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義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于各類農產品和糧食作物的需求逐漸增多。在水稻方面,水稻種植技術需要進一步提升并全面提高病蟲害防治的工作效率,提高水稻種植的整體產量和質量,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效益。基于此,文章主要探究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與病蟲害防治。
關鍵詞:水稻;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0 ?引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對于各類糧食作物的需求越發增多,為了全面提升糧食作物整體產量,需要針對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全面的優化和升級。文章主要圍繞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與病蟲害防治進行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水稻種植的整體水平,促進農業領域的飛速發展。
1 ?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
1.1 ?選種
我國各地氣候條件和地域環境差異較大,因此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選種技術時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溫度、濕度、土壤等多方面信息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確定。水稻種子的萌發質量與周邊氣候和溫濕度密切相關,也能影響未來水稻種植的整體產量,因此在進行選種時需要擇優選擇、多次篩選。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相對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水平較高,因此在進行水稻種植選種子期間,需要根據南方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水稻品種,并強化種子的篩選,確保水稻選種能夠適合本地區的種植。
1.2 ?種子處理
在進行科學選種之后,需要對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首先要將確定種植的水稻品種中選取質量優良的種子,進行二次篩選;其次可以選擇晴朗的天氣,將發芽率95%以上的水稻種子在曬墊上鋪開,平均曬1~2d,期間要勤于翻動,使水稻種子的干燥度和水分含量保持一致;再次可以針對水稻種子進行浸種,以期讓水稻種子能夠更好的吸收水分,可以用40℃左右的清水進行浸種,再用石灰水或硫酸銅液進行浸種,浸種的時間可以按照水稻種植的實際需要和浸種的水源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浸種之后要將種子重新清洗,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抗病蟲害能力;最后要將水稻種子進行藥劑施加,用種衣劑進行包種,隨后可以將其陰干,以備種植使用。
1.3 ?鋪設苗床
為了進一步實現水稻的高產,需要先用苗床對水稻進行育苗,其后進行播種和栽培。在苗床育苗期間,需要保障苗床的溫度和光照,可以按照東西方向進行苗床的設置和鋪設。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苗床鋪設時,水稻苗之間的距離要保障足夠的空間,以促進水稻苗的順利生長。其次,也可以在苗床上方鋪設保溫塑料薄膜,更好的實現對溫度和濕度的綜合性控制,減少自然環境因素對水稻苗的影響和危害。
1.4 ?水稻播種
在進行水稻播種時,要保障外界的溫度和濕度,以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可以針對水稻種植區域的溫濕度情況進行記錄和觀察。在播種期間需要確保水稻種植區域的整體氣溫在7~8℃范圍,以確保水稻種植區域的溫度和濕度條件,能夠滿足水稻生長的基本需求,并為其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完成水稻播種后可以鋪設土壤,以確保整體環境更加溫暖舒適。
2 ?水稻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防治原則
在水稻種植期間,病蟲害防治工作相對繁雜,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要始終堅持更加環保的原則,盡量避免過多使用農藥進行化學防治、因為農戶在進行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施加農藥期間,一旦發生用藥量過大的情況,同樣也會導致農藥中的有害物質在水稻植株中殘留或直接滲入土壤,對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們的飲食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利于水稻的順利生長。因此可以更多的采用物理防治技術和生物防治技術等有效措施,并適當搭配化學防治方法,提高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的整體水平。
2.2 ? 病蟲害防治技術
2.2.1 ?紋枯病
在進行水稻紋枯病的病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強化預防性措施,可以適當使用化學藥劑進行處理。例如,可以在水稻選種期間直接選擇病蟲害抵抗性能較好的水稻品種;或在水稻種植期間,在肥料中增加磷、鉀成分的肥料,并確保水稻田中不會過多的留有水分,讓稻田干燥,減少紋枯病的發生與蔓延。
2.2.2 ?稻飛虱
稻飛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蟲,稻飛虱可以直接交水稻的枝葉進行吸食,導致水稻植株水分流失,出現稻飛虱的稻田往往會出現“黃塘”等情況,甚至會導致整片水稻全部枯死。因此在我國很多地區,稻飛虱的蟲害問題防治與處理難度較大。在稻飛虱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季節和氣候變化情況,對水稻田噴灑藥劑,最大程度上減少稻飛虱的影響和危害。
2.2.3 ?白葉枯病
水稻植株的白葉枯病需要強化對白葉枯菌原體的有效控制和防治,避免白葉枯病對水稻整體種植情況產生嚴重影響。首先在選種期間,要強化對種子進行檢疫,從根源出發,減少白葉枯病在水稻種子和水稻植株中蔓延的可能性;水稻播種種植之后要及時觀察水稻植株情況,一旦發現有白葉枯病的病狀表征,要及時采取相關防治措施進行處理,可以使用消毒靈等有效藥劑對稻田進行大范圍噴灑,減少白葉枯病的蔓延趨勢,一般可以連續噴灑兩次左右,以更好的實現防治效果。
3 ?總結
水稻的種植與我國農業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不斷強化水稻的高產種植,減少病蟲害的危害,對提升水稻整體產量和質量,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效益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文章主要從水稻選種、種子處理、鋪設苗床和播種等主要環節出發,探究了水稻種植的技術,并針對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原則和具體的病蟲害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以期進一步實現水稻的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劉左芬.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與病蟲害防治要點[J].新農民,2020(35):62.
[2] 謝安靜.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與病蟲害防治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