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運媚 謝晨斐 王日芳
摘要:博羅縣位處廣東省東南部,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水源充沛、光照時長、土地肥沃,通過創造設施環境建設大棚創建溫濕環境配備配比基質,通過科學的肥水管理和株型調整,減少營養生長消耗,提高生殖生長養分積累,適宜種植溫濕交替環境下生長的名貴中藥材蘭科草本植物鐵皮石斛,有利于縮短生長周期并提高商品產量。博羅縣是未來重要的南藥生產基地,筆者通過研究鐵皮石斛的栽培技術措施,驗證主成分多糖提高技術,以供生產參考。
關鍵詞:南藥;鐵皮石斛;栽培技術
鐵皮石斛屬蘭科石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文化應用歷史悠久,被列為名貴中草藥,曾收錄于《本草綱目》及《中國藥典》均有重要的描述,屬“九大仙草”之首,民間俗稱“救命仙草”,本草有效成分為多糖,其具有潤肺止咳、潤喉明目、滋陰清熱、益胃生津、延年益壽等功效,目前已通過藥理健康消費引導逐漸上升為受重視的保健及護理食品及形成保健品產業。
鐵皮石斛作為石斛品種上品,其野生鐵皮石斛生長環境獨特,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喜溫濕、通風、排水優良條件,適宜小氣候生長,自然生長通常附生于林下、樹干上,與蕨類、蘚類和地衣植物混生,難于得到穩定充足的營養供給,生長緩慢,且遺傳種子沒有胚乳,成活率極低,自然生長率低,難于續代遺傳,發展人工種植產業需要通過設施輔助,建設人工大棚模仿生長環境,滿足光溫水條件下,通過配置生長基質,開展基礎性栽培技術研究和生產設施設計,開展多糖含量提高試驗,利于加強開發鐵皮石斛應用產業,體現南藥生產基地產業產研一體的多樣化。
1 ?材料與方法
1.1 ?提高成苗率,選用組培苗
為保持種性選用鐵皮石斛原種通過無性繁殖方式從無性繁殖車間培育出組培苗,選擇同批次、出瓶1年的組培苗挑選生長程度相似的商品苗進行對比試驗種植,按照生長空間和商品性狀要求,單一試驗平臺初步選定5株幼苗作為1叢,5叢作為1組,確定20組進行對比示范種植。
1.2 ?提高商品性,選用配比基質
模擬仿生態生長基礎要求,選擇易獲取的新鮮干燥加工底料松樹皮、竹炭和進口水苔纖維料作為鐵皮石斛基質栽培材料,將松樹皮粉碎成1~2.5cm規格松樹皮塊,將竹炭碎化成0.5~1.5 cm規格竹炭塊,把松樹皮、竹炭、水苔三者材料分別按照對比試驗比例混勻后取得栽培基質進行對比試驗種植,三者基質試驗成分比例初步確定為:8∶1∶1、6∶2∶2、2∶2∶6、1∶1∶8四種比例,根據對照試驗結果獲得最佳試驗成分。
1.3 ?提高試驗效果,采用水肥一體化管理
為提高生長和吸收效果,采用生產效果已經得到驗證的有機質含量≥45%的多肽活性有機肥水溶肥配合三個十五蘭花專用肥進行水肥管理,多肽活性有機肥多肽有效含量為30%、有機質含量≥45%、氮磷鉀總養分含量≥5.0%,用作基肥型水肥用肥,于四種基質比例對照用法用量不變,為常態性用肥;蘭花專用肥使用比例初步確定為:1000、1500、2000、2500倍四種施肥比例對照,采用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管理,另外加裝寬行噴淋補水設施進行補水。
1.4 ?模擬生態特性,采用遮陽網遮光栽培
模擬仿生態生長環境要求,采用40%、60%、80%三種遮蔭比例HDPE遮陽網與無遮蔭進行對照處理,于晴天光線良好白日進行遮蔭管理。
2 ?試驗設計與分析
2.1 ?試驗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計葡萄糖吸光度試驗方法測試對照所含多糖比例。首先制定葡萄糖吸光度與毫克量縱橫坐標數據曲線,精量稱取0.654mg葡萄糖,加入去離子水1ml至全溶,根據倍數進行稀釋并產生吸光度(小數位數):0.338 500 00、0.168 250 00、0.085 650 50、0.062 800 50、0.026 450 25、0.015 700 15,根據以上數據繪制出標準曲線。
2.2 ?多糖提取與含量測定
精量稱取600毫克新鮮石斛,剪碎后加入去離子水100ml,于100℃回流加熱2h,提取冷卻液10ml加入乙醇50ml離心混勻靜置一夜,取沉淀液以去離子水復溶;第二天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定石斛提取液中石斛含量,吸取0.1ml樣品溶液,加入0.1ml5%苯酚溶液以及0.5ml濃硫酸,煮沸20 s后冷卻靜置至室溫于495nm波長測定吸光度。經測定采用8∶1∶1、6∶2∶2、2∶2∶6、1∶1∶8四種基質比例多糖含量平均值分別為1.525%、2.542%、1.721%、1.292%;采用無遮蔭和40%、60%、80%三種遮蔭比例多糖含量平均值分別為0.671%、1.432%、2.536%、2.129%;采用1000、1 500、2000、2500倍四種施肥比例對照多糖含量平均值分別為1.635%、1.321%、1.776%、1.435%。
2.3 ?結論與討論
根據吸光度比值,三個因素確定出6∶2∶2松樹皮、竹炭、水苔基質比例、60%遮蔭比例、2000倍施肥比例的試驗條件下,試驗對照的多糖含量平均值最高,基礎性生長狀況也較佳,同時由于施肥比例同比基質比例和遮蔭比例的多糖含量比例極差較低,表明施肥因素對鐵皮石斛生長影響最小,基質配比次之,最大因素為光照。
當前隨著人工栽培鐵皮石斛開發企業的不斷增多,鐵皮石斛的品質與食用安全性日益重視,通過優化鐵皮石斛種植模式,提高對鐵皮石斛研究,不僅能夠挽救這個瀕危物種,還能更有效地發掘其藥用價值,對鐵皮石斛的市場化開發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泉峰.鐵皮石斛培養的產業化研究[J].中草藥,2013(4):438.
[2] 劉宏源.藥用石斛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中國現代中藥,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