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荷蘭成為全球第一個沒有流浪狗的國家。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荷蘭全國人口約為1740萬,寵物狗就有170萬只,與人口的比例是1∶10,難怪荷蘭人總愛自夸:“我們是愛狗的民族。”荷蘭是一個多森林國家,如果在林中散步碰到當地人,大部分人會牽著一只狗。走在路上,總會看到許多人的自行車前車筐里放著一只小狗,或者在車后的“小包廂”里拖著一只狗。
針對民眾特別喜歡養狗的實際情況,荷蘭議會在1962年通過《動物保護法案》,并將保護動物上升到法律層面。為更好實施法律,政府還于2011年成立了一支由200多人組成的動物警察隊伍,專門維護動物的合法權益。
2018年1月,海牙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暴風雪,一家主人去上班,傍晚才會回來。早上出門時,竟將小狗鎖在3樓陽臺上,急得小狗高聲狂叫。鄰居聽到小狗的叫聲后,撥打了144動物保護專線報警。動物警察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并調來一輛消防車,經過半個小時的努力,小狗終于被營救下來。小狗的主人因為“對狗疏于照顧”而被罰款150歐元。同時,動物警察還對虐待動物的行為予以打擊,一旦接到舉報,經調查核實后,按照《動物保護法案》最高可判3年監禁,罰款1.6萬歐元。曾有一名男子出于好奇,給自己家的小狗灌酒喝,導致其深度昏迷,雖經搶救僥幸活了下來,但這名男子還是被判處半年監禁,罰款800歐元。
在荷蘭,主人可以帶寵物狗進咖啡館和餐廳,還享受免費或以優惠價格乘坐公共交通。前提是,主人必須將寵物狗放在安全的籠子里,或者拴在專門指定的地方,當然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當然,寵物狗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養的。首先,主人須在6個星期內到市政廳注冊登記,超過這個期限,輕者被罰款,重者狗被沒收。工作人員還定期上門檢查寵物狗是否登記注冊,做了登記的人家,工作人員會將一個帶芯片的專用牌放在狗的頸圈里,以備隨時檢查之用。其次,無論誰養狗都要繳納稅款。稅款是按養狗的數量多少繳納,多養多繳,即使狗不出門,也要繳稅。對于收入少的家庭,政府還給予免稅照顧,但最多只能免1次。至于給狗買不買保險,由主人自定,但大部分人都會為狗買保險,以防萬一發生意外,也好有個兜底的辦法。
為保證民眾安全,政府不僅會定期為所有寵物狗注射疫苗,還出臺關于遛狗的法規:遛狗時,首先要拴狗繩,其次要觀察哪些地方可以遛狗,哪些地方是禁區,尤其不可以在人員密集的地方遛狗,一旦違反規定,重者要被監禁,輕者要被罰款或在社區無償勞動一周。同時還規定,主人必須隨身攜帶紙袋、塑料袋或小鏟以清理狗糞;對于脾氣暴躁的狗,還必須使用短繩以及佩戴嘴套。許多海灘還規定,每年9月底到次年4月才允許寵物狗光顧,夏季要到晚上7點以后才可以遛狗,如有違反,不僅會被重罰,主人還極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單,永久不得光顧海灘。
荷蘭是首個沒有流浪狗的國家,而且也消滅了狂犬病。該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摘自《做人與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