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凰言 冉開梅
“幫扶6.8萬名困難人員就業,籌集政策性崗位5.4萬個,舉辦招聘活動1000余場次,向困難人員多渠道發布就業崗位10萬余個,通過公益性崗位新安置就業人員8826人……”在7月21日舉行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辛介紹了重慶市促進就業的有關情況。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開展了“就業優先富民行動、社會保障惠民行動、人才人事利民行動、權益保障護民行動、人社快辦便民行動”五大行動首批30項具體民生實事,不斷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力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人民群眾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
直播送“崗”
每周五下午,重慶市人力資源產業園的直播間里,都會開展一場“直播招聘”。
只見七八家企事業單位的招聘人員化身主播“直播帶崗”,以短視頻展示工作環境,在線解答求職人員疑問,還有老員工“現身說法”暢談工作感受……依托重慶人社部門推出的智能就業平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還可在線上完成簡歷投遞、遠程面試、電子合同簽訂等求職招聘全流程。
“‘直播帶崗、在線答疑,相比傳統的招聘方式具有更強的互動性,讓我們對目標企業有更直觀的了解。”重慶三峽學院畢業生王江林觀看直播后,對“江小白”酒業的UI設計師一職產生興趣,隨即投遞簡歷,最終順利入職。
不只求職者,“直播招聘”也引得企業競相“試水”。順豐速運重慶公司通過這種招聘方式補員千余人,計劃追加“直播招聘”崗位。“‘直播可生動展示企業情況及職位詳情,精準觸達目標求職者,降低了招聘成本,提升了招聘效率。”該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王志鵬說。
今年1—7月,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開展網絡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務30場,198家企事業單位攜22680個職位做客直播間,另有3萬余家用人單位提供128萬個崗位同步開展線上招聘,累計吸引1125萬人次在線參與,實現就業7.38萬人。
“直播等線上招聘方式契合了供需雙方需求,企業可以‘直播帶崗,精準觸達求職者;求職者也更加省心、安心,線上即可完成招聘程序。”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職業培訓
4月26日,重慶市“‘網約配送員新職業培訓班”開課。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培訓班,圍繞“網約配送員”工種,采用“線上+線下”、“理論+實操”模式,面向“快遞小哥”開展新職業培訓5000人次左右。首期共有95名“快遞小哥”參加培訓。
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快遞員?“快遞員首先要注意3個基本的服務禮儀,即微笑服務、禮貌用語、道別感謝。”本次培訓班試點合作企業順豐速運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聯介紹,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快遞員作業安全操作”、“快件內部處理技巧”、“快遞員服務禮儀及服務規范演練”、“突發異常情況緊急處理”等快遞專業知識與實用技能。同時,他還將職業道德、工匠精神、質量意識等內容貫穿培訓全過程。
“對于我們‘快遞小哥,這種培訓很有意義。”今年39歲的任啟應從2008年開始從事快遞行業,其間遇到很多讓他頭痛的情況,“比如本來要送貨上門,但有些客戶不在家,又不能隨便放在家門口,這種情況貨物究竟該如何處理?這就需要有標準流程告訴我們怎么做。”任啟應說。
截至7月底,2021年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各項培訓超30萬人次。
“此次培訓是市人力社保局用實際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培訓,一方面能夠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題,享受培訓優惠政策,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快遞小哥工作技能,促進其穩定就業。同時,市人力社保局還將結合項目試點,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新就業形態的技能提升和就業促進工作模式。”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李為民介紹,“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將根據工作開展情況,擴大試點合作企業范圍,結合企業需求開展相關工種培訓,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優惠政策惠及到更多新就業形態的重點群體中。”
在線庭審
“申請人,從你提交的證據來看,是總共得到4次工資,對嗎?”
“被申請人,申請人的工種是什么,你清楚嗎?”
……
5月28日,在位于重慶高新區政務服務和社會事務中心的重慶高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隨著仲裁員一句句的詢問,我市首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云庭審”正式開庭。
據介紹,此次案件是工傷員工王某與單位產生的關于解除勞動關系和相關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
2020年6月12日,申請人王某在被申請人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重慶高新區某項目工地工作時受傷,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為工傷,傷殘等級鑒定為十級,無生活自理障礙。因與被申請人就工傷保險相關的待遇問題存在爭議,王某于2021年4月16日向重慶高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提起了仲裁申請。經仲裁院審核后,于當月20日受理立案。由于申請人現居住于南岸區茶園,被申請人實際經營地位于渝中區,均距離較遠,故向重慶高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申請了線上庭審。
庭審現場,除了坐著仲裁員、書記員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委托代理人席上,并沒有人出席。與慣常的開庭審理不同,仲裁員、書記員都戴著耳機,而在他們的不遠處,一臺裝著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正在全程記錄“云庭審”的過程。
當天,仲裁員、書記員、申請人王某的委托代理人以及被申請人的法務代表,通過線上的方式,完成了此次庭審。
“線上庭審很方便,不用為了開庭專門趕過來,節約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申請人王某在庭審結束后表示。
被申請人的法務代表孫某也表示很滿意。他說,過去,仲裁庭審只能在現場進行,在筆錄上簽字只能現場手寫簽名。現在,通過整套新系統,這一過程可以在線上實現,大大方便了交通不便或是行動不便的當事人、代理人,且庭審過程在網絡系統中全程記錄,便于過程監管。
今年上半年,重慶市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9438件,仲裁當期審結案件14966件,調解結案8235件,通過仲裁裁決結案4531件,其中一裁終局1819件。
“線上開庭”切實降低了勞動者和企業勞動人事爭議化解成本,實現勞動維權“少跑腿”。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工作實際,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