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內容,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
今天,我們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能量和動力,繼續發揚延安精神中先進的群眾意識,繼續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
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確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政治方向,成千上萬革命者拋棄優越的物質生活環境,從國民黨統治區義無反顧地奔赴延安,投身救國救亡的洪流。這說明我們黨的正確政治主張贏得了民心。
在社會觀念日益多元化、社會思潮相互交織交鋒的今天,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對我們堅定理想信念,鞏固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深刻領悟延安精神,牢固樹立遠大理想,補足精神之“鈣”,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確保始終站穩政治立場,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延安精神的內核。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開展整風運動,摒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形成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今天,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就要用延安精神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方法論指導實踐,使自己從事的工作具有時代性、規律性、創造性。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必須樹立世界眼光,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把握時代脈搏,把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和當代中國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和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大膽探索、擔當作為,積極投身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延安時期,是黨正確處理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構建密切的黨群關系的重要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群眾路線,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打敗日本侵略者實現民族獨立,為爭取人民解放、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天,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必須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務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的諄諄告誡,務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理念,務必承擔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標志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斗了13個春秋。在那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里,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面對抗日戰爭開始時敵強我弱的態勢和相持階段極為艱苦的環境,面對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黨中央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邊區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從黨中央領導到普通戰士,都積極投入生產。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幫助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渡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
今天,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要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帶頭埋頭苦干,見困難不退縮,見問題不推脫,見矛盾不躲避,認真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要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學習延安時期共產黨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飯、艱苦樸素的優秀品質;要清正廉潔、永葆本色,重現陜甘寧邊區“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所強調的:“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我們學習延安精神,要從中汲取磅礴力量,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心里始終裝著人民,永遠跟黨走,這才是對延安精神最好的傳承和發揚。
(作者系重慶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