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書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的發展及社會體制的變革,為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和人居水平,國家已經出臺了各項扶持農村發展的政策。雖然鄉村振興的戰略已經為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帶來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在人居環境和人居水平方面,還存在著一些限制性問題,許多農村地區對于人居環境、水平的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農村環境長時間以來得不到良好的整治和改善,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隨后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農村;人居水平;人居環境
0 ?引言
長久以來,我國將農村的環境建設和經濟發展都放在高度重視的地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村人居環境、人居水平也被放在了建設新農村的主體地位上。根據目前情況來看,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工作長久以來得不到理想效果,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執行戰略。因此,需要對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改善工作進一步加強,為此項工作提供一些具有研究價值的策略。
1 ?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面子工作”建設程度高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中,已經有部分農村地區的面貌得到了改善,其中存在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難題。不少村莊文化墻和入村宣傳等形式都體現出了不同村莊的文化特點,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旅游業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有少部分農村地區只重視農村文化宣傳,沒有考慮到宣傳過程中對農村人居環境的影響,有的宣傳設計工程嚴重影響了鄉村主干道的利用,干擾了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鄉村領導將政府資金投放在了表面工作中,忽略了環境整治的實際內容,比如有的村莊經常斷水、斷電,鄉村衛生差,人居水平還存在著較大的上升空間。
1.2 ?農村人口少,改造投入高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農村地區的年輕人選擇到城鎮上工作,再加上有些農村地區受地形地貌的影響,經濟發展落后,流動人口較少,多數為老年人和幼兒,這些人不具備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有一些類似“空殼村”的地區為推動發展不做科學規劃,盲目開發,把改造資金都投入到了建設公路和建設信號塔工程上。從村民的角度來分析,這些開發雖然有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是對農村內部人員的經濟價值不是很高,這些斥巨資的改造項目無疑是大材小用,缺乏實際建設意義。針對“空殼村”的問題,可以采用規劃搬遷的方式,實現土地的高效利用。
2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人居水平的具體措施
2.1 ?加大農村地區的經濟投入
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工作中的經濟投入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城市化在不斷發展,但是我國農村基數相對較大,自然環境和經濟都是作為農村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有些農村地區的農業產業十分突出,這就導致后續農產業的二次費用和運輸成本需要經濟的支持。因此,農產業突出的農村地區需要完善農業產業鏈,以農業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并在村內宣傳綠色農業和科技農業的有關內容,使越來越多的村民群眾愿意參與到農村農業生產活動中,集體為農村經濟帶來增長效果。另外,關于農村的經濟投入還可以在動物糞便產生的沼氣和垃圾污染方面中入手,加大這些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經濟投資力度,利用科技產品解決這些問題,促進科技產品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程度,不僅能夠提升廢物可再利用率,還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人居水平。
2.2 ?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推進垃圾分類治理
要想改善農村的環境問題,首要內容就是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農村地區需建設全面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區分開來,開展農村中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建設。將垃圾分類加入到農村衛生環境管理條例中,充分利用村中的宣傳欄和廣播系統,為村民普及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可回收垃圾中的硬紙板、玻璃、塑料等不僅可以變成可再生能源,還可以變成書本、衣服等,此項工作內容解決了農村垃圾的亂堆、亂倒、垃圾圍村問題,還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的整治,改善農村人居水平。
2.3 ?內外工作同步推進
為了更快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政治工作,應當同步推進農村人口居住環境的內外建設工作,不僅僅要建設農村文化,還要從實質上進行分析,幫助農村群眾改善以往的居住環境,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總的來說,需要從農村的治安、衛生、村容村貌方面開展工作,不僅要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識,還要加強村民對居住環境的重視度,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政治工作的科學開展,同時使農村群眾積極配合到此項工作中來。
3 ?結語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鄉村經濟水平也需要不斷地跟進,在鄉村經濟中,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仍然是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建設農村的工作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堅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提高農村群眾的思想、作為,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政治工作,來改善農村人居水平。
參考文獻
[1] 姚松,雷幫羽,劉才琴.探析美麗鄉村視角下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措施[J].居舍.2020(13):4.
[2] 江志峰,蔣潤蕓.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對策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