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為
青光眼是一種嚴重損害視神經的眼疾。在全球失明人群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由青光眼導致的。因青光眼在早期發病之初,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不少患者到后期感覺到視力下降或者出現不適時,才發現自己患了青光眼。究竟哪些人容易被青光眼“盯”上?要如何防范呢?下面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視力的“無聲殺手”——青光眼。
這四類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篩查
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持之以恒、規律用藥、定期復查,是遏制疾病進展的法寶,特別是對青光眼高危人群,宜及早進行青光眼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等篩查。宜每年至少篩查一次。以下四類人最容易遭到不同類型的青光眼偷襲。
老年人易得閉角型青光眼 閉角型青光眼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一般發病時癥狀明顯,多為眼痛、頭痛、惡心、嘔吐伴視力下降等。經常有患者因為頭痛或惡心首先就診于神經內科或消化科而貽誤治療。
這類患者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遠視眼。患者具有淺前房、窄房角等解剖結構,隨著年齡的增長,病理狀態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如果40歲以上人群,老花眼出現得較早,在黑暗中覺得眼睛特別不舒服,就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出現上述眼痛、頭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減少視神經及視力的損害。
年輕人易得開角型青光眼 開角型青光眼的特點是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往往是無意中遮住一只眼后發現另一只眼看東西有遮擋,也就是視野缺損,而此時往往是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了。
這種類型青光眼往往從患者年輕時就開始出現,在沒有癥狀的情況下逐漸影響患者視力、視野。因此一旦發現視力下降,需盡快到醫院就診,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警惕。
高度近視者易患青光眼 高度近視者眼球拉長,眼球壁的張力降低,視神經抗壓能力比較低。當視力減退時,患者往往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不斷換眼鏡,最后才發現是患了青光眼,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了。因此,建議高度近視者每年或每兩年檢查一次視野及視功能。
亂點眼藥水易得激素型青光眼 慢性結膜炎是常見的眼表疾病,患者常用激素性眼藥水,長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藥水易患青光眼。而如果對激素敏感,有一部分人即便短期使用,也會出現眼壓升高的青光眼損害。
此外,青光眼的眼壓升高與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如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抑郁等均可誘發其發病。還有暗室環境、近距離用眼過度、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心血管疾病也是其發病的高危因素。
治療青光眼規律用藥很重要
由于青光眼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療。臨床上主要通過降眼壓和改善視盤缺損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目前尚不能治愈,需要長期持續治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和手術的方法控制眼壓及保護視神經。中醫認為,青光眼是由于情志過傷,從肝論治,運用清肝瀉火、疏肝理氣,滋陰平肝、補益肝腎等方法治療,再配合針灸手法,對已控制眼壓的青光眼患者的視神經保護有積極的作用。
青光眼的治療重點是持之以恒,規律用藥,定期復查。
青光眼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眼科疾病,一旦患病,須在醫師指導下用藥。青光眼患者用藥前除了要注意所用眼藥水的名稱、濃度、有效期,眼藥水內有無絮狀物或者混濁變色外,也不能忽略以下幾點:
1.點藥前要洗手,以免手上細菌帶入眼內。
2.凡是混懸液劑型使用前要先搖晃,使藥液均勻、藥效穩定,如布林佐胺滴眼液。
3.眼藥水一次僅點1滴,如果不慎沒有滴入結膜囊,可補點1滴。因1滴眼藥水約30微升,而結膜囊內可存容量僅約7微升,所以,一次點幾滴不但浪費而且也不增加藥效。
4.點眼藥后需要閉眼3~5分鐘,可增加藥效。一定要記住不同類別眼藥水不要同時點,要至少間隔10分鐘后,再點另外一種,要不然淚液與后點的眼藥水會將先點的眼藥水排泄、稀釋,導致無效。
5.如果需要一起使用眼藥水和藥膏,要先點眼藥水,5分鐘后再涂眼膏。
6.點眼藥水后馬上用棉球加食指壓住內眼角3分鐘,能夠防止藥水從內眼角的淚小點流入鼻腔被吸收,進而減少藥物副作用。
青光眼患者的日常護理
青光眼患者的日常護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飲食宜清淡 患者平時飲食一定要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可以保持大便通暢。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不飲酒、濃茶、咖啡等可引起眼壓升高的飲料,要控制每日的飲水量和一次的飲水量,一般情況下一次飲水不超過250毫升,一天內總飲水量不超過2000毫升,飲水量過大會引起眼壓升高。
注意用眼衛生 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好眼睛,不要在強光下閱讀,切忌在黑暗處停留過長的時間,因為在黑暗的環境中,瞳孔的變化會引起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從而使眼壓升高。看電視時,應點一盞小燈,使室內不至于太暗,且觀看時間不宜過長。
注意日常起居 青光眼患者應注意日常起居,預防感冒,衣領要寬松,睡眠要充足,睡覺時枕頭可以墊高些。不洗冷水澡。這些對防止眼壓升高有一定的好處。適量進行體育鍛煉,不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