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龍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430071)
電力項目中,通常設備支架分布比較零散,受荷也較小,因此即使遇到地質不良的情況,也較少采用地基處理方式解決,而會更多地使用單樁基礎?!督ㄖ痘夹g規范》對單樁基礎的設計理念和計算方法做出了規定[1],但沒有引入樁土相互作用的影響。在實際工程中,設計人員對樁的應力發展缺乏清晰的認識,往往盲目地增加樁徑和配筋來保證結構的安全,造成了材料的浪費。
本文以某工程的混凝土方樁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建立了樁-土非線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樁頂豎向和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的應力水平,并與現行樁基規范結果進行了比較,得出了相關結論。
采用邊長為0.4m的混凝土方樁模型,樁全長10m,其中入土深度8m,地面以上2m,如圖1所示。樁身采用solid65單元模擬[2],土體采用combin14彈簧單元模擬,樁土接觸問題采用surf154表面效應單元模擬[3]。其中樁身材料屬性如下:彈性模量E=3.25×104MPa,泊松比 μ=0.3,密度 ρ=2700kg/m3。地下土共分4層,性質如下:

圖1 有限元分析模型
第1層埋深0-2m,樁側單位面積摩阻力為4.8kPa,土層水平抗力系數比例常數M值(以下簡稱M值)為2000kN/m4;
第2層埋深2-4m,樁側單位面積摩阻力為16.14kPa,土層M值為4000 kN/m4;
第3層埋深4-6m,樁側單位面積摩阻力為33.78 kPa,土層M值為5000kN/m4;
第4層埋深6m及以下,樁側單位面積摩阻力為40.53kPa,樁端單位面積端阻力為280kPa,土層M值為6000kN/m4。此層為樁端所在持力層。
此時,可利用《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經驗公式預估模型樁的單樁承載力極限值[1]:
豎向承載力極限值:

水平承載力極限值: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樁身的正應力可以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的公式計算[1],如下所示:

式中,N為樁頂豎向力,Aps為樁身橫截面積。
為與規范結果比較,本次模擬依次在樁頂施加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kN的豎向力,得出了樁身最大正應力模擬值。兩種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豎向荷載作用下樁身最大正應力比較
將兩種結果的曲線繪制在圖2 中可知,隨著豎向荷載的增大,樁身正應力的模擬值呈近似線性升高的趨勢,這與規范值的曲線特點是一致的,說明在豎向單樁承載力極限值以內,可以認為樁身尚處于彈性階段。不同的是,在各荷載水平下,應力模擬值均略小于規范值,這是由于規范出于安全考慮,采取了Ψc=0.85的安全系數。在本次模擬中,由應力模擬值和規范值反算出的安全系數位于0.865~0.804之間,且荷載水平越大時所得的安全系數越?。雌话踩?,這也驗證了規范所取系數Ψc=0.85的安全性和適用性。此外在設計過程中,樁頂豎向力都會被控制在單樁承載力特征值以內,彼時的樁身最大正應力與混凝土的受壓承載力比起來要小得多,因此不會成為控制設計的因素。
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的正應力可以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附錄C的公式計算[1],如下所示:
式中,H0為樁頂水平力;DΙΙ為計算參數,可查表C.0.3-5。
取豎向力為零,依次在樁頂施加5、10、15、20、25、30、35、40、45、50kN的水平荷載,模擬出樁身最大正應力值,與規范值一起列入表2,并將表示模擬值與規范值的曲線繪于圖3。

表2 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最大正應力比較

圖3 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最大正應力曲線
與豎向力作用時一樣,在一定范圍的水平力作用下,樁身最大正應力模擬值和規范值均隨著荷載的升高而線性增大。一般情況下,模擬值要比規范值高出30%~45%,例如當V=30kN時,模擬值是規范值的1.432倍。這是由于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混凝土不可避免的開裂,導致有效截面減小,應力增大,而規范按彈性體計算出的樁身應力則偏小。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樁身正應力模擬值比規范值要高出許多,但實際值仍較小,在設計過程中只需要少量配筋即可滿足樁身應力的要求,樁身承載力由樁體水平位移控制。
水平荷載V=50kN作用下,樁身應力分布情況見圖4所示。

圖4 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應力圖
本文通過建立樁-土非線性有限元模型,模擬了在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方樁的應力發展情況,并與現行樁基規范的結果進行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1)在一定范圍的豎向和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應力均隨著荷載強度的增大而線性升高,這一規律與樁基規范的結果是吻合的。
(2)豎向荷載作用下,樁身應力模擬值要小于規范值,但反算得出的安全系數位于0.865~0.804之間,驗證了規范所取安全系數的適用性。此時,只要將外荷載控制在單樁承載力特征值以內,樁身正應力就遠小于混凝土抗壓強度,因此不會成為控制設計的因素。
(3)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應力模擬值普遍比規范值高出30%~45%,說明此時樁體已開裂,規范按彈性體計算的樁身應力偏小。但此時僅需少量配筋即可滿足樁身應力要求,樁身承載力仍由樁體水平位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