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蕊
從前,齊國的國王生了一種怪病,終日昏昏沉沉,蒙頭大睡。經御醫治療,仍不見好轉,文武大臣急得團團轉。正在大家想不出好辦法時,有個太監說:“聽說扁鵲是個神醫,何不請他來看看?”
皇后和太子立即派人把扁鵲請來。扁鵲看了看齊王,搭了搭脈說:“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不過,我治好了大王的病,大王會處死我的。”皇后和太子連聲說:“哪有這個道理,你治好了大王的病,一定會重賞你呢!”扁鵲說:“既如此,隔幾天我再來。”
一天,天下大雨,扁鵲冒雨步行,帶著滿身的泥水,來到齊王寢宮,只見齊王仍然蒙頭大睡。扁鵲直接躺在齊王床上,把齊王推過去翻過來地折騰了一番。齊王睜開眼睛一看,只見一個渾身泥水的人躺在床上,頓時勃然大怒,叫人把扁鵲拉出去斬首示眾。皇后和太子上前求情,齊王根本不聽。
扁鵲對皇后和太子說:“大王病已不治自愈。我犯了辱君之罪,大王要處死我,也在預料之中。不過,我有個請求,不要殺我的頭,把我罩在大鐘內悶死好了。”皇后和太子把扁鵲的要求回報了齊王,齊王同意了。扁鵲被罩在鐘內,為了防止被悶死,就用手在鐘邊掏出一個通氣孔道,然后端坐在鐘內靜氣養神。
3天后,齊王痊愈了,想起被他下令處死的扁鵲,心中十分后悔,便與皇后和太子一同來到鐘旁,叫人把大鐘吊起來。只見扁鵲安然無恙,正端坐養神,齊王很是驚訝。
皇后和太子問扁鵲為什么要用那樣粗野無禮的方法給大王治病,扁鵲說:“大王之病,乃因操勞國事過度,把許多煩惱之事悶在心頭,積郁成疾,名為‘郁癥。這種病只有激發他生氣狂怒,把胸中的積郁發泄出來才會好。”齊王聽了,夸贊道:“真是神醫呀!”于是,厚賜了扁鵲。
何謂“郁證”?中醫認為,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郁病有六種,即氣郁、血郁、痰郁、火郁、濕郁、食郁。我國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認為,人體諸病,多生于郁。在現代人的身體中,郁結不少,有各種情緒的郁結,各種痰濕的郁結,各種氣血的凝滯瘀阻,等等。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治療郁證的經典方劑——越鞠丸。越鞠丸最早出現于《丹溪心法》,“越鞠”即發越鞠郁之氣的意思,由蒼術、香附、川芎、神曲、梔子五藥組成 。其中,香附理氣解郁止痛,治氣郁,為君藥;川芎為血中氣藥,旁開郁結,治血郁;梔子瀉火除煩,治火郁;神曲消食和胃,治食郁;蒼術燥濕健脾除痰,治濕郁。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機、解諸郁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