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琴 楊連學 張全坊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園藝植物病害種類的識別方法以及診斷鑒定措施。
關鍵詞:病害分類;診斷鑒定
園藝植物病害可分為非傳染性病害和傳染性病害兩大類。在生產中首先應該進行科學判斷識別診斷,掌握分析病害的發生規律,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及時進行科學防控,以減少病害造成的損失。
1 ?非傳染性病害
這類病害與環境因子的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不是逐步擴展蔓延的,在田間容易較大面積的發生,一般沒有明顯的中心病株和發病中心。例如植株缺鐵、缺鋅等缺素癥,有毒有害氣體導致的植株中毒癥狀等,往往表現為大面積或者全株的發生。環境因子中,園地的地勢、地形、土壤質地、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和團粒結構狀況、土壤酸堿度、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情況都對非傳染性病害的發生產生直接影響。冰雹、洪澇干旱災害、廢水廢氣煙塵等氣象因子、施肥、修剪、排罐、農藥品種的噴灑等栽培管理技術,對于非傳染性病害的發生容易產生影響。一旦外部環境條件改變了,植株可以在一定氛圍內逐步恢復正常狀態。
2 ?真菌性病害
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傳染性,往往由點到面,由一個發病中心向四周擴展,具有明顯的蔓延發展過程。這類病害在外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擴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具有明顯的粉狀物、霉狀物、顆粒狀物銹斑狀物等外部特征,以壞死和腐爛狀較多。但當環境因子不同時,有些園藝植物的病癥表現不顯著,難以判斷診斷,有時需要進行田間調查,根據田間病害的發生分布情況和病害特征,并采樣在實驗室鑒定診斷。甚至需要滿足各種條件下繼續培養,促使植株充分表現癥狀,以便進一步鑒定病害類型。引起真菌病害的病原真菌種類非常多,一般來說病原不同,植株發病癥狀也不盡相同。但即使是病原相同,有時引起的癥狀也不同。例如褐斑穿孔病、霉斑穿孔病、細菌性穿孔病這三種病害都是引起葉片穿孔癥狀,但病原物完全不同。蘋果樹的褐斑病雖然是由同一病原真菌引起的,但在葉片上可以表現出針芒型、同心輪文型、混合型等三種不同癥狀。生產中不能僅依靠癥狀為依據對病害進行診斷,必須進行病原物的鑒定,才能對病害的發生達到科學防控目的。
3 ?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病害一般在環境潮濕的條件下,病部可見一層黃色或者乳白色的膿狀物,干燥后,就成一層發亮的薄膜,都是細菌的溢膿,即是菌膜或者菌膠粒。這是細菌性病害的發病特征。噴菌現象為細菌性病害所特有,是區分真菌、細菌、病毒病害的最簡便手段之一。細菌性病害的鑒定診斷可以在實驗室培養鑒定,可以通過徒手切片看到噴菌現象。
4 ?病毒類病害
生產中對病毒病診斷識別要根據病害田間分布狀況、傳播方式、植株表現癥狀特征、寄主植物的范圍以及環境因子的變化來進行判斷。病毒、類病毒往往有葉片黃化、花葉變色、小葉畸形,叢狀枝等全株性病狀。可以在實驗室通過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鑒定。
5 ?線蟲病害
生產中植株被線蟲危害后,往往表現為矮小、畸形腫大扭曲、腐爛等外部癥狀。需要結合植株表現癥狀,進行病原鑒定才能確定線蟲病害類型。一般是將植株病部的蟲癭、腫瘤進行切開進行鑒定,包括采用電子顯微鏡觀察、血清學以及生物分子學技術進行鑒定,提高線蟲鑒定的準確性。
6 ?園藝植物病害的綜合防控
園藝植物病害的綜合防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就是從生產的目的和生態要求出發,綜合應用各種措施,來預防和控制病害的發生與發現,將病害造成的損失控制在經濟允許的水平之內,本著治早、治小的原則,預防為主,力求降低防治費用,把防治過程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力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使園藝植物栽培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對于一些不太多見的病害的病原物鑒定,可以應用柯赫氏法則進行診斷。就是將病組織分離培養,將所獲得的純培養物接種到相同的健康植株上,從接種植株上的再分離到微生物培養基,然后對病原進行鑒定。這種鑒定方法只適應于單一病原物引起的病害鑒定。實際生產中很多病害由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共同引起的。也有很多病害是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病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
7 ?園藝植物病害的鑒定和診斷
首先,做好預防工作。要通過加強檢疫,預防危險性病害的傳播,嚴格控制國內外局部地區的一些危險性病害的傳入、傳出。其次要在病害發生前就采取預防措施,把病害消滅在未發生之前或者病害初發階段。單循環的病害要在病原菌侵入前預防,多循環病害還要預防再次侵染的發生,以免造成病害蔓延擴展。
8 ?結語
園藝植物的病害的綜合防治,既要考慮當下的實際效果,也要考慮對周圍環境因子的長遠影響要結合農業生產和生態的要求,采取各種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創造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長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繁殖的環境條件,限制容易造成病害流行的適宜環境因子。綜合防控不單單是簡單的措施的積累,要立足實際,合理運用必要的各種防控措施,抓住病害發生的主要矛盾,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合理化解決,爭取最好的防控效果。要做到措施合理、增收節支。真菌病害的診斷通常用濕潤的刀片和挑針,將病部表面的霉狀物、粉狀物等取下來在顯微鏡下觀察鑒定。對于細菌性病害,要通過田間現場觀察、癥狀鑒別和鏡檢來診斷。甚至要進行革蘭氏染色,結合各種理化性狀,以及噬菌體試驗來進行診斷鑒定,進而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懷方,劉鳳權,郭小密.園藝植物病理學[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