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蕊
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之一,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但是在進行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玉米病蟲害的危害,造成玉米出現產量降低質量下降等問題,嚴重的影響廣大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隨著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本文通過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所遇見的病蟲害情況進行分析,通過采取相應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防治,為當前的玉米種植提供一定的病蟲害防治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防治技術
在我國的農業發展過程中,玉米種植對我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玉米在醫藥領域和工業領域都有進行使用。近些年來,隨著市場對玉米的需要不斷增加,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也在不斷的擴大。但是,在種植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一些病蟲害的危害,對玉米的生長造成嚴重的破壞及影響,因此,需要及時地了解玉米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及相關規律,合理的掌握相關的防治方法,切實的提高玉米產量及質量,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1? 玉米常見的病害
1.1? 玉米黑穗病
玉米黑穗病是種植玉米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當玉米發病時會出現黑色的米穗,對玉米結束的危害非常大。如果玉米受到黑穗病的危害,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玉米穗兒會遭到嚴重的破壞,造成玉米授粉困難,玉米果實生長緩慢,結穗不夠牢靠,造成玉米出現嚴重的減產問題發生。
1.2? 玉米紋枯病
玉米紋枯病主要發生在玉米的葉片以及果實上,在沒有及時的進行控制下,會蔓延到主要莖干上。紋枯病的主要特征是,葉片以及莖稈上會出現大面積的斑塊狀斑點,這些斑點會逐漸的擴大,從而損害玉米的生長健康,嚴重時會造成玉米苗株死亡,造成玉米出現大面積減產。
2? 玉米常見的蟲害
玉米螟是玉米種植過程中常見的一種蟲害。玉米螟成蟲一般生活習性是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茂密的草叢或干草堆中,在夜間進行活動,玉米螟具有較強的趨光性性誘表現。玉米螟在產卵時,一般選擇在50cm以上的植物進行產卵,產卵部位選擇在葉片的背部,因此,在一些高大的玉米品種上玉米螟蟲害發生的概率比較大。玉米螟幼蟲共分5齡,一般在4齡前,主要以幼嫩心葉、苞葉上活動進食,4齡后,大部分玉米螟幼蟲鉆入秸稈內部進行進食。玉米螟的危害,首先是對玉米葉片造成傷害,降低玉米的光合作用,玉米雄接穗的啃食,會影響嚴重玉米的授粉,對苞葉的啃食,會影響玉米種粒的形成,對玉米秸稈內部進行啃食后,會影響玉米的養分輸送,使玉米秸稈容易發生折斷,造成玉米產量下降。
3? 玉米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在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包括氣候環境因素的影響,地塊的重復使用,玉米種子沒有進行相關的殺菌包衣處理,殺蟲劑的錯誤使用,玉米種植戶對病蟲害防治意識的薄弱,這些都有可能會造成病蟲害的發生。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暖,冬季氣溫偏高對一些病蟲源提供了能夠越冬的生存環境,造成很多病蟲源在越冬后仍然存活下來,從而造成容易發生玉米病蟲害。在進行大面積玉米種植時,往往會出現連年種植玉米,這樣往往會造成病蟲源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并且隨著土壤中所需的微量元素改變,造成玉米本身的抵抗能力下降,造成玉米病蟲害容易發生。在進行玉米播種前,沒有對玉米種子進行藥劑處理,也容易導致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影響玉米種植的出芽率以及對有害病菌的抵抗能力。殺蟲劑的錯誤使用也會導致玉米蟲害出現抗藥性,刺激病蟲產生抗藥能力,從而導致防治難度提高。一些農戶在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意識存在思想淡泊,導致玉米病蟲害存在可乘之機,造成玉米病蟲害的發生。
4? 玉米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方法
4.1? 農業技術防治方法
玉米進行播種前的準備過程中,對玉米種植的土地進行翻耕細碎,其目的主要是粉碎病蟲源,同時對玉米秸稈進行粉碎以及發酵處理。使用農家有機肥時必須經過高溫漚肥,殺除有機肥料當中的致病菌以及蟲卵,以種植玉米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同時,根據各地區玉米種植的實際情況以及土壤環境情況,選擇合適于該地區的玉米品種種植,該品種具有抗病能力強以及抵抗該地區蟲害的能力強的品種來進行種植。在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嚴格的按照玉米種植標準來選擇合適的行距與株距。然后通過科學的施肥以及及時的灌溉,確保玉米能夠健康的生長,這樣能夠提高玉米本身的抗病能力。
4.2? 物理及生物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方法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其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第一利用天敵來對有害生物進行消殺,例如通過釋放赤眼蜂來對玉米螟蟲進行有效的預防,利用中華草蛉來對紅蜘蛛進行有效的預防。第二也可以利用一些真菌來防治蟲害的發生,如白僵菌對玉米螟蟲具有較好的撲殺作用。第三,通過利用物理捕蟲燈、粘蟲板、電蟲板等來對害蟲進行直接誘殺,從而減少害蟲的種群數量來達到防治的作用。
4.3? 化學防治方法
在進行玉米種植以及生長的整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同時期的病蟲害類型不同。所以在采取化學防治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使用,從而達到病蟲害防治的目的。但是在采取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比例進行科學調藥,這樣才能夠保證對病蟲害有效防治的同時保證玉米苗株的健康生長。除此之外,在采用化學農藥時,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藥交替使用,防止單一使用農藥造成害蟲產生抗藥性。為后續的病蟲害防治帶來困難。
5? 結語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越來越高效,在玉米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防治,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玉米的產量及質量,提高廣大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收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延芳.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探析[J].種子科技,2020,38(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