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輝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趨向于新常態化發展,森林資源成為生態文明工程建設重要內容。森林防火是森林資源保護基礎,在當前背景下也應做好森林防火預防工作,不斷增強森林防火預防效果。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提出森林火災危害,闡述森林防火預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森林防火;預防工作
森林資源在我國資源結構組成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可直接影響到生態系統均衡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在社會發展新常態趨勢下,為從根本上提升森林防火水平,需引進更加先進的防火技術,制定出科學專項的森林火災預防方案,保障森林防火預防工作穩定有序開展。
1? 森林防火預防工作現狀與危害
1.1? 森林防火預防工作現狀
當前我國針對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頒布了更加成熟的條例,各林業地區紛紛在森林防火預防中加大了投入力度,收獲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但由于植樹造林覆蓋面擴大、幼林火災隱患問題更高,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面臨著更大挑戰,需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完善防火預防工作內容,進一步增強防火預防工作效果[3]。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森林防火預防工作更易受到地區經濟發展制約等問題影響,開展難度較大,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森林火災預防工作處理難度較大。現行森林條例對肇事人員的處理標準不夠嚴格,難以對群眾起到震懾力作用,使一些不法分子出現僥幸心理,做出偷罰盜伐甚至是故意縱火等行為;另一方面,隨封山育林力度增強、植樹造林面積不斷擴大,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面更寬,切實增加了后期防火預防工作的執行難度。不僅如此,由于受到當地經費不足問題影響,森林防火隊伍沒有走向正規化,專業化,相應的現代化森林防火設施尚未在全國林區內得到廣泛普及。部分地區森林防火基礎設施較為簡陋,甚至缺乏專門的森林防火通道、火災撲救隊員數量嚴重不足,一大大面積森林火災發生,火情難以得到及時控制,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大。
1.2? 森林火災危害
相較于發生在城區內部的普通火災而言,森林火災破壞力更大,能夠造成的人員與經濟損失更為嚴重。大規模森林火災出現,不僅可燒死植物,還破壞了植被層結果,約有50年才能恢復到火災前土壤表層狀態。同時,火災還能夠傷害到植物自身的植物機能,使植物抗病蟲害能力大幅度減弱,森林資源凈化水源及空氣、保護生態多樣化等功能被破壞。森林火災還會引發其他如山體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災害出現,如果在火災發生時出現大風天氣,也會對林區居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嚴重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
2? 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開展重要意義
2.1? 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國土資源遼闊、人口基數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各方面能源需求量日漸增加,森林資源覆蓋面積銳減。因樹木總量減少,空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無法被轉化為氧氣,周圍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1]。不僅如此,由于部分地區忽視森林防火工作,導致火災問題經常出現,使本就稀缺的森林資源再次受到重大打擊。通過加強森林防火預防管控力度,可以細致分析出存在于森林內部的火災隱患問題,針對此些問題制定出前期預防對策,減少森林火災發生幾率,對保護周邊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2.2? 促進林業建設
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矛盾日漸加劇,國家及有關部門對林業建設工作的給予了高度重視。強調林業發展應當以提升森林資源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做好森林防火預防工作為主,不斷擴大森林覆蓋面,為林業發展帶來更高經濟效益。森林防火預防工作是當前林業發展重要內容,森林防火預防效果可直接影響到林業建設水平,需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3? 推動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城市規模日漸擴大使生態平衡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經過統計可得,因森林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數以億計,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不可彌補[2]。為確保林業經濟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需采用更加科學的管理機制,及時發現與預防森林火災發生幾率,防止因森林火災對林業經濟發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3? 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開展要點
3.1?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預防法規制度
當前針對森林資源保護與專項森林防火預防的法律法規依然不夠完善,需要針對森林防火預防新要求,對法規制度內容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4]。針對地區地形條件、林業發展需求,建立起專項森林防火預防機制,確保該機制能夠在指導相關工作人員有序開展森林防火預防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為從根本上提升森林防火預防效果,需要將森林防火預防工作上升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高度,要求將森林防火預防作為相關管理部門關注重點,在森林防火預防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應用科學方式,增強社會大眾森林防火預防意識,深層次開展我在預防工作,切實增強森林防火預防工作執行效果。
制定出更加合理嚴格的森林火災問責機制,要求在森林火災事故發生后,應當及時調查火災事故原因,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處理事故責任人,并由此對群眾展開防火教育,力爭在林區內部營造出進到防火預防工作范圍。同時,為最大限度規避森林火災事故發生,相關森林防火負責人及管理部門也需要不斷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及優化森林火災預防工作內容。
注重建立起專項森林火災預防機構,為開展綜合預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森林防火預防具有較強社會性特征,不僅要依靠相關林業部門,還應當與各級政府進行信息聯系,通過設置專業的森林防火機構,能夠有效落實各城鎮以及鄰居管理者的職責,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指導森林火災預防工作有序開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保護森林資源。
3.2? 增強森林資源利用管控力度
現階段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主要手段為限額采伐,通過嚴格規劃地區樹木采伐數量,在保障林區發展經濟效益的同時,增強林業發展生態效應。注重將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與森林防火預防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認真審核森林資源,采伐數量與采伐方式,派遣專業森林防火人員跟隨采伐隊伍管理現場,防止在采伐過程中出現違規操作或者能夠引起火災問題的不當行為,在保障森林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控制森林內火災問題出現。
3.3? 建立森林防火預防監測基地
現階段林區發展呈現出面積不斷擴大、防火預防執行難度增強等特征,為從根本上提升森林防火預防效果,確保森林防火預防管理工作朝向現代化發展,需要建立起森林防火預防監測基地,設計出林區野外監控系統[5]。全面收集與分析關于林區防火預防工作的各類信息,發現在防火預防工作期間存在的漏洞問題,不斷優化發貨預防工作內容。
3.4? 加大森林防火預防工作宣傳力度
引發森林火災的多數原因為人員違規用火行為,因此為切實增強森林防火預防效果,提升森林防火預防工作執行力度,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做好防火預防宣傳工作。利用廣大群眾獲取信息的各類途徑,如電視、網絡等宣傳配合森林防火預防工作的重要性,確保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到森林防火預防工作中,承擔起防火監管職責。森林公安部門也需積極推進辦案力度,利用各類公辦與工程案例強化群眾法制意識,穩定推動森林防火預防工作開展。
3.5? 構建專業森林防火隊伍
森林防火預防隊伍的專業性可直接影響森林防火預防效果,因此需相關管理部門加強森林防火隊伍管控力度,從根本上提升森林防火人員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力爭構建提高素質、專業執法隊伍。培養專業森林防火預防隊伍期間,需要增強防火預防隊員的執法意識與責任意識,確保防火預防人員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精通業務,作風正派。根據林區森林防火預防工作實際要求,加大執法人員管理力度,形成嚴格的內外約束管理機制,嚴肅處理以權謀私的行為。維護森林防火預防隊伍工作環境,確保執法隊伍穩定。切實發揮出群眾監督作用,對執法隊伍的執法環節進行實施及管控,鼓勵群眾積極向管理部門反映指法上的問題,確保森林防火預防工作有序開展。要求防火預防人員應當掌握更加先進的火災監測技術,積極學習火災監測設施操作技能。
4? 結語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日漸深入,為切實提升森林防火預防水平,從根源處控制森林火災隱患問題,需要細致分析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面臨的復雜環境,建立健全林業防火預防管理措施,構建起信息化、智能化森林防火管控平臺,確保森林資源能夠得到科學全面監管。
參考文獻
[1] 黃育光.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森林火災預防工作[J].山西農經,2015(3):27-28.
[2] 周金中.在2016年全省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J].河北林業,2016(10):6-11.
[3] 蔡永新.森林火災防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浙江省麗水市為例[D].湘潭大學,2018.
[4] 朱湯軍.森林火災預警與預防工作探討——以杭州市西湖區為例[J].浙江林業科技,2007(3):57-61.
[5] 王強.國有林場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災撲救措施分析[J].現代園藝,2019(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