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健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高速公路正式取消省界收費站,聯網收費系統并入“一張網”運行。然而,預想中的“喜大普奔”并沒有出現,收費站擁堵、費用上升、扣費無顯示等相關負面信息接踵而來,一時間“撤站工作”成為輿論熱點。
在魚龍混雜的輿論環境下,輿論引導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維護黨中央作出的這項重大決策,也有利于交通運輸行業長遠發展。為此,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迅速響應,根據現有情況,通過建立專項小組、發布會、新媒體矩陣、講好撤站好故事等一系列手段,努力為撤站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保障撤站后續工作的順暢實施。
撤站初期輿情現狀情況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速公路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在現有14.96萬公里高速公路中,收費高速公路13.79萬公里,占比為96.7%。按照國務院的部署,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487個省界收費站全部按期取消,我國高速公路發展史上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然而,在撤站初期,關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客觀報道、理性評價的聲音是主流輿論。但也有個別媒體對收費系統運行不穩定、收費金額異常等問題進行片面報道,經網絡傳播后引發大量閱讀、評論,形成網絡輿論熱點。個別問題、局部輿情極有可能被網絡傳播、放大,升級為影響全局、覆蓋全網的熱點敏感話題。如新民晚報刊發的《救護車沒裝ETC也要交過路費?》、南方都市報《很多走ETC通道的司機都懵了》、新民晚報《九問高速公路收費:是“變相漲價”還是“個別感受”?》等諸多質疑輿論不絕于耳,嚴重影響了撤站工作的推進及主管部門的政府形象。
究其原因,具體歸結為以下幾項:貨車收費方式變化及收費費率調整,可能存在個體(空載貨車)通行費增加的現象,引起投訴和現場征繳矛盾;綠色鮮活農產品車輛不知情、不會用預約查驗系統,未提前辦理ETC或使用不當影響優惠免費通行;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未提前辦理專用ETC,不知情、不會用而導致無法享受原有優惠;因為系統運行不穩定問題及清分結算、通訊網絡、門架系統、收費站系統等出現故障,造成通行費損失和收費站交通擁堵,引發公眾質疑由于ETC用戶規模大幅擴大,在運營管理、業務處理方面不能及時提供到位服務,引起投訴。
上述輿情問題對輿論引導工作提出了要求-必須發揮新聞宣傳中的正向輿論引導作用,在做好實際工作、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堅持問題導向,確保撤站工作不形成輿論漩渦。
營造正向輿論氛圍的有效舉措
針對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后出現的輿論問題,交通行業主管部門主動作為,在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全行業合力共為,認真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給撤站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多場新聞發布會,穩住輿論基本盤相關統計顯示,自2019年5月撤站工作啟動以來,交通運輸部共參加國務院新聞辦及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22場,組織例行新聞發布會11場,召開多場熱點講壇和媒體通氣會,系統、全面介紹撤站工作進展及成效,回應社會關切,引導輿論預期。
2020年5月,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央廣會客廳》采訪;相關領導出席國新辦交通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撤站工作,回應撤站熱點。
此外,交通主管部門還與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臺等中央媒體密切溝通,共同策劃相關選題,如人民日報刊發《三問高速公路收費》,新華社刊發《高速公路恢復收費一周后,系統運行如何?》,中國交通報開設《撤站攻堅進行時》等專欄,發揮輿論風向標作用。
善用新媒體矩陣,傳播交通主流聲音
為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保障撤站工作順利開展,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創新方式方法,通過小視頻、動漫、H5等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傳,營造網絡輿論氛圍。
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讓交通主流聲音傳遞得更遠、覆蓋更廣泛、影響更深遠。據統計,交通運輸部快手賬號共組織了9場以“高速公路保通保暢、提升服務”為主題的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5億。交通運輸部微信共發布近700條信息,平均每條閱讀量3.6萬人次,官方微博發博文3000余篇,中國交通報刊發全國各地與撤站相關的新聞近千篇。
在多種新媒體方式的推動下,撤站相關工作得到良好解讀,輿論氛圍日趨好轉,爭取公眾理解支持,合理引導預期,負面輿情逐步被交通人攻堅克難的干勁兒與堅韌不拔的敬業精神所代替,輿情形勢向好發展。
挖掘優秀人物典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2020年初,一位浙江姑娘“變臉”的視頻忽然火了。這是@浙江交通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的小視頻一“義東高速收費站收
費員被司機罵哭仍微笑服務”獲得了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領導的重要批示:義東高速福田收費站收費員斯凡華同志把委屈留給自己、用微笑面對駕乘人員,值得點贊!這一則視頻的播放量一度超過15億次。
視頻里的小姐姐站在高速收費崗亭內,前一秒還滿臉委屈地抹著眼淚,后一秒卻又展開笑臉,以最美的笑容迎接過往的司機和乘客。@浙江交通配文稱:“看到她笑的那一刻,我心疼了!”
原來一些駕駛員不了解新政策,這一天工作人員已經被罵了許多回,雖然情緒有些失控,但短暫調整后又微笑回到崗位上。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因此交通部門在撤站期間對這些事件進行了宣傳報道,讓更多公眾理解撤站工作的不易,還大力宣傳培樹撤站工作先進典型,推薦3位撤站相關同志當選“2019年感動交通年度人物”。在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以及抗擊疫情表彰中,推薦撤站相關工作同志參評。在中國交通報等媒體刊發“蕉蘊平”系列評論文章以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上,多種渠道開展宣傳報道,大力宣傳各地涌現的感人事跡,發揮激勵作用。
撤站中輿論引導對行業的促進作用
心中有信,方能行遠。為營造良好的撤站輿論氛圍,交通部門全體在行動著,也通過實踐證明正向的輿論環境,不僅有利于公眾對該工作的理解,還有助于推動撤站工作的長遠發展。
由“不理解”變為“理解”,輿論環境逐步向好
與撤站初期輿論在風口浪尖相比,在經歷了一系列宣傳普及工作后,負面輿論逐步減少,廣泛凝聚行業共識,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創造良好輿論環境,形成了有利于推動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輿論氛圍。
營造良好氛圍,助力ETC快速推廣
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地交通部門發動全行業在“車、船、機、路、港、站”張貼、刊播撤站相關標語、宣傳畫,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做好現場宣講,發動各地深入社區、廠區宣傳解讀撤站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ETC系統得到順利推廣,獲得2.11億ETC用戶的廣泛支持,不僅為撤站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證實了新聞宣傳工作發揮的正向輿論效果。
增強社會影響力,提升路網運行效率
隨著撤站工作的進一步推進,ETC的順利推廣,路網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具體表現為:省界擁堵現象有效緩解,省界擁堵路段通行效率顯著提高。以北京為例,撤站后出京通道平均速度同比上升10%左右;ETC推廣普及提高了收費站通行效率,減少了車輛由于頻繁加減速、排隊等候、停車交費所帶來的車輛延誤。同時,ETC技術為加快5G、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行業內的集成創新與應用創造了條件。
綜上所述,為撤站攻堅行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不僅有助于開展公路數字化、精細化服務,還可以推動交通新基建戰略實施打造堅實的基礎。通過盤活路域資源加快與電商物流、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做大交通領域“云、大、物、智、移”產業生態,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切實落實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強了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進了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