滿足人們的能源需求。在林業規劃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該地區林業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規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確定該地區的相關規劃工作。在規劃方案制定期間,規劃思路必須合理,以確保在方案制定期間出現不必要的漏洞。在規劃期間也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相關技術。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使相關規劃更加科學。相應的技術人員應在相應的框架內合理地實施規劃工作,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操作。科學調查是前提,在調查工作和調查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實施規劃,可以為規劃工作打下堅實、科學的基礎,為規劃工作在精確路線上的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永斌.林業調查可持續發展規劃分析[J].教學學報部分(中期),2016(3):157-158.
[2] 侯小丹.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中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 2018, 38(12): 181.
[3] 顧榮.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 綠色技術, 2018(13): 234-235.
[4] 高朝偉,李寶銀,陳國瑞,等.福建省森林管理學科發展研究報告[J]. 海峽科學, 2018(1): 37-47.
[5] 白江力,彭道力,余曉紅.中國森林資源調查技術發展研究[J].山西林業科技, 2018(1): 4-7.
[6] 高杰,黃宣瑞,許中奇.林業經營項目管理發展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 2018(1): 40-44.
責任編輯:黃艷飛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Work
YAO Mao-xiang (Forestry Bureau of Xinhu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Xinhuang, Hunan 419200)
Abstract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work has forward-looking and unified deployment performance for forest resource monitoring,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ey can clarify the goal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forestry construction work and ensure that forestry construction achieves the expected results. When carrying out forestry planning and design,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nd compil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s and region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goals based o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oals.
Key words Forest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