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要:隨著國家人口的不斷增長,對于糧食的需求數量與日俱增,為了能使農業產量提高,要對種植技術做出優化改革?;诖耍疚闹攸c講述了提高大田水稻產量的具體實行措施,提出了合理規劃區域、實現科學種植、提高質量產量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產量;質量;種植技術
0 ?引言
水稻作為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是人民生活離不開的口糧。近幾年,人口的暴增,增加了對其需求數量。為了能夠保證群眾的飲食問題,要不斷地擴大種植面積,豐富栽種手段,使其產量與質量不斷的上升,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1 ?提高大田水稻產量與質量的技術要點
1.1 ?選用良種
水稻品種選擇的優劣,對秋天收成時的產量和質量均有一定的影響。目前,在市場中流動著大量品種,在進行挑選的過程中,不要過于隨便,應觀看種子的外觀是否飽滿、顏色純正與否,是否有殘缺,其自身條件達標之后,同時要考慮到外部因素,如:本地的土壤、氣候冷暖、空氣濕度與溫度等,在此基礎上,選擇出最適合的。不僅如此,還要重視其抗倒伏的能力、成穗的幾率高低、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滿足以上條件時,才是最適合種植的品種[1]。
1.2 ?合理育苗
育苗主要分為兩項內容。
第一,準備苗床,選擇地勢起伏小、背風、向陽的合適厚土層作為培育場所,先要做的是,將區域內的土地翻動平整,將其中較大的碎石塊和雜草清理干凈,確保土層滿足幼苗的生長條件,在制作時苗床時,寬度1.5m,溝深30cm為最佳,之后在其內施撒符合標準的農機肥料,1500kg/hm2即可。
第二,將挑選出適宜的種子類型進行處理,先將其浸泡在水中,分離出雜粒和不飽滿的,經過太陽晾曬48h后使用藥劑濃度為3%的殺菌靈進行消毒工作,之后使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濕潤的袋子裝起來。水稻育苗的方式主要有:(1)水育,其對水量的需求大,出現爛苗的幾率高,成活率低,使用的人數少。(2)濕潤育秧,要頻繁更換使用的水,這一方法可以使地面平坦,利于開展播種工作。(3)使用人數多、范圍廣的是旱育技術,只需在培育過程中把控溫度,使用薄膜將幼苗蓋住,防止凍死即可,另外,其還可以解決水的使用問題。
1.3 ?移栽管理
在水稻幼苗長到一個月零十天的時候,可以將其起出后移栽到戶外。在實際工作中,雜交的水稻可提前4d,普通品種要延長一周,所有類型都應在2個月內進行移栽,否則會對存活的幾率和產出總量造成嚴重影響。依據市內氣候變化,最佳時間為4月的15號左右,在雨季到來之前要將該工作完成,會對其生長有一定的助力,移栽工作要避免風力大的天氣,選擇天氣晴朗、微風和煦的日子。確保幼苗行列整齊均勻,不僅會對其生長有幫助,也會在秋季方便收割。普通水稻的距離保持每株之間橫向寬20cm,縱向10cm即可,雜交品種橫21cm,縱向相對增大2~3cm,15cm以內為最佳。
1.4 ?節水灌溉
水稻種植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足夠的水,但是水過多的話會使根部腐爛,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灌溉,避免對植株的傷害。在澆灌的過程中要采用間歇式的方法,對水位高低情況要增加觀察頻率,在達到一定標準后停止水源繼續涌入種植區域,過低的時候同時也要及時灌溉,確保內部水源充足,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1.5 ?科學施肥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不能缺少的營養物質是氮磷鉀養分,在生長階段的時期,所需要的計量是不同的。作物對施肥的時間數量有著嚴格要求,在種植過程中,幼苗剛剛移栽之后再開展工作,一周之后再進行一次,同時還要追加銨肥和尿素,20kg/667m2。觀察植株真實的生長情況,及時地進行營養補充。移植前要使用硫酸鉀和普鈣融合成基肥,1700/667m2即可。在生長過程中出現葉面發黃時,要對其表面施撒肥料,提高光合作用,促進水稻健康成長[2]。
2 ?優化大田水稻種植技術的措施
在進行大田種植水稻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知識,懂得使用現代先進的科技手段參與到種植工作中,使其科技含量不斷提升,促使質量和產量提高。
第一,對稻苗進行控制,對其生長階段中的分葉期重點關注,科學地把控成長過程中植株之間的距離,定時整理,適當減低肥料的使用,以免過于密集產生負擔。
第二,專注成長過程中病蟲害的影響,結合水稻自身的品種特質,從而選擇出適合的方式,將其消滅,預防對產量的惡劣影響,確保安全的生長環境。第三,施肥要符合現實情況,合理地調配需求數量,并且對其填入的品種、時間、位置因素嚴格掌控,其過多或過少對水稻生長均無益處,還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只有科學合理的使用化肥的度量,才能保證其健康成長。
第三,在大田種植水稻時,需要不斷提高對現代化機械的使用水平,改變原有的大環境,達到提高水稻種植質量和產量的目標。在以往的種植技術基礎上進行改變,用機器將人工勞力取代,提高工作效率。不僅如此,還需要對種植過程中涉及的水利設施進行完善,確保在干旱的天氣下,也能擁有充足的水源,不斷更替變換新的種植技術,保證土壤應有的活力,以此保證水稻生長所需。
3 ?總結
水稻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之一,很大程度地解決了國內的溫飽問題。隨著經濟發展,農業涉及范圍和人員越來越多,為了能保證種植人員的經濟水平,要對種植技術不斷地更新,使水稻的產量與質量隨之升高。
參考文獻
[1] 汪月琴.淺談水稻栽培技術與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607(14):22.
[2] 朱婷.淺談水稻種植技術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20(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