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我為群眾辦實事”重在實打實
7月30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江津區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暫停營業。
九龍坡區錦龍路南側的花枝農貿批發市場擔負起中心城區嘉陵江以南多個區的超市、農貿市場蔬果供應重任。僅一周時間,花枝農貿批發市場車輛進出量已增加至日均4000多臺次,較正常時期增長3倍以上。
為守護百姓“菜籃子”,九龍坡區公安分局聯合市交巡警總隊推出系列保暢舉措,確保民生物資應急運輸車輛順暢通行。而這,只是重慶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史學習教育要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要求,集中辦好人口“一老一小”、住房“一舊一危”、就業“一生一困”、交通“一堵一安”等“八個一”方面的民生實事,有力有序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八個一”方面的民生實事是實打實的,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了。當下,全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已全面鋪開、逐步深入。各部門各區縣集中實施一批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生項目,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圍繞身邊人身邊事辦實事。
為了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我市出臺了50條政策措施。同時,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積極構建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著力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的突出問題。
改善居住環境是群眾的迫切愿望。近年來,重慶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發展工程來推進實施。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831個、棚戶區2萬戶,目前已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要求。
面對國企職工安置壓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交織,今年重慶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截至6月底,全市24.2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高于去年同期14個百分點。上半年,重慶幫扶城鎮大齡失業人員、低保家庭人員等困難人員就業6.8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的85.1%。
為確保群眾暢通出行和道路交通安全,今年以來,重慶加強智慧交通建設,實施路網暢通工程,嚴格交通執法,科學統籌停車資源,進一步提高道路通行力。
……
有所為,有作為。今年以來,我市先后制定15件全市重點民生實事、36個市級層面重點民生項目、20條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工作措施,各區縣擬辦實事2000余件,鄉鎮擬辦實事26000余件,市級部門、高校、國有企業擬辦實事6000余件。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圍繞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市各行各業結合各自實際,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落實。
總體來看,我市辦實事大部分任務超過計劃進度,有些甚至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其余事項也基本達到了既定目標。
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目前,全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穩步提升。
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強化公仆意識、為民情懷,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員領導干部表率作用,目的只有一個: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給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奮力譜寫重慶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