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璐(南寧學院)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為新桂商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作為農業大省,近年來廣西積極落實品牌強農戰略,著重打造農業特色品牌。桂林的“永福羅漢果”以其獨特優勢成為入選全國首批中國農業品牌名錄的11個廣西品牌之一。然而,相較于同類入選品牌,“永福羅漢果”的品牌價值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加強“永福羅漢果”品牌建設,廣西羅漢果企業作為新桂商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文以吉福思(中國)羅漢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福思”)為例,探索廣西羅漢果企業的創新發展路徑,為推動“永福羅漢果”品牌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廣西作為羅漢果的原產地和唯一種植地,近年來專注羅漢果產業發展,全力打造羅漢果全產業鏈和品牌建設,積極培育鄉村產業,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于1985年將羅漢果列為藥食同源植物,1989年,桂林永福縣被確定為中國羅漢果生產出口基地縣,并于1995年被命名為“中國羅漢果之鄉”。由于羅漢果的生長對生態環境要求特殊,中國成為了其唯一的種植地,其中永福縣的羅漢果產量占全球的90%以上,這得益于羅漢果獨特的藥用價值和較高的營養價值。作為理想的代糖產品,桂林憑借其產地優勢,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打造專業的企業集群,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羅漢果產業商業化發展。據統計,臨桂縣羅漢果企業以干果加工為主,專業合作社3個及1家專業從事羅漢果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羅漢果年產值超1億以上;永福縣作為主要產地,共培育發展了52家羅漢果加工企業,其中4家為龍頭企業,此外還有246家合作社,共帶領21328戶農戶參與種植,現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扶貧產業,在桂林已具有一定規模。
據調查,目前羅漢果產業主要有經初級加工的羅漢果干果和羅漢果茶的粗加工產品和經專利工序提取的羅漢果提取物(粉末)和果蜜等深加工產品。在羅漢果干果貿易方面,根據桂林有關部門統計,2012年至2016年,羅漢果干果出口量呈上升趨勢,其中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為主要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市場出口增量明顯;在深加工產品方面,2014年到2016年出口量和貨值穩步上升,預計規模可超千億元,其主要市場為美國和日本,東南亞市場占比較小。兩類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的區別與羅漢果提取物應用有關,據統計,2014至2018年間,全球共有2507種產品使用羅漢果提取物,其中美國占1829種,以飲料行業和乳品類行業使用最多,分別占928種產品和705種。這預示著在東南亞市場,羅漢果深加工產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有別于企業為產品營銷促進羅漢果產品貿易而打造的產品品牌,廣義的農產品品牌具有公共屬性,代表具體農產品品類的質量等統一形象。擁有多年羅漢果種植歷史的桂林永福縣近年來著力打造“永福羅漢果”這一公共品牌,于2005年獲國家原產地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2009年獲“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產品”,2015年獲廣西最具影響力十大特產榜首。2018年,永福縣政府正式發布“永福羅漢果”區域公用品牌,通過舉辦羅漢果節,建設羅漢果小鎮,深入挖掘羅漢果文化內涵,為羅漢果企業提升品牌知名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政府支持下,“永福羅漢果”在區域公共品牌建設上作出較大投入,為當地相關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特別是肥胖癥、糖尿病等患者的比重增加,控糖或無糖的飲食觀念逐漸被廣泛接受。羅漢果甜味劑的藥用價值和低熱量特征,為其在食品添加劑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然而,就目前而言,羅漢果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羅漢果產品深加工上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據調查,大多數羅漢果種植戶仍采用粗放式的栽培管理,易受到根結線蟲和病毒病病害,加上長期忽視品種選育和改良,產果品質明顯退化,產量和品質受到嚴重影響。2012年到2017年間,羅漢果收購價格波動較大,加上近些年沙糖橘產業在當地快速發展等原因,2013年以來,農戶種植羅漢果的信心受挫,放棄種植羅漢果的農戶增多。
2012年以來,在政府的推動下,桂林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羅漢果全產業鏈,包括羅漢果種苗培育、種植、烘焙和深加工提取等環節。總體而言,多數羅漢果企業存在規模較小,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不僅如此,絕大多數羅漢果企業在深加工產品研發上基礎薄弱,在高品質產品開發上的投入較少,無法跟上日益增長且附加值較高的甜味劑市場需求,較高的提取成本面臨來自以甜菊糖為代表的天然甜味劑的競爭壓力,無法形成競爭優勢。此外,就羅漢果調節血糖、抗疲勞、清肺等藥用功效和根、莖、葉及果仁的綜合開發利用也鮮有企業和研究機構涉足,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使得市面上的羅漢果產品附加值低,僅以半成品或初級產品為主。
盡管近年來永福縣在打造“永福羅漢果”品牌上做出了一定成績,但在全國知名度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2020年到2021年關于“羅漢果”的百度指數地域分布統計(見圖1),國內網民中廣東地區最關注羅漢果的相關信息,是第二名山東地區的一倍以上,總體而言,全國對“羅漢果”的關注度相對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羅漢果”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現狀。

圖1 2020年-2021年'羅漢果'百度指數地域分布熱度情況
從宣傳渠道來看,盡管近年來政府重視區域品牌建設,在官方媒體上加強宣傳推廣,但企業和農戶在宣傳選擇上未能抓住新媒體這一熱點,運用直播、社交媒體等渠道的能力相對較弱,在農產品品牌宣傳中仍以單打獨斗為主,缺乏對優質區域品牌的集中宣傳,使得區域品牌無法走出區域半徑。
此外,根據調查顯示,東南亞國家對便攜、健康、純天然的羅漢果深加工產品展現出較高興趣,但對羅漢果企業及其產品了解不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東南亞市場對羅漢果品牌的認知。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廣西農產品品牌建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下,廣西羅漢果企業應順應時代發展,加大創新技術投入,加強品牌建設,著力開拓充滿活力的國內市場和飛速成長的東南亞市場,以吉福思為例,探索廣西羅漢果企業創新發展路徑。
吉福思于2004年成立,是一家中方控股的合資企業,總部位于中國廣西桂林市。公司注冊資本約2900萬美元,占地面積115畝,擁有26000立方米的冷庫、8000平方米的廠房。
1.技術創新帶來產業革命
2000年公司創始人,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藍福生離開了體制毅然創建了桂林市大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吉福思羅漢果有限公司,并用近20年的時間打造了一條貫穿品種選育、種苗銷售、種植技術培訓、鮮果回收、產品研發、鮮果加工、市場營銷的羅漢果全產業鏈。期間,吉福思公司先后開展30多項與羅漢果產業發展相關的創新項目研究,取得20多項研發成果并成功實現商業化。特別是針對羅漢果種植遇到的品種退化和病蟲害困局,藍福生團隊成功培育出4個優良品種,開展“羅漢果標準化種植技術研究”“羅漢果噴霧授粉技術研究”等農藝研發創新,終結了羅漢果只能在山地種植的歷史,使羅漢果產業進入無毒高產的新紀元,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2.科技創新增添商業價值
出于對代糖消費需求的敏銳察覺,吉福思團隊花費近兩年時間攻破“高純度羅漢果甜苷的快速生產技術”,實現羅漢果甜味劑的商業應用。于2010年率先通過美國FDA-GRAS(一般公認安全性)認證,為打入海外市場奠定基礎。2016年10月,吉福思研發的羅漢果濃縮果汁通過了美國安全性認證,并獲準在嬰幼兒輔食中使用。截至目前,吉福思的羅漢果產品已獲得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近30個國家的監管準入許可,產品已銷往美國、澳大利亞等20多國家及地區,客戶包括了可口可樂、百事、雀巢、統一等幾十家全球知名公司在內的飲料、食品公司,產品出口連續10年遙遙領先。
3.產品創新拓展事業版圖
2015年,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公司技術不斷成熟,吉福思研發出面向消費者的C端產品,正式宣布開啟國內B2B和全球C端業務,推出中高端產品羅漢果密和茶膏。隨著上海辦事處、新西蘭分公司、美國分公司和即將落成的印度分公司等駐外機構的有效運營,一張輻射全球的營銷網絡為把高品質的羅漢果產品從原產地銷往世界各地提供有力保障。
總結吉福思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創新是貫穿其發展的重要基因,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以創新品牌營銷理念構建商業王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獲得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中國(廣西)自由貿易實驗區的落成,東南亞市場的高速發展,羅漢果產業發展作為具有廣西特色的中藥材產業勢必大有可為。
廣西羅漢果企業應秉持新桂商銳意進取的精神,抓住羅漢果這一廣西獨特農產品資源,加強科研技術創新,協助建立羅漢果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規范化生產流程,創新品牌經營思維,加強對細分市場的研究,保證良好產品口碑,為提升區域品牌價值做出應有貢獻。與此同時,政府應在財政、金融、科研等方面,向優質企業予以政策傾斜,為龍頭企業發展留出空間;整合資源圍繞區域品牌的內涵建設和宣傳推廣做文章,通過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展會、邀請知名企業到桂調研投資,以實現區域品牌服務產業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