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冰
摘要:我國是一個人口基數大,糧食需求量大的國家,因此糧食問題廣泛受到重視。水稻產量正在不斷增加,以此來滿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各地區每年的水稻種植產量都在不斷提高,而要想提高糧食的產量就需要提高農業技術,而這其中的水稻種植的抗病技術是重要技術之一。這就需要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水稻品種,并加強病蟲害的防治,配合科學的種植方式進行水稻種植,從而提高水稻生產的質量以及產量。
關鍵詞:水稻種植;抗病技術;要點分析
高級的抗病蟲害技術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水稻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還能夠長期的控制病蟲害發生,保證水稻的生長健康,從而保證水稻的產量及質量,以此能夠保證糧食的供應以及農民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根據水稻的實際生長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病蟲害抗病技術,并研制出抗病害的新品種,從而降低由于病蟲害而導致的水稻減產以及農民的經濟損失。
1? 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
1.1? 水稻選種以及抗病處理
1.1.1 水稻的選種。在水稻進行選種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水稻的種子的質量,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證水稻的產量。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對于水稻的種植是較為適宜的,但也應當注意到,不同氣候條件之間存在的差異,對于水稻種植的影響。所以要在選擇水稻品種的時候,選擇與當地環境氣候相適宜的水稻品種,這樣才能夠保證水稻的生長,不會受到制約,并能夠保證水稻的產量[1]。在水稻選種環節,采用抗病品種,能夠有效提高水稻種子的抗病性,從而保證水稻日后的生長健康。例如,對于寒冷地區,就應當選擇具有抗寒性能的水稻品種,從而降低水稻因寒冷而導致的減產。
1.1.2 水稻種子的抗病處理技術。在水稻品種選擇完畢后,需要對水稻種子進行藥物浸泡,保證水稻在種植期中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一般來說,采用三環唑浸泡種子24到48小時。此外,對于育種階段的水稻,可以運用雜交技術獲取抗病的新品種,從而實現水稻產量以及質量的提高。
1.2? 水稻的種植管理技術
在種植水稻時,要選擇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從而有效減少病蟲害。例如對于水稻紋枯病的防治,需要觀察水稻的葉片以及莖桿,對種植田地的種植情況進行檢查。請檢查發現雜物后要及時清理,從而保證水稻種植田的水質情況,并減少細菌的滋生。此外,還可以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及水質等具體情況,采用科學密植的方法,有效的防止枯紋病的發生,從而提高水稻的產量。
1.3? 水稻的水肥管理技術
在水稻進行種植的過程當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通過良好的肥水管理,能夠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發生。肥水管理主要是控制肥水中的病菌的滋生,避免病菌對于水稻幼苗生長產生影響,這是肥水管理過程當中的重點同時也是抗病技術的難點。在肥水管理的過程當中,施肥難度較高,既要保證施肥量的控制合理,還需要把控好施肥的時間以及方法,控制氮、磷、鉀的比例,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證水稻發育的良好。在進行施肥過程當中,要控制合理的施肥比例,盡量減少氮肥的用量,科學的添加肥料。插秧前要施足基肥,即全生育期所需氮肥的40%-50%,磷肥的80%或全部,鉀肥的50%-70%。在選擇水稻的肥料時,盡量選擇復合肥,并且要避免在緩秧的時段施加氮肥,避免水稻在生長后期過于旺盛以及抽穗的推遲。在進行水肥管理的過程當中,要采用干濕結合的管理方式,在水稻生長各個階段進行合理的灌溉以及施肥,可以有效遏制病蟲的滋生,是保證水稻健康生長的關鍵因素。此外,還要注意水利設施的建設是否科學合理,從源頭上防止病菌感染。
2? 三大抗病防治技術
2.1? 物理抗病防治技術
在水稻進行種植的過程當中,物理防治技術有十分重要。目前部分水稻種植戶對于種子處理是利用太陽能,通過太陽能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種子的抗寒能力以及抗病害能力,能夠有效的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從而使得水稻產量得到有效提高。還可以在水稻田間放置殺蟲燈,通過照明時的特殊光波來吸引害蟲并統一捕殺。
2.2? 生物抗病防治技術
生物抗病防治技術是近幾年的新型技術。通過植物性殺菌技術,以及光合作用就能夠有效的消滅病蟲,并不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2]。生物防治對于水稻病蟲害的運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引進害蟲天敵,從而消滅害蟲的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在水稻田地中出現了二化螟,就可以通過引進赤眼蜂對其進行殺滅。不僅能夠有效的消滅害蟲,還不會對水稻的生長產生影響。
2.3? 化學抗病防治技術
一般來講,化學防治技術會對于水稻的周邊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要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減少對于化學藥品的應用。如果病蟲害到一定程度,不得不選擇化學技術進行防治時,就盡可能的選擇毒性較低的農藥,并控制好用藥的次數以及用量。此外,農戶在用化學藥品防治病蟲時,需要根據病蟲害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選擇藥物,這樣才能夠保證一定的殺蟲效果,堅決杜絕盲目噴灑化學藥物。除此之外,對于化學藥物的配比,要做到精準精確,從而減少對于環境的傷害[3]。
總而言之,水稻的生產質量以及產量要想得到有效保證,就必須在種植過程當中進行抗病處理,從而有效的防止病蟲害的發生。當出現了病蟲害,就需要立刻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首先需要,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種子,并加強種子的抗病技術處理以及肥水管理工作。通過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保證水稻產量以及質量的雙重提高,并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方輝,廖玲芳.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分析[J].農家科技:中旬刊,2020(1):71.
[2] 趙洪武.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600(7):94.
[3] 劉麗新.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593(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