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慶
摘要:水稻作為我國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糧食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東北地區作為水稻高效,優質,穩產高產的重要地區,在生產中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對于水稻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文章就從水稻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兩方面展開對這一問題的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措施;病蟲害防治
1 ?水稻栽培技術措施
1.1 ?品種選擇
就目前來看,在品種選擇時,一般來講為實現“高產”的栽培目標,種植戶除了要結合種植區域環境氣候特征外,還需盡量選擇雜交純度高、根系發達的品種,并在播種前做好小粒、病粒和秕粒的剔除工作,以此來提高農作物栽培質量和產量。除此之外在進行引種操作時,基層農技機構和種植戶為確保栽培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基層產業機構和種植戶需秉承著如下原則——區域引進的品種需滿足國家頒布的種子管理條例、在種子推廣前進行試種示范以確定糧食作物的推廣技術和手段、水稻種植區域需盡量避免引進晚熟品種以影響水稻品質。
1.2 ?整地作業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栽培地對水稻栽培質量和產量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在進行整地時種植戶需在前作物收獲后就立即進行滅茬操作,并且通過施用基肥的方式,來增強種植區域土壤內營養物含量。除此之外在完成前茬作物收獲后,種植戶需做好深耕作業,一般來講水稻的耕地深度在30cm左右,通過深耕操作以此來營造出適宜耕層結構及孔隙比例,其中對于上沙下黏、下沙上黏、上堿下不堿的區域需適當增加耕作深度。
1.3 ?種子處理
(1)曬種作業
在進行水稻播種前,為顯著提高種子發芽率,種植戶需結合當地氣候選在溫度較高的天氣進行,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將種子攤鋪到土場上進行2~3d的曝曬,在曬種子時為確保均勻度,種植戶還應該進行翻動,在曬種時種植戶需將種子中的雜質、秕粒、小粒以及出現破損種子進行去除處理。
(2)浸種作業
在進行浸種作業時,一般來講在冷水中的浸泡時間要比在溫水中的浸泡時間長,前者大概是12h,后者大約是10h。在用微量元素(鋅、銅、錳、硼、鉬)化合物配置的溶液進行浸種操作時,為從根本上確保水稻浸種,勞作者需做好攪拌和測溫工作。
(3)藥劑拌種
在進行種子處理過程中,藥劑拌種作業的實施其目的是是為了降低后期病蟲害的發生率,具體來講就是種植戶需在浸種完成后,根據種植區域病蟲害的常見類型選擇藥劑。對紋枯病的防治可通過采取硫酸銅進行拌種操作的方式,對水稻絲黑病的防治可通過萎銹靈進行拌種作業的手段,此外對于地下害蟲辛硫磷乳油是拌種過程中需要添加的藥劑。
(4)催芽處理
為從根本上確保水稻“高產”的栽培目的,在進行播種前種植戶還需做好催芽工作,即通常將浸種結束后的種子放置在溫度20~30之間的環境中,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翻動處理,并每隔半天做好種子澆透作業,以此來加快種子發芽速率。通常來講種子在24h后會出現萌動現象,即可結束催芽,并且進行播種前的最后一次挑選,即將沒有種子萌動跡象的種子做剔除處理。
1.4 ?適期播種
在進行水稻栽培過程中,為達到預期的栽培目的,選擇適宜的時期進行播種也是十分必要的,即一般來講土壤表層(十厘米左右)溫度穩定在十攝氏度為最佳播種期,即對于北方地區而言大概是每年四月中下旬。在進行播種作業時為了確保生長的一致性,種植戶對于同一區域需盡量選用同一品種,此外在進行播種時還要根據土壤墑情確定好播種的深度和密度,以此避免出苗不齊的現象。
1.5 ?田間管理
在水稻栽培過程中,田間管理工作是否有序、有效開展,對糧食作物的栽培產量和效率而言具有重要影響。在進行田間管理過程中,種植戶需保證播種區域土壤水分維持在60%~70%,因此較為干旱的地區種植戶需做好定期灌溉工作,而當雨季來臨時亦或是下雨較為頻繁的區域,勞作者需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以防種子和幼苗長期處于水中而缺氧導致死亡。
水稻不同生長周期對于營養物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水稻栽培過程中,勞作者還要做好土壤營養物質含量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科學施肥。
2 ?水稻高產栽培中病蟲害防治技術措施
在當前水稻種植過程中,紋枯病、稻瘟病、大小斑病、莖瘤病、彎孢霉菌葉斑病等是常見的病害類型,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水稻葉螨等是常見的蟲害種類,為在確保水稻種植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避免對周遭生態環境的破壞,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采取“無公害化技術”是十分必要的。在對紋枯病進行防治時,一般來講此類病主要是由于水稻感染紋枯菌,因此農戶需可通過采取選用抗紋枯病的水稻種、用粉銹寧拌種以及及時清理田間雜物等方式進行防治;在對小斑病進行防治時,據調查由于小斑病的發病機理是因為外界氣候變化,因此為達到預期的防治目標,農戶可通過采取選用鄭單958水稻種、實行輪茬制度以及確保田間管理工作有效落實等手段進行科學防治;在對水稻螟、水稻葉螨等蟲害進行防治時,利用“生物鏈”,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預防和處理的“生物防治”得到了廣泛應用,具體來講就是利用瓢蟲、蜘蛛等有益生物來捕殺田間的水稻葉螨、水稻螟,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
3 ?結語
現階段伴隨水稻栽培規模和數量的持續增加,為在滿足人們對于糧食作物高品質要求的基礎上提高農作物產量,加快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是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礎。
參考文獻
[1] 邵旭燕.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農技服務,2016,3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