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的公路經過一系列的改造建設,通村的公路較以往平坦且順暢。但是在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求的同時也留下了一些安全隱患。據不完全統計,在農村的公路交通死亡事故中,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五。同時因資金不足與認識偏差等原因,農村的公路常常以建設后能通車為主要作用,對于后續的安全管理重視不夠,存在許多交通安全隱患。因此,本文就農村公路目前的現狀進行簡單分析,再對具體的問題對策做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通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對策
通村公路是指鄉鎮村或者村與村之間的連接公路,公路直接深入到農村的內部,為我國的廣大農民提供各種生活服務。方面了農村的發展交流,農村公路也是我國公路網的重要組成。近幾年來,我國農村的公路建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各省市也統一以村村通為建設發展目標,開展了相應的大范圍通村的公路建設工作,全國的農村路網規模逐漸擴大[1]。與此同時,通村公路也有著許多內在管理及安全隱患問題,在規模逐漸擴大的同時,又同時面臨著諸多的安全挑戰。
1? 我國目前通村公路交通現狀
我國現在的農村人口占據總人口的一多半以上,農村公路現在正在處于蓬勃向上發展階段,及時對通村公路進行交通安全評價是很有必要的。在當前通村公路的發展中,并沒有具體的確定性的評定模式和標準,較多的安全改善工作都是在事故發生以后才判斷的,沒有一定的科學理論依。
農村公路上總體體現出交通的意外事故數量逐漸降低,總死亡人數在不斷減少的發展趨勢。從以往的交通事故意外情況分析,農村的公路意外事故大多數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主要有:非法載人以及酒駕、違章行駛等原因。大多數都是存有僥幸心理。
對于我國現在目前的公路里程數來講,有些老舊的設計不合理的公路依舊存在,因此公路的里程數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通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問題。雖然對此我國可能會對已建好的公路進行安全改善措施,但是在具體實施方面還有待加強,風險依舊存在[2]。
2? 我國目前通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分析
2.1? 人為因素
近些年隨著我國整體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轎車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增多,這不僅僅在城市中造成了交通堵塞等問題。在農村道路上,也涌現了很多馬路殺手。對于新手司機缺少行車經驗及安全意識,老司機在行駛中追求速度與刺激,尤其是在農村公路上,人煙稀少且道路較通暢的路段,更是給周邊的村民出行帶來了交通隱患。
在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因農民長期都在農村居住,一般文化水平較低,并且老年人較多,在交通安全意識方面較為欠缺,甚至在一些交通管理不嚴格的村路上存在著無證駕駛等情況。這對周邊的村民出行帶來了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利于農村公路的建設和發展。
2.2? 車輛因素
在我國城市中,對于一些車輛的種類是嚴格的限制出行時間的,但是在通村公路上的通行車輛種類較多且類型較為復雜,通村公路的建設一般都是雙向的兩車單車道,無論是什么種類的車輛都在此公路上行駛。并且在車速上不能控制及時,在行駛的過程中,有超車、途徑村落、同向的車兩并行等情況,對此來不及及時減速,大大的增加了交通隱患,也為村民的出行帶來了不變。
2.3? 公路建設方面
我國的公路建設一般都是通過對當地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地址因素以及水文條件等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公路的規劃和設計。但是,對于通村路段的特殊安全性考慮不周,一般來講,通村公路的設計建設要根據地理因素和經濟條件的充分考量,在設計中要盡量減少一些涵洞以及架橋等。在運營的過程中也考慮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對于建設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的修改,以避免在建設中發生不必要的安全問題。
2.4? 環境因素
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在夏季雨水較多,冬季寒冷路面積雪較多。很多地區的通村公路沒有相對應的排水系統,對此如果遭遇到雨雪等特殊惡劣的天氣時,從而影響了通村公路的正常使用。據不完全統計,陰雨天氣的交通事故發生幾率約是晴天的八倍左右,依據路面與車輛的相互作用原理,雨天會對道路的表面形成一層路表水膜,這是威脅交通安全的關鍵性因素。在冬季,通村公路路面容易結冰,對于結冰的路面不具備抗滑等性能,威脅村民的安全出行。
3? 針對提高通村公路安全性具體措施
3.1? 提高對交通安全知識的普及
對于目前我國農村的村民交通意識淡薄與交通規則的缺失,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請有關部門采取相應的措施給予適當培訓或者普及,定期舉辦交通安全的教育知識宣講等活動,以強化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識[3]。
3.2? 采用獨特的通村公路的路面設計
結合對通村路段的交通安全性考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通村路段設計采用彩色的瀝青路面或者水泥路面。彩色路面綠色環保,并且無毒減少污染成本相對來說較低。重要的是彩色路面可以通過不同的花紋及字體符號等特殊標識給村民及車主警示作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3.3? 健全通村公路的非機動車道建設
在我國,受環境及地理條件影響,通村公路上非機動車道的設置很少。而在我國農村出行方式主要是電動車或者摩托車,因此,可以在建設通村公路時,將非機動車道設置其中,減少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相互干擾,從而滿足農村人口出行的安全性,提高通村公路的利用價值[4]。
4?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通村公路的安全性也是實現我國四好農村路的必要條件之一。其中,通過總結通村公路的安全隱患,減少通村公路意外事故的發生,因此要做好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普及,并且設置必要的非機動車道,從而提高我國通村公路的安全性,發揮其重要的交通運輸作用。
參考文獻
[1] 曾誠.通村公路交通安全性分析與探討[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19(1):50-52.
[2] 賴建坤.農村公路管理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9(10):131-132.
[3] 張彩麗.農村道路養護管理方式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20(1):217.
[4] 王曉梅.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經濟適用性分析[J].投資與創業,2018(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