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銀登 黃強 劉玉坤 上海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國電鍍行業在工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泥,這種污泥種含有Cu、Fe、Ni、Zn等多種金屬,也被稱為含銅污泥,廢物類別為HW17。我國每年產生約1000萬t含銅工業污泥。
在銅工業污泥的工藝中,熔池熔煉技術有自動化程度高、處理能力大、煙氣量小、原料適應性強等優點,是含銅污泥資源化的趨勢。熔池熔煉工藝是在含Cu的工業污泥中,按照一定的配比關系加入造渣劑,并通入富氧空氣,在1300℃的高溫熔融過程中,氧化渣相與銅相分離并分層,從而實現Cu的資源化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同時熔煉過程產生的煙氣經過余熱回收和凈化系統達標排放至大氣。
富氧頂吹熔煉技術是在熔煉的過程中用噴槍強烈攪拌熔體,使入爐物料攪動,和熔池中的過氧化爐渣充分接觸,為熔煉物料的反應提供了合理地動力學和熱力學條件。同時,攪拌過程中飛濺起來的熔體對加入爐內的小顆粒有捕集回收的作用,因此頂吹爐需要配置很高的余熱鍋爐上升煙道,使大量煙塵在上升段沉降落入熔池。
頂吹爐具有對物料適應性強,物料在爐內反應速度快和處理能力大,煙塵產率低的特點。對入爐物料要求低,可選擇非連續和連續操作,在一臺爐子中實現氧化和還原。
頂吹爐反應速度快,需要各個子系統同步并均勻穩定地提供必要的工藝條件,為了達到此目的,需要配置可靠的自動控制系統,因此頂吹熔煉技術自動化程度比較高。
頂吹爐的操作簡單方便,能夠通過調整爐料、燃料與空氣/氧氣的比例,精確控制爐內反應氣氛,可進行氧化熔煉、還原熔煉及渣的煙化處理。并且可以根據爐料加入量和熔池的高度,通過升降噴槍來控制噴槍插入熔池的深度,確保生產的連續進行。
由于頂吹爐處理的物料來源復雜,組份相差比較大,進料量的波動也會比較大,物料組分及添加劑的波動會造成與之聯鎖的工藝風、含氧量和爐內反應氣氛的相應變化,嚴重時可能產生泡沫渣噴爐之類的事故。因此,設計進料系統時必須考慮組分和進料量的波動對系統的影響。
頂吹爐反應速度快,需要各個子系統同步并均勻穩定地提供必要的工藝條件,為了達到此目的,需要配置可靠的自動控制系統,因此頂吹熔煉技術自動化程度比較高。在富氧頂吹熔池熔煉爐的操作過程中,由于工況復雜且比較惡劣,爐膛溫度場、氧含量不容易控制,如果分布不均會有大量NOX生成。
由于進料組分比較復雜,爐膛溫度和爐渣性質也不容易控制。如果控制不好,爐渣在出渣口不能流出,嚴重時可導致死爐。
熔池熔煉爐的出渣口(包括金屬出口),由于長期受到高溫流動爐渣(金屬)的侵蝕磨損,會對出渣口流道的耐火材料部分進行沖刷、磨損、腐蝕等影響,導致熔煉爐出渣口非常容易損壞,遠比爐內壁嚴重。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一次出渣口,浪費了大量的成本。現有技術中許多裝置在出渣口增加水冷管,但過多的冷卻水帶走大量熱量后爐渣流動性降低,出渣口更容易堵塞,并且水冷管容易受到爐內腐蝕組分的侵蝕。
配伍后的原料送入成品料倉,還原煤送入還原煤料倉,添加劑送入添加劑倉,根據進料情況調整還原煤和添加劑的量,減少出現泡沫渣,并保證排渣的順利;在料倉出口設置稱重模塊,可以根據進料情況調整還原煤和添加劑的量,減少出現泡沫渣,保證順利排渣。
設置具有一定容積的緩沖料倉,可以應對進料量的波動,滿足各工況的需要。由于整體流儲罐的下料速度較穩定,更適合對后續稱重輸送進行計量和控制,同時由于罐內物料密度基本一致,停留時間也基本相同,不存在流動死區。原料儲藏的設計均為整體流設計,料倉的高徑比2。儲罐內應增設防潮和密閉結構以保證物料的干燥。
出渣口設計為兩層,內層澆注料,外層耐火磚。外層耐火磚設計為可拆卸式。如發生侵蝕可直接更換,耐火磚優選鎂鉻磚。
水冷管采用釘頭管這樣的擴面管,可增加換熱面積2~3倍,減少冷卻水的消耗;釘頭管采用SH/T3422-2011石油化工管式爐釘頭管技術標準,制造簡單方便。
出渣口的形狀設置為圓錐狀,可以減少爐渣對出渣口的擠壓和沖刷,延長出渣口的使用壽命;在出渣口裝有的紅外測溫裝置,用于檢測爐渣的溫度,根據爐渣溫度調節冷卻水調節閥的開度,減少冷卻水和能量消耗。出渣口的優化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頂吹爐出渣口結構優化
在爐體上設置熱電偶檢測爐膛溫度,并根據爐膛溫度調節燃料閥開度,維持爐膛溫度平穩;以煙氣氧含量分析儀的讀數為操作變量,調節氧氣調節閥,維持煙氣出口氧含量的穩定。爐體熱電偶包括對耐火材料的檢測。
噴槍的出口浸沒在渣面以下。在插入渣層不同深度時,由于壓力的變化會反應在富氧管道壓力變送器上。根據富氧管道壓力變送器的讀數調節噴槍插入深度,維持噴槍浸沒在渣面以下200~300mm。
通過紅外測溫儀實時檢測出渣口的爐渣溫度,如果爐渣溫度過低導致流動性不足,通過調節噴槍的功率,調節噴槍套管的二次風配風量,調整原料進料和添加劑的量進行調節;排渣不暢時啟動燃燒器,補充熱量促進爐渣流動。在出渣口復雜的工況下,紅外測溫儀的檢測穩定可靠,可實現對溫度場的檢測。頂吹爐的控制邏輯圖如圖2所示。

圖2 頂吹爐控制系統優化
①以煙氣出口煙道的煙氣氧含量為控制變量,調節氧氣調節閥的開度,維持煙氣出口氧含量的平穩;通過爐體熱電偶檢測爐膛溫度,調節燃料調節閥的開度,維持爐膛溫度場的平穩,能更好的節約燃料,減少NOX的生成。
②通過紅外測溫儀可更直觀地監測出口爐渣的溫度和流動性,避免堵塞。如果爐渣溫度過低導致流動性不足,可通過調節噴槍的能量、調節配風量、調整添加劑的進料量等手段;出渣口設置燃燒器,可用于給爐渣補充熱量,避免發生堵塞。
③設置稱重模塊,可以根據進料情況調整還原煤和添加劑的量,減少出現泡沫渣,保證順利排渣。并設置具有一定容積的緩沖料倉,可應對進料量的波動,滿足各工況的需要。
④出渣口的耐火磚設計為可拆卸式,如檢測到發生侵蝕可直接更換;采用釘頭管做水冷管,可增加換熱面積2~3倍,減少冷卻水的消耗;出渣口設置紅外測溫裝置,用于檢測爐渣的溫度;出渣口的形狀設置為圓錐狀,可以延長出渣口的使用壽命。
⑤富氧頂吹熔煉爐的工況復雜,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設計來保證運行順利和節能減排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