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柴德君 董春雪 龐志娟 張鳳嬌
摘? 要:當下“互聯網+”教育的深入發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斷更新。特別是MOOC、SPOC和大學智慧課堂等正變得越來越流行,“混合式教學”已成為教育模式創新的焦點話題。本文在混合教育一概念的基礎之上,探索了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育模式在肌肉骨骼康復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平臺? 混合式線上教學? 肌肉骨骼康復學? 教學過程中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5(c)-0198-03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ybrid Online Teaching Based on
"Super Star Learning" Platform in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Teaching Process
HU Bin? ?CHAI Dejun? ?DONG Chunxue? ?PANG Zhijuan? ZHANG Fengjia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educational model are constantly updated. In particular, MOOCs, SPOCs and university smart clas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Hybrid teaching" has become a focus topic of education mode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ixed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Super Star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Super Star Learning platform; Hybrid online teaching;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肌肉骨骼康復學》是康復醫學的高年級課程,包括人體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外科手術、診斷、運動損傷、康復評估和康復醫學。這是一門綜合的臨床應用課程。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對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建立臨床診療思維體系,從教育過程中提取解剖學知識。確保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能獲得基本知識。為了方便學生進行課外復習和及時解決遺留問題,教師嘗試使用線上網絡資源進行同步學習。我校推出了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混合式線上教學模式。新的混合教學模式通過課前準備、課堂互動、課后評估和課程改進設計培學實施計劃。“一體化”閉環教學,并結合OBE概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目標。在日常備課和教學中,有意識地全面反思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測試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成效。
1? 混合式教學理論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網絡環境的教學模式,主張將傳統教學的優勢與網絡學習的優勢相結合,以實現最優的教學效果。基于“協作”概念的是以小組教學、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的綜合利用。其實質是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結構,并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結構。該模型緊密結合了線上課堂的有效資源,提升了課堂效率。
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知識是客觀的,知識主要是通過個體的積極建構來獲得的。混合教育提倡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與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相結合,以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查找學習資源以進行預先學習,發現問題,并在課堂中一起探索和解決問題以完成獨立的知識構建。建構主義還強調知識是社會性的和協商性的[1],知識建設不僅是個人的獨立建設,而且是社會建設活動。
1.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個人潛能的發展和健康人格的發展,強調學習資源的提供和學習氛圍的創造,并認為學生的經驗和參與感對于學習效果非常重要。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要求教育回到人的發展原點,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發展。混合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實質上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這種網絡化的學習環境為學習者創建了一個免費的開放學習環境,并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2]。
2? 超星學習通簡介
超星學習交流是超星教育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動教育平臺,是一款面向更專業的移動終端的移動在線教育軟件,具有強大的可擴展性,并與超星公司開發的其他教育應用兼容。“超星學習通”教育軟件APP不僅擁有豐富的在線教育資源,而且還具有課堂簽到、通知、調查問卷、在線筆記、分數統計、屏幕投影和即時消息傳遞等功能。這些功能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改善課堂氣氛具有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計算機或移動終端上建立自己的云教室,上傳視頻,文本和其他形式的網絡資源,并可以在線考試[3]。
3? 超星學習通平臺混合式線上教學應用探究
3.1 線上教學資源
《肌肉骨骼康復學》是支持后續專業課程的關鍵。在線資源力求足夠實用,應更加注意繼承理論知識并系統地將其應用于醫學實踐中,如圖1所示。課程組教師將課前開發和整合的教學資源(包括課程大綱、考試大綱、電子教案、PPT課件、微視頻、音頻和其他內容)上傳到班級共享資源空間。教師在上課前通過終端將這些信息發布給學生,學生可以在上課前使用學習的移動終端進行自我查詢預覽。同時,教師根據教育單位的知識點發布學習任務、自測題和相關討論主題,以測試學生的預習效果。如果學生在預覽過程中遇到問題,則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班級聊天或平臺上的私人消息向教師尋求建議[4]。在預覽過程中,教師會立即反饋學生問題并進行總結以準備課堂教學。
3.2 線上混合式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基于OBE概念,并基于教育質量,重點是學生發展。整個課程分為3個部分:上課前、上課時和下課后。上課前使用在線講座,通過學習交流平臺將預習任務發送給學生,學生可以在線觀看視頻并完成任務點測試。采用在線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除了定期進行理論內容講座外,還可以實時顯示學生課堂互動的答案,增強參與度和課堂互動的活力,并對學生互動的結果做出反應。在課程結束后,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資料進行復習和練習,并使用學習問卷調查每章之后對教學效果的調查并提供反饋。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習平臺上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包括課堂報告、學情統計數據和成績統計數據。同時,“超星學習通”平臺記錄了學生的任務點視頻觀看情況,測試成績分布和錯誤問題的統計信息。全面的數據統計反映了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學習情況,并結合了教育反饋。教師可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5]。
3.3 線上教學模式考核方式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將學生的在線學習過程納入了最終評估。課程評估分數分為2個部分,線上期末考試和形成性評估各占50%。形成性評估包括在線課堂測試、在線課程任務、出勤、課堂互動和作業。在線學習作業是指完成任務點視頻和課程的作業,此項的結果可以引用“超星學習通”統計平臺中的數據。此外,通過調查問卷的回收分析發現,受疫情的影響,學生對網絡教學模式中,錄播課/直播課的好評率最高。不僅豐富了學習的內容和形式,并且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反復學習。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網絡學習有很高的期待率。
3.4 教學評價體系
該課程采用多種評估系統,將在線課程與面對面的課堂結合,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相結合,并實現從“結果”到“過程”的多維和多層次的學習評估,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這種方法側重于學生的在線課程參與和動手能力,而團隊的探究分析和課堂實驗動手技能則將被動學習轉變為專注于思考和探究的主動學習。評估重點包括在線課程學習、預習測試、進行課堂活動、臨床操作等動手實踐能力的組合[6]。
4? 基于超星學習通混合模式學習成果總結
對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混合式線上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針對我校肌肉骨骼康復學專業課理論課程,分別以2017級、2018級醫學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作為試點,2018級學生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經過一學期后,通過線上模考成績對比,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混合式線上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簡單,主要由教師教授,而關于肌肉骨骼康復的知識則相對抽象且難以理解。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穎的創新教育模式。它結合了傳統教學和在線教學的優勢,可以有效地集成豐富的線上課程資源。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APP將互聯網用作學習平臺,并在課后復習與知識點相關的材料(視頻、課件、測試題等),直到知識被內化為止,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豐富教學內容和模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混合式線上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肌肉骨骼康復學的教學效果,使抽象的醫學知識更加生動具體。
5? 結語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當前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和智能平臺“超星學通”的應用特點,探索了將智能教育平臺與現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對《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進行了新的教學活動與教學評估體系的設計。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僅提高了教育質量和學生能力,而且促進了教學的數字化改革和信息化進程。如何將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到更多的理論課程中并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仍需要更多地探索。
參考文獻
[1] 于彩敏,李芳,李云峰,等.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與實踐——以“工程力學”課程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5):107-110.
[2] 林毅惠.基于超星學習通在線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實踐與研究——以中職《HT-ML5+CSS3》網頁設計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9):141-142.
[3] 李鵬程,姚娜,陳小霞,等.基于微信信息平臺的PBL教學法在肌肉骨骼康復學臨床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22):33-35.
[4] 趙巧,相萌,蘭凱,等.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婦產科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醫學信息,2019,32(11): 13-15,21.
[5] 尉銳楠.康復方向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培養模式的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8.
[6] 陳莎莎.康復運動對慢性心衰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合肥:安徽中醫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