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磊 孫新杰 岳建順 薛照宇
摘要:近年來,南陽市廣洋大棗棗瘋病發病嚴重,引起棗樹大量減產及至死亡,林業森防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對發病狀況組織了詳細的調查會診,經過論證,提出了一套綜合防控對策。
關鍵詞:棗瘋病;狀況;對策。
南陽市鎮平縣的廣洋大棗是全國名產之一,是河南省的大棗主要產地,在該縣已有2200年的栽培歷史,廣洋大棗以其品質優良、適應性強享譽全國。近年來,由于氣候異常,管理手段落后,經營粗放,致使病蟲害發生嚴重,棗樹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損失。2019年5月,市森防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重點產棗區棗樹發病狀況及原因進行了專項調查。期望通過調查研究,找到了一套有效防控對策。
1? 廣洋大棗生產概況
鎮平縣廣洋大棗主要分布在鎮平縣王崗、高丘、石佛寺等多個鄉鎮,有廣洋園鈴和衍化廣洋園鈴兩個品系。廣洋大棗適應性強,耐熱又耐寒,尤其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瘠薄的石質山或黃土山均可生長,地下水位深達十米以上的黃土地亦可栽培。1981年7月,工商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產錄》中,把廣洋大棗列為中國名產之一。鎮平縣現有棗樹50萬株,年產量50萬kg,是棗產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2? 病害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全面踏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方法。重點對王崗、高丘、石佛寺三個鄉鎮8個棗樹栽植面積較多的行政村棗樹發病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包括調查棗樹生長的立地條件、感病類別、發病株率,受危害程度等,并認真詢問棗農有關棗樹的生產管理方法、經濟收益等情況。這次調查共踏查棗樹面積133.33多hm2,設置樣地50個,調查面積10hm2,詳細調查1000多株,采回病樹樣品30份。
3? 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3.1? 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鎮平縣棗樹發病情況非常嚴重,棗樹枝葉大量干枯,生長普遍衰弱,平均感病株率達到80%以上,重度受害樹木達50%,其中已死亡樹木超過20%,大面積棗樹已減產或絕收。
3.2? 發病原因及傳播途徑
經調查診斷,發現導致棗樹發病及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棗瘋病,土壤干旱瘠薄、管理粗放及葉蟬發生危害是棗園發病嚴重的主要因素。棗瘋病俗稱“公棗樹”,病原為類菌原體Mycoplasma—like Organism,簡稱MLO,是棗樹的毀滅性病害。
棗瘋病可通過嫁接和分根等方式傳播。該病的傳播途徑有:①媒介昆蟲:主要有凹緣菱紋葉蟬、橙帶擬菱紋葉蟬和紅閃小葉蟬等,它們在病樹上吸食后,再取食健樹,健樹就被感染。傳毒媒介昆蟲和病樹同時存在,是該病蔓延的適宜條件。橙帶擬菱紋葉蟬和凹形菱紋葉蟬冬季在松柏樹上越冬,喬遷寄主有桑、構、芝麻等植物。②嫁接:芽接和枝接等均可傳病,接穗或砧木有一方帶病即可使嫁接株發病。經嫁接傳播,病害潛育期在25d至1年以上。③耕作:土地翻耕、更換客土也可傳播發病。④壓棗。感病植株壓條繁殖的苗木也感染傳播該病。
南陽市鎮平縣棗瘋病發生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理粗放,只造不管或重造輕管。長期以來,棗樹品種混雜,自然生長,有棗則收、無棗則丟,基本上處于“望天收”狀態。二是病蟲害防治力度小。近幾年來,雖然開展了防治示范試驗,但是缺乏全面防治,效果差,棗瘋病仍大面積發生危害。三是棗樹樹齡老化。現存大多數是20到30多年以上的棗樹,趨于老齡化階段,抗病力差。四是責任制不完善。生產上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觀點,沒有層層落實,把好管理責任關。五是大棗品質差,價格低,銷售不暢,影響了棗農生產管理的積極性。六是大棗加工技術跟不上,沒有形成產業鏈。豐收年份,主要曬制干棗,只有少部分加工成蜜棗,如遇陰雨天氣,缺乏加工設備,無法曬成干棗,大量爛掉,產銷沒有形成鏈條。七是投入不足。對棗樹的管理,沒有下功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順其自然生長,投入微不足道。
4? 棗瘋病防治對策
4.1? 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棗瘋病的防治工作
政府部門要從農業結構調整、果品加工銷售等方面給予物力、財力支持,各級林業部門應從棗樹的生產、管護以及新品種的引進培育等方面給果農提供技術服務、技術指導,全面提高棗樹的經濟收益,提高果農生產、管理的積極性。
4.2? 采取綜合措施,抓好防治工作,控制發生危害
①農業措施:一是要清除瘋枝,鏟除銷毀無經濟價值的病株。二是選用抗病的酸棗品種作砧木。三是培育無病苗木。即在無棗瘋病的棗園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進行繁殖,以培育無病苗木。四是加強果園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增施農家肥。②藥劑防治:一是在發病初期,用手搖鉆在病樹根莖部鉆孔,于春季棗樹萌芽期或10月間,每株病樹滴注濃度0.1%的四環素藥液500~1000ml。二是在樹干基部或中下部無疤節處兩側各鉆1個孔,深達髓心,兩孔垂直距離10~20cm,用高壓注射器注入含1萬單位的土霉素藥液。樹干圓周徑30cm以上者,用藥液400ml;40cm以上,用600ml;50cm以上,用900ml;60cm以上用1400ml。三是發病初期,按每667m2棗園噴施0.2%的氯化鐵溶液2~3次,隔5~7d噴1次。每次用藥液75kg~100kg。③防治媒介昆蟲:一是每年夏季5月~8月份,每月對棗樹葉面噴灑一次殺蟲藥劑(如滅幼脲、甲維鹽、苯氧威、阿維BT等),殺滅傳播病害的葉蟬。二是在棗園周圍不要種植桑樹、構樹和芝麻,減少葉蟬越冬數量。
參考文獻
[1] 林曉安.河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
[2] 楊建華.山西省棗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山西林業科技,2018(3):57-59.
[3] 楊麗君.政府對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775-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