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璋
摘要: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屬于高投入、高產出的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設施農業是傳統農業逐步擺脫自然環境的束縛轉向現代化、產業化、標準化生產、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關鍵詞:延平區;設施農業;現代農業
1 ?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自2013年以來,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省財政廳、省農業廳《關于印發設施農業溫室大棚省級補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省、市、區多重補貼政策的激勵扶持下,設施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力促進農民增收。
2 ?設施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集約化程度不高,集中連片規模尚未形成
除了王臺、南山等部分鄉鎮有較集中連片規模,其余的大多呈點狀分布,難以實現集約化經營。
2.2 ?產業鏈不完善,大棚種植品種單一
百合花種植的大棚,一年有四個月“空窗期”,大量設施大棚土地閑置,無輪作植物可種。蔬菜大多種植一些傳統品種,名、優、特高價值產品沒有引進跟上,設施農業應有的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3 ?技術力量薄弱,指導性不強
部分生豬退養戶存在盲目發展狀態,建好大棚沒有謀劃好品種,一方面缺乏市場信息,在品種選擇上不敢輕易投入生產,另一方面缺乏具體針對性技術指導。
2.4 ?組織化程度不高,市場體系不夠健全
我區缺乏規模較大、輻射帶動力強的農產品交易市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同時,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經紀人隊伍數量少、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不高,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3 ?設施農業發展的對策
3.1 ?搞好產業規劃布局,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區政府要根據區域的實際特點和區位優勢,結合周邊的產業結構,突出特色和重點區域。將設施大棚較集中的區域按地理位置、大棚種類,合理規劃引導產業朝優勢品種種植方向發展。如王臺、峽陽等片區,借助百合小鎮的東風,著重朝百合花種植、觀賞、休閑、旅游等方向打造;太平、爐下片區,鮮切花種植、食用菌栽培技術較成熟,引導農戶朝鮮切花種植、食用菌栽培方面發展;南山、大橫片區應在采摘園、農業觀光、立體種養、休閑旅游等方面做文章。通過分區域、分功能產業實施,逐漸形成區域品牌、集約化經營。建議區政府研究出臺我區設施農業發展指導意見。
3.2 ?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加強培訓力度
通過轉崗轉產發展起來的業主,大棚種植技術、管理沒有經驗,技術力量嚴重匱乏,農業合作社、企業,也普遍存在人才難求局面,制約了設施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政府及職能部門要有針對性加大引進專業人才力度,讓科技人才服務合作社、企業,更好地指導專業戶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從事設施農業生產。同時,要加大培訓力度,著力抓好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培訓。實施“走出去、引進來”人才技術培訓戰略。一方面區鄉兩級農業技術人員要“走出去”參加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術培訓,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另一方面鼓勵現有農業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協作,做為他們實訓基地,承擔科研項目,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吸引專家學者前來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講解傳授經驗,培訓一批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技術骨干,具體指導生產。
3.3 ?促進產業轉型提升,做大做強農業產業鏈
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是現代農業顯著標志。我區農業產業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高。政府及職能部門一要繼續扶持和壯大現有設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二要加大引進龍頭企業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技術力量投入到設施農業經營;三要加強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做好“農超對接”工作,引進大型超市、電商平臺等銷售企業,提高農產品進入市場能力;四要發展壯大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加快農產品流通速度和廣度,解決產銷問題。
3.4 ?部門聯動,服務設施農業發展
相關部門要關心支持農業發展,建立聯動機制。自然資源局要在農戶建設大棚前加強用地指導,確保選址建設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并辦理設施用地審批;農業農村局要在因地選擇棚型、大棚使用維護、病蟲害防治、土肥管理、農殘檢測、產地認證等方面加強技術指導;經信等部門要向供電部門爭取落實農業生產用電優惠政策,讓設施農業用電電費降下來,設備發揮作用、降低生產成本;商務等部門做好市場對接,在營銷上出謀劃策,讓更多的農產品銷的好、銷的暢。通過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指導服務,力爭我區設施農業進一步得到提升。
3.5 ?加大資金籌措,確保政策兌現
目前已驗收待撥付省級補貼資金9455.76萬元,2018年全年我區退養戶建設設施大棚共171.13hm2,需區級補助資金9694.86萬元。補助資金未到位,企業和農戶普遍存在生產資金短缺,開展生產步履維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建成大棚作用的發揮,也存在一定的穩定隱患。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向省、市爭取補助資金,盡快籌措到位,確保政策性補助兌現到位,鼓勵農戶投入生產,使設施大棚早見效益。
3.6 ?探索建立自然風險保障機制
大棚等設施受自然災害損失時有發生,為解決業主后顧之憂,區政府及職能部門要積極與保險公司洽談,擴大涉農保險范圍和覆蓋面,將設施農業保險納入政策性保險范圍,并制定投保優惠措施和保障機制,吸引設施農業業主投保,降低經營風險。
參考文獻
[1] 魏重艷.南平市蔬菜產業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4,45(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