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寅峰 朱媛
摘要:由于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于飲食健康需求的增長,傳統的飲食記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所需,更為精準和積極的健康記錄模式成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從改造廚房常用小產品出發,以心里正反饋效應及反思層次設計為基礎,提出一種通過智能設備解決健康飲食需求的可行辦法。結合當下流行的物聯技術,設計智能化的DIETA產品系列。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即可為用戶反饋自身飲食數據,而反饋內容則注重于情緒積極導向。在正反饋情緒的引導下,用戶健康飲食記錄行為能夠持之以恒。
關鍵詞:廚房產品智能化設計心理正反饋效應情感化設計反思層次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1) 08-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ocial life ability and the need of healthy diet,the traditional diet recording mode is not enough to meet people's needs, a moreaccurate and positive health record model becomes the future direction. Base on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ransforming kitchen products andthe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and reflective level design, propose a feasible solutionto the need for healthy eating through smart devices. Combine with the materialtechnology which popular now, designed the Intelligent DIETA product series.These products can feedback the dietary data when people using, and the contentof feedback is more focus on positive emotional orientation, guided by positivefeedback emotions, uesrs can let the health record motivation more persistent.
Keywords: Psychological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Emotional design Kitchenproduct design Intelligent design Reflection level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品設計已不局限于外觀與造型這些本能層次的設計內容,而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至如何提升產品所帶來的情感體驗[1],也就是情感化設計內容。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開始注重情感化用戶體驗,好的情感體驗可帶來積極反饋效應。
一般情感體驗提升有兩種形式,一是升級產品物理屬性,如蘋果公司的AirPods系列,其考慮到了產品入兜后的造型是否會引起不適而對耳機盒的外觀改造;二是設計配套交互,如耐克公司于2019年推出的adapt智能籃球鞋,在保持原有籃球鞋功能的同時加入對于用戶運動數據的收集并在APP上呈現給用戶,由此用戶收獲了更多使用回饋。
同樣的情感體驗設計可被應用于廚房產品中,人們要求當下的廚房產品不僅能夠滿足其本身功能所需,也能夠促進人們內心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提升[2]。情感化產品設計已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不過目前的廚房小產品仍然有所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功能過于單一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造型和顏色簡單無法給用戶帶來積極的廚房生活體驗;用戶無法在使用過程中收獲與其他電子產品一樣的數據反饋。
一、基于用戶心理正反饋效應的設計需求
隨著人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飲食健康的需求也隨之而高漲。有關于飲食健康習慣的研究背景:2019年5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飲食健康不良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有顯著影響[3],當前部分困難地區人們的基礎生活質量仍然較大的受到飲食問題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與飲食習慣高度相關,例如學業評分壓力與節食有因果關系[4]。如果要想提高某些群體的生活水平,需要改善個人飲食習慣,反映出科學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了當下不少設計的研究方向。來自美國的知名認知學家、工業設計師唐納德·諾曼提出的情感化設計三層次一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對本設計問題有參考意義。尤其是反思層對于飲食健康積極主動性的影響,反思層設計是消費者在整個過程中的經歷體驗,即在前兩個設計層次的作用下,消費者通過商品中蘊含的信息、文化及存在意義等獲得的深層次的感受、反思及認同等情緒反應[5]。同樣來自唐納德·諾曼于《情感設計》中提出的“反饋”一概念為反思層次的設計做出了設計應用上的補充,即用戶所有的行為都會帶來來自情緒的結果反饋,情緒正反饋將給用戶持續的積極動力,負反饋則容易給用戶持續進行這一行為造成阻礙。為提升用戶在飲食健康管理上的積極性,可從設計的反思層次入手去解決使用時用戶的情緒反饋問題,將其引入正反饋方向而非負反饋,即可解決前文提到的問題。這個理論的應用在游戲領域較為常見,通過持續的內部動力使一個人內心對所做事情的興趣不斷提升,游戲的同時一直收獲相關正反饋一例如游戲的刺激性,探索性,從而使得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也并不會因為時間持續而減少,反而會隨著刺激性的不斷增強而越來越明顯[6]。當下不少飲食管理軟件,例如“薄荷營養師”、“番茄健康”、“KEEP”等APP也相繼提出了類似的模式,即通過打卡的手段讓用戶獲得持續的積極性。但這種積極性由于健康管理的改變成果不那么直觀而較為微弱,在游戲方面用戶所投入的時間將會立即獲得等量的游戲效果作為反饋回報,而對于飲食健康管理需求者只能從其體貌變化得到,又由于人的體質不同,體貌變化可能較為輕微而造成正反饋不及時,因此將這種游戲模式直接套用于飲食健康的方式不夠合適。
來自于反思層次的設計是解決用戶積極主動性的關鍵,它可以提升用戶的情感體驗,并將被動改善飲食習慣轉換為主動,這種通過反思形式,提升用戶心里正反饋的理論不僅在諾曼的研究中有所提及,也是海外諸多知名心理學家的研究內容。如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自我實現需求為人的心理反思層做出了同樣詳細的解釋,即人們追求實現自己的能力或者潛能,以實現一種超越自我的需要。文章將根據這一背景提出有助于提升用戶心理正反饋進而做到增進自我健康管理的設計方案,為現今全面小康背景下人們營養健康狀態的提升創造了一種可行措施。
二、相關廚房產品的現狀分析
對于人們飲食營養健康的改進可從相關產品入手,智慧廚房產品已經隨著國內外學者的深入研究而朝著更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產生了小到智能飯盒,大到智能抽油煙機的產品系列。基于此背景,對于上文所述的解決措施設計方向也可以廚房產品入手,通過智能化的形式,結合合理的交互模式給用戶積極使用正反饋而達到目的。鑒于目前有關大型電器及廚房環境的研究已經較為廣泛和深入,如浙江省健康智慧廚房系統集成重點實驗室中西南交通大學的李芳宇教授對于老齡化背景智能廚房的研究[7],杭州師范大學的潘志庚教授對于智慧廚房飲食監控系統的研究[8]等。并且市場上像冰箱、凈水器、電飯煲這樣的產品類目已在市場上有成熟產品呈現,因此針對于小型產品的可設計空間相對更充足。
家用廚房小產品主要是指一些烹飪器具和廚房生活小產品[9],例如用于烹飪的鍋碗瓢盆,刀叉,以及用于存放食物的保鮮盒,保鮮袋等。當前小型廚房產品以單一使用功能為主,以實用功能和美觀為主要方向展開。根據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APP的搜索內容顯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主流廚房小產品(以保鮮盒,調味罐等為例)均停留在如何完善外觀,功能,做工,用料等物理實用方面,此方向較為偏向于諾曼所解釋的本能層和行為層,也就是如何使用戶覺得好看以及如何使用戶使用更順手。針對反思層也就是如何讓用戶使用后得到飲食狀況認識,或是情感價值增值的小產品設計較少。
三、符合用戶心理正反饋的產品設計策略
針對上述背景分析的結果可知,解決前文所提問題:如何通過增加用戶積極主動性去改善飲食健康可從廚房小產品的反思層次設計入手。基于研究,設計策略可分為兩部分:
(一)保留并改進目標廚房小產品的物理特點:物理功能為前文所述的傳統造型,配色,產品材質和使用方式。即使本文所做改進更多基于反思層,對于產品本能層和行為層的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由于對于家用廚房小產品而言其最原始的使用價值是其他需求實現的前提[2]。任何用戶都會期望獲得美觀且使用的產品,在針對目標小產品做反思層次設計前需首先關注到這個設計方向。
(二)增加交互內容以提升產品反饋性:基于提升產品反饋性這一點,設計方向可從原先的外觀設計拓展至交互設計內容。原因是若采用傳統的外觀及功能設計對于健康改進方向進行反饋多少有些不直觀,例如家中常用的分量油壺設計,其反饋內容只是一個粗略的數值。而交互設計則不同,其本身的關注內容就是如何把產品功能中想要告訴給用戶的信息更好的傳遞給用戶,并提供一種人與產品的雙向反饋模式[10]。因此增加一組交互內容會對產品的反饋性得到極大的提升,雙向關系如下:
第一,所有用需要的亦或是對用戶健康管理產生積極正反饋的內容都可以由交互設計呈現。第二,所有需要呈現的內容都由交互背后的實體功能區塊代替用戶收集和統計,減少手動記錄的麻煩。
以上兩點即為本文所將進行的設計策略,所有的相關產品設計將圍繞這一方向開展。
外觀的改進措施方面,當前市面上存在許多廚房小產品仍然以較高飽和度顏色為主體或輔助色。這種高飽和度的顏色在智慧廚房環境下較為不合適。原因是,由于色彩本身沒有特定的情感,其情感來自于人們所積累的日常審美經驗[11],而智能化產品通常代表簡潔大方,需要低飽和度顏色作為氣氛呼應,如當前在電子產品界流行的太空灰,純白,燕麥黃等等,相對于通用的粉藍粉紅等顏色更符合智能化設計環境內容。
交互功能是本設計如何給用戶帶來積極正反饋的唯一渠道,也承擔了所有來自反思層次的設計內容。交互內容的拓展基于智能化概念如物聯網的運用,智能化技術在廚房中的實現需首先遵循整體性原則,即“人”、“環境”、“設備”的契合度問題[12]。所謂人與設備的整體性原則是設計的重點考慮內容,即便利性,需要盡可能做到用戶在使用時獲得足夠的提示,通過簡單的操作獲得想要的內容并且不需要完全知道反饋的內容是如何實現的。由于本文所探討的設計內容基于用戶心里正反饋實現,因此若能平衡好人與設備的交互便利性問題,可大大減少使用中可能會帶來的負反饋。
四、基于用戶心理正反饋效應的設計實踐一一Dieta系列設計
基于上述的總體設計背景和設計方向,Dieta系列產品設計通過反思層次的思考,提升用戶使用時的心里正反饋,使得用戶更好地進行健康管理。同時,由于產品基于當下已有的廚房小產品改進而成,因此用戶無需更改原先的生活習慣就可以獲得飲食數據反饋內容。
產品系列包括三款實體產品,DBox保鮮盒、DLid瓶罐助手、DClps密封夾及Dieta Plus web端/移動端平臺。具體的交互流程如圖1:
實體產品方面外觀將會具有統一性,產品的總體顏色為燕麥黃與純白的組合色,稱重模塊有相同的金屬漆顏色,體現高級的質感,每個產品將被切割出一個不對稱的部分使其成為一個磨砂和透明的提示燈。這些改進有助于貼近當下越來越高端化的廚房環境,高端化廚房環境是當下廚房內部的發展趨勢,所有相關產品應當與現代化的廚房風格相貼合,滿足用戶的現代化廚房情感需求[2]。
基于上文所述的理論,在唐納德諾曼的設計心理學中,本能層的顏色、形狀、質感等要素決定了使用者對于產品最直觀的感官,而行為層則涉及了產品的易用性和容錯性等原則,對于一件日用品而言這些特點無疑將直接影響到用戶每日的心態,即正向情緒或負向情緒。因此本組產品設計時首先還是應當保留本能層次和行為層次的優勢,對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以確保在前兩個層次上情緒反饋為正,再進而深化反思層次內容。針對Dieta系列三款實體產品設計,首先對市面上的原始產品進行了調查,針對每件產品整理出了其物理功能現有優勢和需改進的劣勢:
(一)DBox保鮮盒主要適用于需密封儲存的散裝食品,如谷物,雜糧,腌制品等等,替代市場上常見的塑料保鮮盒。DBox針對市面常見的保鮮盒主要存在四角開啟使用不方便、身體方正拿放時易打滑脫落的問題進行改進,將盒蓋內圈設置為橡膠密封環,頂部采用一鍵啟閉式開關,目前這種開關形式已經廣泛應用于嬰幼兒奶粉盒,如圖2。
(二)DLid瓶罐助手用于液體食品,由于這種食物本身已自帶容器,若采取像上述盒裝食品一樣統一更換容器則使用前的準備工作將變得繁瑣,由此增加用戶的使用負擔,進而可能導致負面情緒產生。因此需在原有瓶子外,針對廚房內各類瓶子的缺陷設計增益性產品。針對廚房里的瓶子因為重心高很容易翻倒,用戶在廚房內的工作環境較為油膩,對于一些瓶蓋較扁且助擰螺紋不多的瓶子會難以打開的問題,產品設計成低重心扁平狀,增加瓶子與臺面的接觸面積,可有效提升底部穩定性。內部彈性卡齒正放可卡底座,反置可咬合瓶蓋。鑒于廚房空間尤其是放置瓶子的臺面相對油膩,產品不應設計得過于復雜從而增加用戶清洗難度。傳統幫助擰瓶蓋的方式為增加螺紋深度和密度,而用這種方式設計出的產品會在縫隙內堆積污漬。大拇指是手掌中力量最大的部分,其余四指通常用于平衡大拇指的力量,因此DLid設計為更貼合人手掌尺寸的四方弧形,可方便用戶持握并使用大拇指推進打開瓶蓋,如圖4。
(三)DClps主要適用于袋裝食品,如蔬菜,水果和生鮮。袋裝食品由于其形狀的不確定性,不方便使用傳統的重力稱重統計。在調研中發現,用戶在拿取袋裝食品往往有一個捏著密封夾提起的過程,垂直提起時摩擦力等于重力,因此可通過內置摩擦力傳感器的形式統計飲食數據,通過提起塑料袋時的摩擦力測量袋內食品的重量差額如圖4使用方式所示。此外,市面上的塑料封口夾存在老化后卡口斷裂而產品報廢的問題,因此DClps卡扣選用磁力吸附替代物理卡扣,密封夾一般隨保鮮袋一起使用放置于冰箱內而遠離廚房高熱區域,因此其磁性不容易被破壞產品壽命可大幅延長。
上述設計內容均為基于產品本能層及行為層上的改進,意圖在于讓基于這兩個層次的設計至少不成為負反饋來源。而反思層次設計內容是設計重點即正反饋的主要來源,因此本設計針對反思層次提出兩個切入方向:短時情感波動和后續情感波動。情感波動和回憶是反思層次設計的核心,即如何使用戶在使用本產品之后的一段時間內產生相應的心理活動和思考[13]。將情感波動分為短時和后續是為了分別滿足“克制”和“改進”兩個需求,與一般的純粹反思不同,用戶的飲食控制是一個立即就需要得到反饋的行為,若反饋不及時用戶就會陷入每一頓都需要先設法彌補前一頓不足的惡性循環之中。這種短時間內的反思后在行為上表現即為“克制”,用戶在使用中即可獲得較為模糊的提示,使其能充分意識到當下行為是否符合要求。
設計的解決方案分為兩步,實體層面上,每款產品都開設透明小盒,內設LED燈,食物重量的變化將帶來不同燈的顏色,以提醒用戶當前的量是否符合其計劃要求。而這種模糊反饋即短時情感波動,將反饋內容更為深入則需要依靠更精確的數據,這種反饋可具有一定的延時性,即后續情感波動。本設計將后續情感波動用于虛擬層面,設計一款交互平臺如下文所述。
在實體產品系列的設計基礎之上,拓展出面向于用戶反思層設計的Dieta Plus交互設計內容,其功能構架如圖5:
針對于反思層的后續情感波動設計主要體現于數據反饋方面,用戶在使用實體產品時留下的使用數據將在Dieta plus上得到分析,獲得圖表和文字反饋,從而反思自己的飲食健康管理是否到位,進而做出“改進”這一后續行為動作。交互平臺還設置了打卡、榮譽墻、商店等具有獎勵性機制的板塊主要是為了強化心里正反饋,這是由于前文所提到的個人健康狀況改變與游戲機制不同,其反饋實效有延遲性,因此額外設置一些反饋實效性快的獎勵機制可以彌補這一點,用戶可將打卡獎勵在商店內換成實體產品,即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正反饋。
界面設計方面為體現系列的整體性,采用了淺黃色和白色的主題顏色組合,同時也符合廚房的飲食健康主題。在APP上弱化了文字內容,使整體視覺效果在小屏幕上更加簡單明了,所有次級內容都在主界面有直接通道,使應用的使用難度大大降低,如圖6。
五、應用于設計實踐的理論總結
基于上述設計實踐內容可以對本文所作出的理論作出一定的概括,即針對如何通過情感化設計使得飲食健康管理順利進行這一問題,可依照如下兩步大方向進行:
(一)盡可能地減少負反饋來源。反饋并不局限于設計心理學中的某一層次,像針對本能層和行為層的改進設計在日常生活中更為常見,正是因為這兩個層次設計的好壞與否會對于人的心理積極性產生影響。對本能層中尤其是外觀的改進設計,使其更符合現代智能化主題,更具有前瞻的審美水準可以使用戶在拿到產品后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心態,從而避免負反饋發生。而對于行為層的改進,特別是產品使用便利性的提升和容錯率的提高,用戶在使用實體產品時便是一個與其互動的過程,這個過程與虛擬交互類似,根據尼爾森用戶體驗原則可知,提升產品靈活性和容錯性可大幅改進用戶體驗,而好的用戶體驗可避免情緒負反饋。
(二)通過反思層次設計增進正反饋。反思層次設計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相對于本能層和行為層較少。飲食健康管理是一個長期的內容,其外在的反饋并不會立竿見影,這也是不少就有此需求的人的困惑所在。而從反思層次出發,主動通過增加交互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反饋是一個較為合理的選擇,即讓用戶反思自己的飲食健康是否合理,從而提升其積極主動性。經過研究發現,將涉及反思層的交互內容切分為“短時”和“后續”兩個部分則更加符合通過飲食健康管理從而改進健康狀態這一主題的本質需求。結論
本文以唐納德·諾曼提出的設計三層次中的反思層設計展開討論,探尋通過以此層次為起點的設計改進,使得社會發展下人們飲食健康管理更加有效自主的方式。針對具體的實施方案,提出了以增強用戶心里正反饋為設計核心內容的設計原則,對于可能產生正反饋的外觀,功能及核心的交互內容作出功能拓展。Dieta產品系列即為本設想的具體呈現內容,以廚房內三件小產品的改造解決了原先小產品的功能單一,缺乏智能化的問題,設計上更符合現代廚房環境;用戶對于產品的使用將獲得之前所沒有的情感體驗,為未來個人飲食健康管理提供一種新的解決形式。
項目支持: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萬物互聯下的飲食數據反饋系統設計》(項目編號:202013021052)。
參考文獻
[1]趙小炫,王瀾森基j反思水平的情感化設計研究[J].電動工具,202l (02):22-25
[2]王立帆基用戶情感需求的家用廚房小產品設計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8
[3] Dae Young Kwon Personalized diet oriented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thnic foods[J].Journal of EthnicFoods. 2020. 7(1)
[4]Ruben Trigueros, AnaM Padilla, JoseM Aguilar-Parra. Patricia Rocamora. Mar la J Morales-Gazquez.Remedios Lopez-Liria The In fluence of EmotionalintemgenceonResmence TestAnxlety,Academlc Stressandthe Mediterranean Diet A Srudy with Universitv Students[J]. nternat10nal Journal ofEnvlmnmental Research andPublic Health. 2020. 17(6)
[5](美)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3:情感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6]魏玉英,汪德興游戲上癮的心理學分析及其對課堂教學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9 (25):24-26
[7]倪佳,李芳宇基于無障礙層次分析的老年人智慧廚房交互式產品研究[J].設計,2017 (20):136-137
[8]焦歡歡,潘志庚,徐舒暢,袁慶曙基于VR的言語失用癥康復訓練系統[J].系統仿真學報,2019,31 (11):2344.2349
[9]劉冠中,潘孝貞,石振宇等大師眼中的中國式廚房[Ml].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
[10]劉雨航,王照祥,董波工業設計中交互設計的作用及運用[J]汽車實用技術,2018 (17):177-178+181
[11]徐團結.現代工業產品設計中材質語言的情感表達[J].金田,2015(4)
[12]吳俊杰智能化技術在廚房家電產品設計中應用探研——以伊萊克斯概念設計為例[J].設計,2015 (09):26-27.
[13]李夢穎.情感化設計下交互設計方法探究[J].設計,2017 (2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