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泌乳困難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生產的73例初產婦作為本次研究觀察對象。根據入選的73例初產婦進行不同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后,觀察兩組產婦的泌乳情況及并發癥情況,分析其護理效果及作用。其中采用常規護理的32例初產婦進行常規產后護理;剩余41例初產婦給予針對性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產婦泌乳時間、產后48 h、產后一周、產后一月泌乳量及并發癥情況。結果:傳統護理干預模式的對照組產婦滿意率為78.13%,顯著低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的觀察組滿意率95.12%,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產后開始泌乳時間高于觀察組,產后48 h泌乳量低于觀察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產后回訪數據統計顯示,對照組產后泌乳量充足人數在產后第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均低于觀察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初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出擊產婦泌乳、增加泌乳量,提升護理效果,有效解決初產婦泌乳困難等問題。
【關鍵詞】護理干預; 初產婦; 產后泌乳困難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7-006-03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Postpartum Lactation Difficulty of Primiparas
WANG Mei-qing(Yangg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aocheng shandong 25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postpartum lactation difficulty of primiparas. Methods: A total of 73 pregnant women who gave birth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73 cases of primiparas with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the lactation statu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nursing effect and effect were analyzed. Among them, 32 cases of primiparas received routine postpartum nursing. The remaining 41 primiparas were given targeted nursing mode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Lactation time, postpartum 48 h, postpartum 1 week, postpartum 1 month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was 78.1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95.12% (P<0.05). The duration of postpartum lact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amount of lactation at 48 h postpartum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In addition, the data of postpartum follow-up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sufficient postpartum lact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first month, the second month and the third month (P<0.05). Conclusions: 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ttack the puerperas lactation, increase the lactation volume,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puerperas lactation difficulty.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time Mothers; Difficulty in Lactation after Delivery
母乳是嬰兒喂養的最理想的方式,也是當前最為提倡的方式。產后5 d內的母乳中含有新生兒所需的大量免疫因子,對增強新生兒集體抗體力,提高新生兒營養具有積極意義[1-2]。初產婦因經驗不足,極容易發生喂養不當,容易導致新生兒營養不足引發各類疾病。臨床數據顯示,初產婦缺乏喂養經驗、產后泌乳困難導致乳房脹痛、乳汁不足、乳腺炎等并發癥不僅加劇了初產婦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更為重要的是給嬰兒的營養攝入帶來的極大的影響[3-4]。婦產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做好初產婦產后泌乳及護理工作是產婦順利分娩后工作的重點方向。為更好的執行產后早期母嬰解除并進行母乳喂養,確保初產婦早期泌乳并保持泌乳量十分關鍵。有學者證實,通過對產科初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初產婦泌乳情況,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初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進一步確切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泌乳困難的價值,本文特選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間進行分娩的初產婦進行護理干預研究。相關資料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我院產科分娩住院的73例初產婦進行護理干預,根據護理模式將初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干預,共32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5.41±3.27)歲;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6.14±1.25)周;自然分娩20例、剖宮產12例。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共41例;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5.64±3.31)歲;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36.22±1.31)周;自然分娩27例、剖宮產14例。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議批準,入選產婦均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護理觀察研究。納入標準:患者均為初產婦;患者無嚴重心肝腎臟疾病;患者能正常交流;患者均符合法定生育年齡等。排除標準:排除經產婦;排除嚴重心肝腎臟疾病;排除精神類疾病患者;排除<20歲,>36歲產婦。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模式進行護理指導。具體護理內容:產前對初產婦進行知識宣教,交代產婦產后可能產生的并發癥,并進行預防學習,同時舒緩初產婦的擔憂、不安的情緒。告知產婦產后母嬰盡早接觸,母嬰分離不能超過1 h,并指導產婦盡早進行母乳喂養,告知母乳喂養的好處。
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進行護理指導。具體護理內容:①心理護理:詳細了解初產婦的心理狀態,幫助產婦盡早進入母親角色,讓初產婦充分了解母乳喂養的有點,消除產婦產后的心理負擔及顧慮,爭取產婦積極主動的配合母乳喂養。告知產婦產后48 h內左右腦垂體會分泌大量乳素,一旦乳汁排泄不暢,會引發乳房脹痛等癥狀。有效指導產婦喂養,新生兒吸吮能有效促進乳腺導管的開通。在新生兒進奶量較少階段,產婦可使用吸奶器輔助將母乳吸出并進行冷藏儲存。同時可對乳房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減輕乳房疼痛、舒緩初產婦緊張焦慮的心情。②飲食護理:飲食指導中,叮囑產婦進來食用富含蛋白質、脂肪的食物,注重水分的補充,確保母乳的生產需要。建議產婦少吃多餐,確保母乳能持續供給。飲食應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應以清淡多營養為主。③做好產婦早期母嬰同室,盡早通過母嬰吸吮開通乳管及乳汁分泌。待產婦生產休息30 min后,向產婦指導喂養方法,告知產婦新生兒吸吮次數、力量。若存在乳汁過多狀況,避免乳房脹痛,應每2 h使用吸奶器輔助吸奶1次,盡量排空乳房內存積的乳汁,避免因乳房乳汁長期積流出現乳房包塊,甚至乳腺炎的發生。④按摩指導:分娩后6 h后對產婦進行乳房按摩,取仰臥位,讓產婦放松身心。先對患者乳房進行5 min熱敷,然后清潔雙手,食用雙手大魚際肌輕柔乳房,并將乳頭露出指縫;以產婦舒適為標準,按摩后,食用中指于示指夾住乳頭牽拉3~5次。根據產婦泌乳情況適當增加按摩次數。
兩組產婦出院后,均進行三次回訪,分別在產后第一個月、產后第二個月、產后第三個月。回訪率100%。
1.3觀察指標[5] 觀察兩組產婦開始泌乳時間,產后48 h、產后第一個月、產后第二個月、產后第三個月泌乳量。統計分析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滿意:產婦泌乳困難消失、母乳喂養正常,無并發癥發生;基本滿意:泌乳困難有所減輕,對產婦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無較大影響;不滿意:產婦泌乳困難沒有改變,有并發癥發生,對產婦和新生兒造成較大影響。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技術資料以[例(%)]表示,以c2檢驗。若P<0.05表示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后滿意情況 經不同模式護理干預后,兩組產婦產后泌乳困難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采用傳統護理干預模式的對照組產婦滿意率為78.13%,顯著低于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的觀察組滿意率95.12%,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后泌乳情況分析 經不同模式護理干預后,兩組產婦產后開始泌乳時間、產后48 h泌乳量、泌乳充足量進行比較分析。其中對照組產后開始泌乳時間高于觀察組,產后48 h泌乳量低于觀察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產后回訪數據統計顯示,對照組產后泌乳量充足人數在產后第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均低于觀察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初產婦出現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其和知識的欠缺、乳房脹痛等具有相關性,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情緒波動相對較大,不良心理較嚴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會對后續的治療與養育造成不利影響[6-7]。初產婦沒有喂養經驗,極容易出現乳房脹痛及乳腺炎等產后并發癥問題。因此在產后住院期間,對產婦實施科學有效的針對性護理策略,對改善產婦產后泌乳困難十分必要。常規護理主要對產婦進行一般的心理安慰和健康知識講解,主要針對機體疾病進行預防護理,忽略了對產后乳房的干預及加強產婦心理干預和飲食干預,沒有針對產婦泌乳困難進行針對性干預狐貍措施。導致許多產婦只能依靠長輩經驗傳授或自行科普學習才能滿足對新生兒喂養的需求。乳房按摩能夠對分泌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對機體進行刺激,進而泌乳,使乳汁的堆積情況有效減少,充分疏乳腺管,調經暢絡,使淤積與疼痛情況明顯減少,促使產婦積極哺乳,使泌乳量明顯增加,將人工喂養的現狀充分改善[8-10]。
本次研究中,通過兩種不同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結果顯示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初產婦產后開始泌乳量時間明顯早于常規護理模式的對照組。對分娩后的初產婦進行乳房的護理,能夠明顯促進乳汁的分泌,減少了乳房腫脹及疼痛的程度,減少了乳腺炎的發生率。實施有效地的乳房護理能夠明顯的改善產婦因疼痛帶來的負面情緒,提高了產婦對于治療及操作的配合度,有利于后續治療的開展。同時產后48 h初產婦泌乳量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可見通過科學針對性的知識宣教和按摩指導,能加快產婦乳房泌乳,同時進行科學的乳房按摩指導,能有效增加泌乳量。泌乳持續效果在三個月內的回訪中,明顯由于對照組。對分娩后的初產婦進行乳房的護理,能夠明顯促進乳汁的分泌,減少了乳房腫脹及疼痛的程度,減少了乳腺炎的發生率[11-12]。實施有效地的乳房護理能夠明顯的改善產婦因疼痛帶來的負面情緒,提高了產婦對于治療及操作的配合度,有利于后續治療的開展。
綜上所述,對初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出擊產婦泌乳、增加泌乳量,提升護理效果,有效解決初產婦泌乳困難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燕飛. 初產婦產后乳房按摩結合磁珠壓耳護理對泌乳狀況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9, 17(3): 305-307.
[2] 趙慧. 手法按摩催乳配合健康教育對初產婦產后泌乳量及母乳喂養率的影響分析[J]. 罕少疾病雜志, 2019, 26(2): 97-99.
[3] 張婉玲, 馮遠衍, 廖艷丹. 扮親法全程陪護對剖宮產初產婦產后恢復、心理狀態及產后泌乳狀況的影響[J]. 中國醫藥科學, 2019, 9(22): 164-166.
[4] 陳英, 韓華平, 謝薇. 產后實施乳房穴位按摩最佳時間選擇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20, 18(11): 1372-1374.
[5] 周鳳萍, 錢紅麗. 妊娠晚期肝內膽汁淤積與初產婦泌乳延遲的相關性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5(7): 134, 158.
[6] 曾招艷, 盧美秀, 翟艷紅, 等. 產后乳房穴位按摩對初產婦產后泌乳及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5(6): 126, 180.
[7] 孫繼偉. 人文理念下的綜合護理對初產婦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影響[J]. 繼續醫學教育, 2020, 34(4): 94-96.
[8] 苑瑤, 曲春堯, 祝紅茹. 低頻脈沖聯合古法按摩在乳頭凹陷初產婦產后泌乳及乳房腫痛中的應用[J]. 中國醫學創新, 2020, 17(13): 98-101.
[9] 曾華, 溫秀蘭, 張廣蘭, 等. 中草藥植物精油聯合產后乳房康撫按摩對產婦泌乳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15): 2337-2339.
[10] 惠放放, 陳玉蘭. 產后乳房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泌乳及并發癥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 1(14): 2782.
[11] 呂建萍, 張帆, 方玟, 等. 康復治療儀結合乳房按摩對剖宮產術后初產婦泌乳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 32(2): 44-46.
[12] 姚麗曉. 產后乳房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泌乳及并發癥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98): 381.
作者簡介:王梅青(1987.08-),女,山東省陽谷縣人,大學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產后康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