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馬永發
摘要:0.02%吲哚乙酸水劑在黃瓜苗期、開花盛期和幼果期連續三次噴霧用藥,可提高黃瓜座果率和單果重,尤其是促進單果重生長較為明顯,最終有明顯的增產作用,且對黃瓜安全。
關鍵詞:0.02%吲哚乙酸;黃瓜;增產
為明確四川蘭月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0.02%吲哚乙酸水劑用于黃瓜,對黃瓜生長的調節及其增產作用,并確定其安全性,進行了本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試驗供試藥劑為:(1)0.02%吲哚乙酸水劑(四川蘭月科技有限公司);(2)0.11%吲哚乙酸水劑(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和科教部聯合科技中心)。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
四川蘭月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0.02%吲哚乙酸水劑分別稀釋1000倍、666倍、500倍、333倍;以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和科教部聯合科技中心生產的0.11%吲哚乙酸水劑稀釋3667倍作為對照藥劑,以清水作空白未用藥對照(CK)。試驗設6個處理,4次重復,小區面積16㎡,各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試驗田設在阜寧縣農科所大棚內,前茬蔬菜地,土質粘壤土,肥力均勻,4月13日移栽(大棚育苗2葉1心移栽)各區長勢均勻一致,品種為浙優1號,密度2500株/667㎡;在黃瓜生長期間未用其它任何生長調節劑,防病治蟲和肥水管理措施同常規進行。
1.2.2 ?試驗用藥,分三次用藥
苗期:于5月4日黃瓜苗期噴霧用藥(山東衛視噴霧器均勻噴霧),667m2用水量30kg,用藥時,陰天,微風,苗4葉1心,株高20~25cm;氣溫16.3~19.8℃,平均氣溫17.8℃;土壤濕度一般。
開花盛期(開花座果期):于 5月22日上午噴霧用藥,667m2用水量30kg,用藥當日 ,陰到多云 、微風,氣溫 18~29.6℃,平均氣溫23.2℃;土壤濕度較小。
果實彭大期(幼果期):于 5月27日下午噴霧用藥,667m2用水量30kg,用藥當日 ,晴到多云 、微風,氣溫16.5~33.9℃,平均氣溫25.7℃;土壤濕度一般。
1.3 ?調查內容及方法
1.3.1 ?安全性調查
在每次用藥后3、7d目測各個小區黃瓜生長情況,目測結果,各小區黃瓜生長正常,與空白對照區比較,沒有任何異常表現。
1.3.2 ?藥效調查
在第三次用藥前每小區隨機選取并固定掛牌已開花雌花20朵,用藥后7d,調查各區已掛牌的黃瓜座果數與落果數,計算座果率;在黃瓜成熟時,各小區隨機取有代表性掛牌的5個黃瓜稱重,計算單果重,并連續采收小區實產5次(每隔5d采收1次),計小區實產,折畝產量;同時取各處理4個重復同期采收的混合黃瓜樣500g測定其品質。
2 ?試驗結果
2.1 ?對座果率和單果重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見表1),各濃度對黃瓜座果率影響不太明顯,只是倍量濃度對座果率略有影響,對單果重影響較為明顯,尤其高濃度和倍量濃度影響比較明顯。
末用藥空白對照區平均座果率64.7%,單果重0.363kg,使用0.02%吲哚乙酸水劑1000倍、666倍、500倍、333倍,平均單株座果數分別為13.06個、13個、12.88個、13.19個,座果率分別為65.3%、65%、64.4%、65.95%,座果率較對照分別高0.6、0.3、-0.3、1.25個百分點,單果重分別為0.396kg、0.409kg、0.433kg、0.428kg,分別較對照高0.033kg、0.046kg、0.07kg、0.065kg;對照藥劑座果率為65.65%,高于對照,較對照高0.8%,單果重為0.431kg,較對照高0.068kg。
2.2 ?對產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經收小區實產,折算畝產量,其中以高濃度產量最高,其次倍量濃度產量較高。未用藥空白對照667m2產量3400.87kg ,使用0.02%吲哚乙酸水劑1000倍、666倍、500倍、333倍產量分別為3473.82kg、3613.89kg 、3808.99kg、3762.3kg,較對照分別增產72.95kg、213.02kg、408.12kg 、361.43kg,增產率分別為2.15%、6.26%、12%、10.63%;對照藥劑667m2產量3725.61kg,較對照增產324.74kg,增產率為9.55%。
3 ?小結和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用四川蘭月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0.02%吲哚乙酸水劑在黃瓜苗期、開花盛期和幼果期連續三次噴霧用藥,可提高黃瓜座果率和單果重,尤其是促進單果重生長較為明顯,最終有明顯的增產作用,且對黃瓜安全;在濃度上建議使用500倍為宜,最終畝增產可達408.12kg,增產率達12%,是目前一種較為理想的黃瓜生長調節劑。
參考文獻
[1] 喬康,姬小雪,邱士芬,等.蕓苔素內酯0.01%水劑調節黃瓜生長田間藥效試驗[J].生物災害科學,2012(4):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