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蠲
假如我是一個孩子的家長,我會希望孩子上什么樣的幼兒園?
那首先園所硬件條件要好,設施要好,師資一流,保育教育理念先進。優質、普惠,還得近,步行可達。
群眾電話來訪是這么表達的,作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我們也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著的。
2020年1月,高新區剛剛接手直管園社會事務。作為剛組建的部門,公共服務局正招兵買馬組建隊伍的時候,市政府和市教委來了任務: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100%、公辦率50%、普惠率80%。
我們從各個渠道得知,一些片區由于普惠性幼兒園學位太少,家長們要么選擇就近的高價幼兒園,要么把孩子送到更遠的地方就讀。家長們在來電來訪中,無不渴求增設普惠性幼兒園學位。“入園難、入園貴”,這句話不僅僅只是文件上的6個字,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改變現狀迫在眉睫。
作為高新區公共服務局的學前教育工作人員,我趕緊清點“家底”:35所待治理幼兒園、公辦在園幼兒占比28.6%、普惠在園幼兒占比68%。而我們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年。
“‘轉普吧!”我們對幼兒園做工作,可辦園方都面露難色。其實我也很理解他們,知道他們的難處——股東的投入、房租、運行、品質、師資,壓力重重。
國家的政策、上級的任務、群眾的需求、幼兒園的抗拒,像一座大山,橫亙在我們面前。
高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我們局成立專門班子,各部門通力協作,市教委更是不遺余力幫忙指導,上下一心,我們都拼了。我們教育管理科人手緊張,在最后沖刺的階段里,我們開了4次部門協調會、7次政策宣講會,分頭約談了20所幼兒園、7家開發商,平均每個人每天要談4次,累計單獨約談了200多次。最高峰的時候,來我們工位的人絡繹不絕。在工作推進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曾陷入過焦慮,也感到過迷茫和無助,但只要有一點可能,我們都全力以赴。
談判艱難進行,要讓幼兒園明白“轉普”是大勢所趨,又要“一園一策”給幼兒園想辦法,解決他們轉普的困難。要對開發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又要趕緊把回購回收的各個環節協調好,一旦簽約,馬上走付款、過戶流程。周一到周五約談幼兒園、開發商,協調各部門,工作日下班后和周六周日就加班做報表、寫材料、做資料。就這樣不顧一切忙了幾個月,終于慢慢迎來了曙光。不想“轉普”的幼兒園思想松動了,不想賣場地的開發商簽約了,甚至曾經特別頑固、拒不溝通的幼兒園,主動打電話來說要“轉普”了。
“現在幼兒園學費降了好多,太謝謝你們了!”“我們從陳家橋轉回到家門口來上幼兒園,現在孩子終于不用起那么早了?!比罕婇_心的心情在電話里傳遞。還有的群眾寫了圖文并茂的數千字感謝信,送來了鮮紅的錦旗表達感謝。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從心里涌出一股甜來,就像小時候作業寫得好,在班上被老師點名表揚,有點驕傲,有點害羞,還有點“下次我還會做得更好”的躊躇滿志。
群眾的認可,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鼓勵。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們繼續投入到擴大普及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惠及面,提升幼兒園保育保教質量上。
我心里時常問自己: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出發時的目標、誓言和承諾。作為基層工作人員,我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所想,急民所急,朝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方向不懈努力。只要初心在,所有付出與努力都覺得美好。
(作者單位系重慶市高新區公共服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