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端
摘要:本文首先對生豬宰后檢疫技術進行了分析,進而對常見病的判定處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期為相關檢疫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生豬宰后檢疫;常見病;判定處理
生豬宰后檢疫是對宰前檢疫工作的延續,主要檢疫的部位包括頭蹄、胴體、臟器等。對于宰后檢疫的技術要求很高,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進行操作,要對其常見病進行科學的判斷與處理,確保豬肉市場的安全性。
1? 分析宰后檢疫的技術要求
首先,在進行檢疫時要按照順序從上到下進行檢疫,先對頭部檢疫、之后是內臟,按照這個順序檢疫下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同一頭豬需要按照統一的編號進行檢疫,包括頭部、內臟胴體等器官需要貼上相同的標號。鏡檢主要針對的是旋毛蟲檢驗,如果是感官檢查、剖檢針對的是生豬的器官部位。其次,宰后檢疫有具體的規范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第一點,檢疫人員必須要經過專業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操作;并且對相關的知識也需要有詳細的認識,包括獸醫學、傳染病學等等。第二點,在檢疫時在切開肉時順著肌纖維切,并且不能切的太深或者太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對肉隨意的切割,以免影響到豬肉的質量。第三點,如果酮體、臟器發生病變,要處理好,防止發生污染。第四點,操作起來要快,盡量在最短時間內找出病變的器官組織,盡快做出準確的判斷。第五點,按照相關程序,仔細檢查豬身體的各個部位,防止出現誤檢、漏檢的情況。第三,宰后檢疫一般有四種檢疫的方法,第一種是視檢,主要指的是對生豬的各個部位用肉眼觀察,判定其是否存在異常的情況,對病變作出正確的判定。第二點,觸檢,對生豬的器官用刀具或者是手按壓,對其彈性進行判定。第三點,剖檢,將生豬切開,觀察其內部組織、器官有沒有存在異常情況。第四點,嗅檢,對豬肉的氣味用嗅覺進行判定。
2? 常見病的判斷以及處理方法
2.1? 豬巴氏桿菌病
該病屬于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會出現敗血癥的情況。對生豬進行剖檢后,有充血性膿腫存在于咽喉部位以及周圍的組織;觀察其皮下組織,發現有紅紫色的現象;有纖維蛋白從胸膜處滲出,說明其存在有病變;肝臟呈現出潰瘍、壞死。一旦在宰后檢疫發現此病,需要立即把現場封鎖起來;對檢出的生豬以及肉制品立即銷毀處理,一般采取的是深埋或者是焚燒,要采取無害化處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屠宰檢疫用過的用具需要消毒(石灰乳、漂白粉)。
2.2? 豬瘟
該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傳染性;一旦發病就會出現高熱、并且排出的大便稀疏。在宰后進行檢疫時要根據慢性、急性的病例進行區分、判定。慢性:粘膜組織的顏色為深褐色,并且這些組織腫大,有潰瘍存在;用肉眼觀察可以發現腎臟有明顯的出血點,并且有褶皺,與正常豬相對腎臟較小。急性:剖開后,會發現有深紅色的出血點出現在膀胱、心臟等位置;皮下脂肪有發白的情況;全身的淋巴觸摸起來堅硬,并且腫大充血。一旦被確定為豬瘟,需要對進出的人員進行控制;對使用的用具進行統一的消毒,避免發生傳染;對于豬肉以及制品要立即密封起來進行統一的處理;要高溫消毒疑似豬瘟的肉以及成品,將其存在的病菌殺滅。
2.3? 口蹄疫病
由于該病與皰疹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判定時要仔細區分,以免出現誤診的情況。在檢疫時進行剖檢會發現有斑點狀壞死灶存在于心房以及心室等位置,這些斑點的顏色為灰白色。一旦發現確診病例要及時上報給有關部門,并且做好防止疾病擴散的措施,包括對進出車輛、使用的場地進行消毒。對于宰后的肉制品需要立即銷毀,并對沒有宰殺的豬進行焚燒。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有同群感染的豬,需要將其立即隔離,確保沒有污染后再宰殺。如果是有疑似感染的也需要隔離,嚴格按照無公害化處理,確保不會再發生感染。
2.4? 豬肺疫
該病在宰后進行檢疫時會用肉眼觀察,會發現有紅斑存在于豬表面皮膚上;對其進行按壓會褪色,并呈現出血紫色;如果是慢性的豬肺炎,有明顯的腸胃炎、關節炎;皮膚有出血的現象;頸部腫大;對其進行解剖會發現有明顯的肺臟病變。豬肺疫的處理方式跟口蹄疫病的處理方式相類似,都需要立即銷毀,進行隔離,等到檢查合格后,才能恢復屠宰加工。
2.5? 傳染性水泡
該病的典型特征為水泡、潰瘍,由于癥狀跟口蹄疫相類似,特別是解剖后的臟器病變很容易將二者混淆,因此在檢疫時要注意區分。對病豬進行解剖后會發現,水泡、潰瘍主要集中在蹄部,內臟基本沒有變化;也有部分病變存在于舌頭、乳房等位置。一旦檢疫時確定為該病,立即隔離消毒;加強個人防護;對于豬血可以用在工業上,豬皮進行消毒可以食用,要立即銷毀臟器以及豬肉,到集中點進行集中消毒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情不嚴重,一般來說只需要切除病變位置,進行高溫處理。
2.6? 豬丹毒
該病是一種熱性、急性的傳染病,隨著病情發展到后期會出現慢性關節炎、心內膜炎癥。宰后檢疫需要根據病的類型進行判定,如果是慢性關節炎,解剖后會有灰白色的贅生物存在于心瓣內膜,并且有纖維素從切面滲出;如果是急性的有密集的出血點呈現在于四肢內側皮膚、腹部等,并且皮膚出現大面積充血的癥狀;如果是亞性的,皮膚厚處,呈不規則的棱形變化,凸出發白。如果是慢性的把病變位置切除并銷毀,剩下的肉景觀高溫處理,可二次利用;如果是急性立即封鎖屠宰現場,將其進行銷毀處理;對于使用過的刀具等需要消毒,對于肉以及加工品高溫殺菌。
3? 結語
目前,隨著我國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對于給大眾提供安全的食品越發引起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對豬肉的檢疫直接關系到流入市場的肉品是否安全,因此,生豬屠宰檢疫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徐紫君.淺析生豬常見疾病的宰后檢疫與處理[J].獸醫導刊,2020(18):14.
[2] 何建軍,劉軍."6崗16刀"生豬宰后檢疫程序及操作要點[J].湖北畜牧獸醫,2020,4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