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東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廣東深圳518024)
流入控制裝置(ICD,inflow control device)和自動流入控制裝置(AICD,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可以有效延緩和控制底水錐進,最終達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因此在海上油氣田得到廣泛應用[1-4]。ICD是一種被動式控制裝置,通過對流經的流體增加一定的阻力,來實現控流的目的,主要類型包括噴嘴型、螺旋型等。但是,ICD的缺陷在于一旦下入井中,控水參數無法改變,因此需要提前判斷控水參數[5]。并且,ICD起作用的階段主要是在前期,但后期無法有效控水[6]。
AICD是一種自動控制裝置,在中后期能根據流體粘度、密度差異自動控制含水突進,但是在初期無法根據儲層物性差異來有效均衡生產剖面,尤其是對于非均質性強的油藏,容易導致底水快速上升形成暴性水淹[6-9]。
C-AICD是結合ICD和AICD兩種控制裝置的優點,而研發出來的一種新的控水裝置。C-AICD既可以在初期對高滲層的產液進行抑制,均衡產液剖面,又可以在中后期根據流體差異,控制高含水層段產出[6]。
目前,ICD和AICD都可以在Petrel RE中很方便地進行模擬[10-14]。但是,尚無有效的數值模擬手段來對C-AICD進行模擬以及效果預測。因此本文在從機理方面入手,對C-AICD進行模擬。
采用Petrel RE建立油藏機理模型(圖1)。其中,模型平面網格數為30×30,步長為100m×100m;縱向層數12,網格步長平均為8m;總網格數為871696。由于J油藏為塊狀底水油藏,能量充足,采用Carter-Tracy水體進行底水模擬。生產井水平段長度1000m。在模擬中,模擬時間為50年,以便充分觀察生產井在安裝不同控水裝置后的控水增油效果。

圖1 油藏數值模型
機理模型中,油藏水平滲透率50~1000mD,滲透率分布見表1,垂直滲透率10~200mD,孔隙度0.2,綜合壓縮系數0.001605MPa-1,油體積系數1.059,水體積系數1.050,地層原油粘度5mPa·s,地面原油密度(0.86~0.96)×103kg/m3,油藏厚度96m,油藏頂部深度-1800m,油水界面深度-1880m。

表1 水平滲透率分布表
C-AICD的需要在數值模擬軟件中同時設置ICD和AICD,但是在Eclipse等數值模擬軟件中無法同時設置ICD和AICD,因此需要根據其控水增油機理進行等效處理。首先進行ICD的模擬,這里選取常用的噴嘴型ICD(NICD,nozzle inflow control device)。在Petrel RE中可以直接進行ICD完井模擬,每100m設置1個ICD,并針對不同滲透率的井段,分別選擇7mm、8mm、12mm的噴嘴尺寸,進行不同強度的控水,來均衡產液剖面。
從機理方面來看,噴嘴型ICD就是通過設置噴嘴大小,來降低水平井井段與地層的傳導率。
根據水平井裸眼完井產量公式,即程—范臨界產量公式[15]為:

其中:

ICD限流閥產生的附加壓降[16]為:

得到ICD完井的水平井產量公式:

式中:q1——裸眼井流體的流速,m3/d;
q2——ICD完井后流體的流速,m3/d;
kh——水平方向滲透率,mD;
kv——垂直方向滲透率,mD;
h——油層有效厚度,m;
Δp——生產壓差,MPa;
μo——地層原油粘度,mPa·s;
Bo——地層原油體積系數,m3/m3;
re——油井供液半徑,m;
L——水平井段長度,m;
rw——油井半徑,m;
ρ——流體的密度,103kg/m3;
Ac——限流閥的過流面積,m2;
Cc——限流閥的無量綱流動系數,一般為0.85。
在數模軟件中,可以通過調整井筒與地層之間的傳導率,來等效模擬ICD完井設置。也就是調節公式(5)中的kh和kv,使得公式(6)中的q2′與q2相等,即達到了等效設置的目的。

進行等效設置后,對比設置了ICD和調整傳導率的生產曲線,發現日產油、含水率、累產油等參數基本一致(圖2)。因此認為該方式可以有效地對ICD進行等效處理。

圖2 ICD完井與調整傳導率的產量剖面對比
在進行等效ICD模擬后,繼續在Petrel RE中進行AICD完井設置。用這種方式,即等效ICD結合AICD模擬的方式,完成了C-AICD的模擬。
圖3 為裸眼完井和C-AICD完井的過井剖面,顯示屬性為含水飽和度。由裸眼完井的過井剖面可以看到明顯的脊進現象。進行C-AICD完井設置后,水平井的底水脊進現象明顯受到抑制。模擬結果可以較好地表征C-AICD的效果,并進行效果預測,有效指導油田后續措施。

圖3 裸眼完井和C-AICD完井的過井剖面
裸眼完井與C-AICD完井的產量剖面如圖4所示,由圖上看到,日產油得到明顯提升,含水率上升速度明顯下降,累產油提升50%以上。

圖4 裸眼完井與C-AICD完井的產量剖面對比
南海東部地區L油田X油藏水平滲透率500~1000mD,垂直滲透率50~100mD,孔隙度0.26,綜合壓縮系數0.001605MPa-1,油體積系數1.047,水體積系數1.050,地層原油粘度4~11mPa·s,地面原油密度0.90×103kg/m3,油藏厚度7m。
該油藏的D1井采用C-AICD完井后,生產曲線見圖5,取得了較好的控水效果。

圖5 D1井生產曲線
(1)針對C-AICD無法直接進行模擬的情況下,提出用改變傳導率的方式來等效模擬ICD,并結合在軟件中設置AICD的方式,達到模擬C-AICD的目的。
(2)根據水平井裸眼完井產量公式以及ICD限流閥產生的壓降,推出ICD完井的水平井產量公式,并依此來改變傳導率,達到模擬ICD的目的。通過對比模擬ICD和改變傳導率的方式,日產油、含水率、累產油等生產參數基本一致,說明等效方式合理。
(3)在L油田中的D1采用了C-AICD進行完井后,取得了較好的控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