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鑫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學目標,也為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理念提供了思路。當前我國高中基礎教育整體水平相對較高,學生在高中階段進行各學科學習時,所能獲取的知識量相對較大。但也要更加重視傳統高中教學理念下學生在學習中所面臨的困境。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下,學生對知識的自我汲取能力相對較弱,且整體知識實踐應用能力也相對較差,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不能讓學生真正實現自我提升和自主提升。在當前各學科核心素養相對較為明確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在教學工作中切實達到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關鍵詞:高中教育;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學科核心素養既具有較為明顯的統一性,同時在不同學科之下,其多樣性和自我特色也比較明顯。各學科在教學工作中充分重視學科核心素養相關內容,以其為整體教學目標,并將相關課程分解,從多角度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當前我國高中教育要求教師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雖然各個學科核心素養各不相同,但其整體目標均為培養能夠適應于社會發展需求和自我發展需求的全向素質人才。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各學科教師應充分思考適宜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充分強化相關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采取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措施,綜合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將對培養學科核心素養過程中應采取的教學策略進行詳細研究。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基礎,明確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前提。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學科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既要有針對于本學年的長期教學目標,也要有針對于各課時的分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制定應以教材為基礎,通過分析本學科核心素養內容來予以明確。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既要結合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同時也要綜合分析現實情況 。教學目標不可脫離實際情況,而各個分解教學目標應在每一課時教學任務完成后充分達成。不論是哪一學科的教學目標,都要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基礎,將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評價方式相結合,不宜采取單純成績評價的方式來衡量教學目標的完成度。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引下,課堂教學師生角色的劃分直接決定了整體教學質量。既往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為課堂主體,而學生的主動性相對較差。在新課改相關要求之下,應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師生角色狀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為學習的主導者,而教師則應作為學生的引導者來輔助學生學習。要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既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又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始終走在正確的教學內容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實現學科素養的培養目標。
三、引導學生自我思考
各學科核心素養內容均包含學生的自我思考以及自我學習能力,這樣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習慣也是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各層次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我思考價值,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我思考以及集體思考來自我獲取相關內容中的學科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創設問題型課堂,以情境教學的方式引入相關課堂知識,同時,重點設立相應的思考問題,做好問題的設計工作,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或集體思考相關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獲取本節課的基礎教學內容。
四、增強知識實踐運用能力
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引下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均要重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運用能力。掌握任何知識的根本目的都是在相應情景下,能夠利用自身所學解決現實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思維引導下,教師應充分增強學生的知識實踐運用能力。在各學科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要在課堂教學、課后作業等諸多方面,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運用,保障學生在學有所得后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書本或現實中的相關問題,這是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五、結語
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引下,各學科教師應充分優化當前教學策略,明確具體教學目標,同時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綜合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望本文所述內容能夠對高中階段基礎教育工作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紀德奎,郭子超.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中課堂教學目標轉換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20(002):4-8.
[2] 陳佩楠.以時事學習為依托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14).
[3] 孫麗娜.關聯性教學: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途徑解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02):6.
[4] 葉旭芬.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20(00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