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與非糖尿病孕婦相比,糖尿病孕婦所面臨的風險要大得多。如今,隨著國家三孩生育政策的實施,許多高齡女性也有了生育打算,“糖尿病+高齡”無疑又增大了生育風險。為確保孕期母嬰安全,要求“糖媽媽”在懷孕之前以及妊娠期間一定要做足功課, 嚴格遵守以下“八項規定”:
1.孕前要做病情評估
懷孕前先要進行全面體檢,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狀況,有無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尤其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和周圍神經病變),嚴重程度如何,心臟、肝臟、腎臟等主要臟器功能狀況等。凡是合并嚴重糖尿病腎病、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活動期)、重度高血壓的患者,在沒控制好病情之前均不宜懷孕。
備孕期間,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把血糖、血壓等各項指標控制良好,為接下來的妊娠打下良好的基礎。
2.嚴格控制血糖,減少血糖波動
孕婦的血糖控制比一般的糖尿病患者更加嚴格,要求空腹血糖≤5.3毫摩/升,餐后2小時及晚上睡前血糖≤6.7毫摩/升,同時,血糖也不能低于3.9毫摩/升。妊娠前3個月的血糖控制尤為關鍵,此階段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降低流產及新生兒畸形的危險性;而在妊娠后6個月,嚴格控制血糖可以減少巨大胎兒的發生率,降低孕婦分娩時的危險性及新生兒圍生期死亡率。
3.禁用口服降糖藥
為避免口服降糖藥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如胎兒畸形等),糖尿病孕婦應使用胰島素治療。對已使用胰島素者,懷孕后胰島素的劑量往往需要增加。分娩后,由于胎盤排出,胰島素的拮抗激素(如胎盤泌乳素)迅速下降,故產后24~48小時,胰島素用量應大幅度減少(主要指孕前就有糖尿病的患者),甚至暫時不需要胰島素(主要指在妊娠期新發的糖尿病患者)。
4.飲食控制不宜太嚴
糖尿病孕婦飯量大,每日攝入的熱量應比沒懷孕時多一些,不宜過分限制飲食,否則易產生饑餓性酮癥,可少食多餐。妊娠期間主張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適當補充鐵、鈣、碘、鋅、葉酸等營養物質。
5.堅持適量運動
糖尿病孕婦可以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這將有助于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但要避免劇烈或跳躍的體育運動。在運動前、運動中及運動后應嚴密監測血糖水平,并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零食,以防運動中出現低血糖。
6.注意控制體重
為了預防新生兒并發癥(如巨大兒)、減輕胰島素抵抗,孕婦還要注意控制體重,糖尿病孕婦在整個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在8~12千克為宜。如果在懷孕前比較瘦,體重可以多增加些;如果懷孕前比較胖,體重就要少增加些。
7.加強自我監測
人們知道,妊娠期需要嚴格控制血糖,然而嚴格控制血糖會增加患者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會給母嬰雙方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妊娠可能改變低血糖的早期預警癥狀,致使低血糖不容易被及時察覺。因此,糖尿病孕婦需要加強血糖監測,以利于低血糖的及時發現與治療。
8.定期到醫院隨診
隨著孕期的進展,糖尿病孕婦要逐漸增加就醫及產前檢查的次數,注意孕婦及其胎兒的監測,同時做血糖、尿糖、尿常規、血脂、肝腎功能和腹部B超檢查,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和孕婦的身體狀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時機結束妊娠。
總之,糖媽媽們只要重視自身病情,認真配合醫生的指導,合理膳食,適當運動,學會應用胰島素,做好血糖監測,同樣可以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出可愛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