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日華 胡維東 馬鵬程 袁小燕
摘要:在目前的畜牧業發展實踐中,RFID的物聯網與智能化技術手段已經得到全面普及運用。現代畜牧業由于具備了RFID技術平臺的重要保障支撐,因此可以確保做到實時追蹤畜牧養殖行業市場變化動態,為養殖技術人員提供智能化的科學決策指導。具體在畜牧業的實踐運用視角下,目前關鍵在于明確物聯網RFID技術手段的基本內涵特征,結合畜牧業的整體轉型發展狀況來進行創新改進。
關鍵詞:RFID物聯網技術;畜牧業;實施運用要點
RFID物聯網技術的本質就是運用自動感知以及智能識別手段來判斷實時性的物體性質改變,并且通過連接物聯網來傳遞感知識別的數據信息,確保達到精準程度更高的物品檢測與識別技術結論。近些年以來,現代畜牧業日益面臨集約化以及規模化的產業發展轉型壓力,客觀上決定了行業技術人員應當深刻認識物聯網技術融入現代畜牧業各個發展階段的意義,積極引進RFID的自動化技術措施。
1 ?RFID物聯網技術的基本含義與特征
射頻識別技術(RFID技術)的基本含義就是運用智能化的自動射頻識別感應裝置來檢測物品性質,運用實時動態跟蹤檢測的傳感智能化專業儀器來確保檢測信息數據的準確程度達到行業標準,有效避免物體檢測誤差的產生。在現階段的物聯網平臺支撐下,RFID的智能射頻識別以及自動傳感檢測儀器已經在各個行業領域得到全面推廣,證實了射頻識別的物聯網技術手段獨特優勢所在[1]。
具體針對畜牧業的重要產業發展領域來講,目前積極引進RFID的物聯網基礎設備保障支撐平臺具有重要實踐意義。與人工實施畜牧業產品檢測以及市場信息跟蹤處理的方法相比,建立在RFID智能化識別技術基礎上的畜牧業將會獲得更好的產業發展機遇,合理節約了畜牧業的發展資源成本。同時,現代畜牧業與物聯網自動化技術手段的融合能夠達到準確追溯畜牧產品來源的目標,切實維護了民眾的飲食健康安全,督促畜牧產品的生產企業與人員認真遵守畜牧產品檢疫檢測的基本準則規定[2]。
2 ?RFID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中的運用實例
東臺市農業農村局目前致力于高效集約化養殖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研發與集成應用,并且取得了優良的技術效益與經濟效益。江蘇省互聯網農業發展中心等單位完成的“高效集約化養殖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成果,自2018年起在我市進行了推廣應用,重點應用主體為年出欄5000頭及以上的生豬養殖場、年出欄5萬只及以上的蛋雞、肉雞養殖場,以及養殖規模在1.33hm2以上的水產養殖場。
當地于2018年推廣應用的集約化畜禽養殖場養殖量分別為生豬32.63萬頭、蛋雞137.36萬只、肉雞116.01萬只,集約化水產養殖面積為1.35萬hm2,節本增效達10248.08萬元。2019年推廣應用的集約化畜禽養殖場養殖量分別為生豬28.46萬頭、蛋雞224.26萬只、肉雞171.80萬只,集約化水產養殖面積為1.42萬hm2,節本增效達11765.04萬元。相關部門通過部署應用養殖環境與動物本體傳感器、智能管控裝備及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等,實現了養殖環境參數的智能化感知、精準化調控,有效提升了畜禽水產養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特別是節工節本作用明顯,并減少疾病發生率,提高了產品品質。
3 ?RFID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中的具體運用實現要點
3.1 ?追溯查找畜牧產品源頭
現階段的畜牧行業發展規模正在快速擴大,因此如果僅憑人工追溯手段來查找某些不合格的畜牧產品生產源頭,那么相關部門將會對此過度投入物質資源與勞動力成本,不利于確保產品溯源追蹤結論的科學性與精確性。與之相比,依靠物聯網的智能識別與產品追溯技術手段可以在很短時間里快速鎖定不良產品源頭,準確追蹤相關的畜牧產品制造與生產責任企業,防止相關部門由于缺少智能化的產品追溯技術手段而導致畜牧業產品不良影響范圍的擴大。
具體對于禽畜養殖過程而言,技術人員需要將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空氣污染程度傳感器以及傳感器保護裝置作為通信系統終端設備,同時將其作為協調器。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上位機可以通過傳感器和通信系統接受各種數據信息,并通過通信系統對PLC發出相關指令,從而準確讀取各設備運行狀態,實現智能化管理目標。RFID的智能化監控系統軟件結構主要由上位機軟件和下位機軟件組成,其中下位機軟件處于PLC程序中,接受到上位機傳出的數據信息或指令后,能夠對前端設備動作進行合理控制。在禽畜養殖管理系統設計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利用ZigBee構建通信系統。系統中的ZigBee主要利用星狀拓撲結構組網,同時將傳感器、上位機、前端執行器作為ZigBee節點。
例如,畜牧行業監管部門針對物聯網的RFID傳感監測網絡系統應當全面連接于禽畜大型養殖場,有效保證禽畜出欄、禽畜運輸以及禽畜產品制作加工的各個關鍵環節都能得到準確的監控。在此基礎上,禽畜養殖戶也要積極學習并且引進RFID的自動化傳感檢測系統,運用禽畜產品溯源追蹤的技術實施思路來嚴格約束禽畜養殖的全過程,增強對于食品消費者的安全權益保障力度。
3.2 ?嚴格實施禽畜產品檢疫與檢測
禽畜產品屬于各地群眾不可缺少的肉食產品,禽畜產品本身如果存在產品檢疫檢驗環節缺陷,那么將會引發非常明顯的民眾飲食健康威脅后果,甚至造成規模范圍較大的禽畜食品安全事件。由此可見,嚴格實施與開展禽畜產品的全面檢疫檢測工作具有顯著的必要性。
與原有的禽畜產品人工檢測與檢疫技術手段相比,運用射頻識別的物聯網技術平臺更加有利于產品檢疫檢測鏈條長度的擴大,確保檢驗檢疫工作能夠完整覆蓋于產品存儲冷庫、產品運輸與批發零售的整個過程,增強了對于民眾飲食健康與安全權益的維護保障力度。但是不應當忽視,現階段的視頻識別物聯網技術平臺并沒有達到最為完善的程度與效果,客觀上決定了行業監管部門仍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物資與成本,提升畜牧行業監管部門的智能化技術實踐運用能力[3]。
3.3 ?保障畜牧行業產品以及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畜牧行業產品能否達到基本的產品安全性能檢測標準,直接決定了城鄉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健康保障力度。在目前的現狀下,某些畜牧業產品本身存在質量安全缺陷,因此在產品進入到食品消費領域之后將會引發消費者的恐慌與不滿,甚至威脅到正常的食品安全行業監管秩序。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善于通過實施物聯網檢測的智能化手段來確保畜牧產品的全過程制造生產安全,在根源上杜絕畜牧行業產品的安全隱患因素,依靠快速識別的傳感檢測技術儀器來實現上述目標任務。
具體在設計RFID的禽畜養殖動態監控與管理平臺過程中,可以將其分為以下模塊:系統顯示模塊用來顯示禽畜圈舍內的溫濕度數據實時變化狀況。系統報警模塊用于產生異常情況時可以及時發出報警信號。系統切換模塊能夠自動化切換運行方式。系統中的手動控制模塊可以對設備狀態進行手動控制。系統保護模塊可以對傳感器進行合理保護。該平臺運行原理主要是向終端設備發出查詢命令,判斷是否接受到正確信息。RFID的自動感知模塊如果接收到需要讀取采集信息,從而判斷圈舍內的空間位置數據。如果信息在參數設定范圍內,則對參數進行計算;如果不在設定范圍內,則會發出報警信號,然后運用控制指令的方式來提醒禽畜養殖人員合理調整圈舍空間環境的溫濕度。
4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現代畜牧業的全面發展與轉型過程必須依靠物聯網平臺的重要支撐作用,其中關鍵涉及到RFID自動化技術手段的合理運用。畜牧業在當前時期的產業結構鏈條中占據重要地位,畜牧業的發展保障技術手段應當不斷得到更新與調整,旨在合理節約畜牧業的發展資源成本,充分展現物聯網技術手段在助推畜牧業創新發展領域的實踐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治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畜牧業自動識別追溯系統設計[J].軟件,2020,41(6):147-150,168.
[2] 王梅.基于RFID的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中的應用[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6):6.
[3] 李寬省.淺析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發展中的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