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財普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550081)
在遵循總規的前提下,對K0+525.495~終點段,由于終點段為S304公路、上跨印江河后受地塊規劃的高程影響,高差達20.68 m,線路長為315.45 m,作為山區城市,且該處受兩側土地區域限制、線形受地形的影響、造價控制等多方面的制約因素,收集相關的地質及水文資料后,從雙側樁板墻、道路路基(右側采用路堤墻形式、左側采用自然放坡和擋墻)、下穿S304省道的形式等3個方案需進行技術、經濟對比,對于地形條件及兩端高程等條件的控制下,需從多方面進行比選。
玉屏北路K0+525~終點段路基寬度采用25 m,橫斷面采用形式為:5.0 m(人行道)+7.5 m(車行道)+7.5 m(車行道)+5.0 m(人行道)=25.0 m(見圖1)。

圖1 道路標準橫斷面圖
1)方案一:路基雙側采用樁板墻回填路基
該平面是在原規劃平面的基礎上,該段受居民的房屋拆遷影響較大,主要是避讓從K0+600~K0+770段道路左側的居民房屋,經現場調查,拆遷費用較高,且該處路基填筑較高。
從K0+525~K0+820段道路右側為地塊建設,為了規劃地塊不受影響,由于右側邊坡填筑較高,而且地基較為軟弱,采用樁板墻的形式對邊坡進行路基防護(見圖2)。

圖2 雙側樁板墻標準斷面圖
本項目地處印江河附近,河床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地基較為軟弱,該區域覆土層較厚,中風化基巖埋設較深,且該處與印江河較近,地下水較淺,開挖孔樁風險較大,該項風險如達到可控,需對地下水及地質狀況進一步的探明,是否存在溶洞、溶槽、暗河,在施工過程中,需進行風險源的評價,防止孔樁發生突泥、涌水,及時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位于擬建地塊及周邊居民房較近,提出采用樁板墻的形式對邊坡進行防護,可以減少拆遷房屋,同時原有居民使用的便道可以保留,便于居民進出,故該段左、右側均采用樁板墻防護,從而保證路基的填筑。
2)方案二:道路左側采用自然放坡形式、右側采用路堤墻形式
該方案左側采用自然放坡形式,從K0+525~K0+820路基左側采用自然放坡,填方路基邊坡采用按坡率1∶1.5進行。位于K0+600~K0+700段為居民房屋,需進行拆遷,拆遷后該區域的土地得到有效的增值。且該處有1條原有橫穿S304省道的排水溝,需接長原有水溝,路基右側采用自然放坡,本段最高處為14.232 m,下設路堤墻。道路右側由于要兼顧減少占地與節約造價,采用路堤墻形式進行路基防護(見圖3)。

圖3 路堤式擋墻標準橫斷面圖
3)方案三:采用下穿S304省道與省道進行平交
在K0+000處與南環路呈“十”字形交叉后,道路由南向北布線,線路途經巖底寨、與規劃的梵凈山路、濱河南路平交后上跨印江河,在K0+525.495與濱河北路相交,線路沿北向展線后,下穿304省道采用1座2孔10.9 m的框架涵穿越[1-2],順著山體的山腳邊展線,最后止于S304公路進行平交,道路全長1 128.314 m。設計速度采用30 km/h,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
該路線是通過展線,克服地勢高差大、縱坡較大等缺點方式,從濱河北路為了減少占用地塊的土地,該段采用衡重式擋墻(見圖4)方式作為路基防護。

圖4 采用衡重式擋墻標準橫斷面圖
根據本項目山區城市道路的設計特點,主要從投資、工期、社會效益、方案推薦程度進行分析比較(見表1)。

表1 分析比較表
以上3個方案從建設成本進行投資分析,路堤式擋墻方案較節約,雙側樁板墻方案方案造價較高;從工期方面,路堤式擋墻方案設計方案工期較短;社會效益方面,路堤式擋墻方案發揮的作用較大,更有于利于貼切于供需雙方的社會需求。
1)優點:①道路左側的房屋拆遷不受影響;②保留原有居民進出的便道,對周邊居民出行影響較小。
2)缺點:①建安工程投資相對較大;②施工周期較長,需要進行孔樁施工完成后,才能對路基進行填筑;③該區域建成后兩側較陡,對高填方路基穩定性存在較大的安全影響,各項的防護措施較大;④該區域覆土層較厚,中風化基巖埋設較深,且該處與印江河較近,地下水較淺,開挖孔樁風險較大,該項風險如達到可控,需進一步勘察探明地下水及地質狀況,是否存在溶洞、溶槽、暗河,在施工過程中,需進行風險源的評價,防止孔樁發生突泥、涌水,需要進一步的做好安全防范措施;⑤施工孔樁對周邊環境(聲環境、光污染、水污染等)影響較大;⑥施工完畢后的樁板墻,對景觀的影響也較大,后期需進行景觀的升級打造;⑦修建樁板墻后,道路比原有建筑物較高,居民的光線將受到影響,后期易造成對居民的糾紛和干擾。
1)優點:①造價較低,投資較少;②工期較短,施工技術比較成熟;③對建設地塊侵占較少;④施工工藝相對較為常用的施工方法,自然放坡+擋墻施工;⑤平面線形清晰明確,對周邊道路(省道S304)影響較小,僅需對道路左側的房屋進行征拆,(相較于下穿S304方案)影響范圍較小;⑥該方案對自然環境影響較小,方案與環境協調相一致。
2)缺點:①存在陡坡+急彎組合形式,行車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建議在該段進行限速控制,最大縱坡控制在6%[3];②玉屏路北段與建設地塊高差較大,不利于商業開發的價值提升,同時小區的消防通道高差較大,不便于接通;③樁板墻,對景觀的影響也較大,后期需進行景觀的升級打造。
1)優點:①可以調整玉屏橋的縱坡,兩岸的高差相對較小,玉屏北路與建設地塊高差減小,便于商業開發的價值提升,同時建設地塊設置的消防通道能滿足小區的使用要求;②對建設地塊侵占較小,與304省道及地塊間的空地,有較大的空間利用;③本段道路最大縱坡采用6%,消除了方案2中曲線半徑小、縱坡大的安全隱患,使其滿足行車安全要求;④對該道路與304省道間的空地進行有效利用,同時打造公園綠帶,健身、休閑場所,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⑤建安費用公里造價費用最小;⑥該線形根據地形條件進行展線,克服了縱坡大而長的缺點。
2)缺點:①該方案對自然環境影響較大,需對山體進行開挖,水土保持的費用增大;②需對304省道進行封閉施工,框架涵施工完畢后再進行通車,工期較長,且通車受影響;③由于線路長,修建該道路需要征用較多的土地及拆遷房屋、需遷改高壓電桿,對社會影響較大;④對山體的防護面積較大,投資成本相對上升。
綜上所述,從技術、經濟、工期及社會效益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對比后,為使該項目能達到安全、經濟、適用、合理性原側,推薦采用路堤式擋墻設計方案。
在設計過程中,對于關鍵節點、重點節段,需進行多方案進行比選,遵循“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節約用地”的原則,需從“城市規劃、地形條件、公共安全、社會需求”等方面比選出貼近于最優的方案,達到理想效果,選用的技術指標,達到使用功能、安全保障符合相應要求,從而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體現出設計方案比選價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