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愚
根據由國會多數黨組閣的現行政治體制,日本新首相人選將由9月29日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來決定。現任首相菅義偉早早為連任布局,并獲得了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現任副首相麻生太郎以及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等黨內大佬支持。這場選舉原本毫無懸念,甚至曾多次競選總裁的石破茂都主動退避三舍,暗示無意參選。然而,面對著即將到來的一次特殊的眾議院選舉,菅義偉在9月3日被迫宣布放棄競選。
1955年成立以來,自民黨內的政治生態常年是由派閥的力量來決定的。但隨著眾議院選舉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議員開始質疑菅義偉能否帶領自民黨贏得選舉。因為糟糕的疫情應對政策,菅義偉的支持率已經跌入谷底。對于根基不穩的新生代議員來說,一旦落選可能就意味著遠離廟堂,迫切的求生欲望使得自民黨派閥內部出現了分裂。菅義偉對此并非沒有察覺,事實上直到8月底他還在籌劃拉攏黨內最具人氣的河野太郎、小泉進次郎、石破茂等黨內人氣明星輔佐自己以圖自救,但最終菅義偉沒能修補裂痕。
菅義偉突然退選的直接后果就是眾多潛在的候選人并未做好充分準備,日本政局前景猶如霧里看花。岸田派領導人岸田文雄是唯一有備而來的。在菅義偉執意連任時,岸田文雄就已祭起“反菅”的大旗高調宣布參選,可以說是促成今日之局面的“功臣”。 “知名度”原本是岸田文雄的弱點,也由此得到了提升。根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在9月4日至5日進行的相關民意調查,岸田文雄以18.8%的支持度進入前三行列。排行首位的河野太郎支持度高達31.9%,第二名石破茂也有26.6%之多。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民意支持度與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結果基本無關。民意支持度一向很高的石破茂在總裁選舉中四度落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歸根結底,這是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制度使然。要成為自民黨總裁,終究還需依靠派系力量。
但這卻是熱門候選人河野太郎的弱項。與擔任派系領導人的岸田不同,河野隸屬于麻生太郎領導的志公會,要參選的話首先要征得派系領導人的同意才比較穩妥。而麻生太郎在這個問題上采取的“不表態”立場,實際上已經暗示了他對于河野參選的消極態度。

(資料圖片)菅義偉。圖/澎湃影像
盡管如此,河野太郎也有自身的優勢。在菅義偉內閣擔任疫苗擔當大臣的他是少有的既獲得關注度又沒被菅義偉內閣負面形象所拖累的閣僚。河野還善用社交媒體,塑造了“接地氣”的親民形象,其高人氣也使得同樣將新生代議員作為支持層的石破茂考慮放棄總裁選舉,轉而與河野聯手。
與上面幾位相比,獲得安倍晉三個人支持的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首先要確保其所屬的細田派中的新生代選票不流失到河野一方,這樣細田派黨內第一大派系的優勢才能有效發揮。其余像擁有竹下派支持的茂木敏充等單獨難以成事的黨內高層,則在虎視眈眈相機而動。
目前,除了岸田文雄以外,幾位被認為呼聲頗高的候選人都并未正式宣布參選總裁,這就為以“官位”換選票的密室政治留下了空間。想來在9月29日投開票以前,這次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劇情還會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