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元華

目前,較為先進的醫學掃描檢查技術之一就是CT檢查,能夠掃描人體的各個系統。通常來說,選擇CT檢查方式時,一般會有CT平掃和增強CT之分。CT檢查主要是借助X線束掃描人體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此時能夠接收該層面X線的為探測器,可將光電轉變為一種電信號呈現出來,之后借助數字轉換器的應用,實現數字化轉換目的,在此基礎上基于計算機的利用,達到處理成像效果。
一、CT檢查特征
1.借助CT進行檢查,能展現X線檢查無法顯示的微小病變,密度分辨力較高。
2.CT檢查無需較長時間,且十分便捷,檢查過程患者保持配合不動即可保障檢查的順利完成,所以該種檢查方式易被患者接受。特別是一些急診病人,通過CT檢查可達到快速準確判斷的目的,實現更多救治時間的爭取。此外,借助CT能在短時間內重復檢查急癥,也能夠觀察病變的演變過程。
3.傳統X線平片重疊、相鄰器官組織密度比較大等問題借助CT得到了克服。CT檢查對比超聲圖像及核素掃描來說,能呈現出更加清晰的圖像,可良好顯示病變情況,具備的診斷價值較高。
4.利用CT檢查能定量分析病變組織的X線吸收系統,實現對X線吸收數值的獲取目的,同時也能使不同器官病變變化影像、對應CT值顯示出來。
5.吸收系數的轉變是圖像主要來源路徑,所以能夠實現圖像處理,通過圖像灰度范圍的調節,即可對病變細節進行觀察,而對于X線片來說,則無法調節影像密度。
6.與病情實際情況充分結合,有需要的情況下,可選擇CT增強掃描這一檢查方式應用,借此使病變和正常組織對比度有效提高,收獲更加清晰的圖像,也能豐富細節顯示,為病變問題的分析診斷提供有利條件,促使診斷準確率切實提高。從目前多數醫院來看,通常是選擇非離子造影劑應用,安全性較高。
二、CT檢查前注意事項
1.CT檢查前應將患者姓名、電話及住址等信息詳細填寫在CT檢查申請單上,為醫院及時聯系受檢者提供便利;具體檢查的前期,患者要注意作息時間的調整,保持良好休息且避免過分疲勞,良好的精神狀態能為順利檢查提供一定保障。
2.在病人需要進行增強CT檢查的情況下,病人應將自己有無藥物過敏等問題提前告知醫生,加之也應詳細表明自身心、肝、腎等功能情況,有無蕁麻疹及哮喘等疾病;而對于醫務人員來說,應注意病人有無感染或發熱癥狀,為盡早做出預防措施提供便利,使得因造影劑產生的不良反應有效避免。如果患者患有嗜鉻細胞瘤,此時CT檢查時應在患者血壓降到正常數值后開展;CT檢查前尤為重要的是女性患者要明確自己是否可能懷孕或已經懷孕,該情況患者盡可能避免選擇CT檢查方式。
3.針對受檢者來說,應提前一天聯系放射科CT中心,對CT檢查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解;具體檢查前,患者要提前到CT中心等候30min,如果患者錯過檢查預約時間,檢查極有可能會推遲;而在檢查人員遇特殊情況難以及時到場的情況下,注意檢查時間的及時更改。
4.患者應于CT檢查前6h禁食、禁飲,長時間運動的現象也應避免;檢查前患者應攜帶以往檢查的全部資料,如CT及MRI、病例等,為報告醫生對比分析、檢查結論正確性提供參考依據。
三、CT檢查中注意事項
1.具體檢查環節,患者要聽從醫生指導,檢查過程避免移動身體,且對檢查過程醫生要求的呼吸及屏氣等積極配合;CT機上有對講機,患者如果在檢查中有身體不適等情況出現,立即告知醫生。
2.做腹盆部CT受檢者,至少要保持4h以上的禁食時間,且在檢查前3d內,含金屬成分的藥物應避免服用;胃腸造影檢查后的3d內,為確保造影劑偽影給CT檢查造成干擾的現象有效避免,最好不要做腹部CT,合理安排檢查順序。
3.患者需要進行增強CT檢查的情況下,需注射造影劑,此時盡可能選擇非離子型碘造影劑應用,該造影劑的安全性較高,且一般情況下并不會和藥物有相應反應產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少部分患者受自身特殊體質影響,休克或其他嚴重過敏癥狀可能會出現,雖然說當代醫院已經具備完善的設備設施,但仍然無法預防一些突發事件。所以CT檢查前,碘造影劑使用知情同意書一般都需要簽署,為患者及其家屬能夠理解和配合提供保障。增強CT檢查完成15min后,一般需要患者留觀察室觀察,主要是觀察患者有無不適情況;在受檢者有過敏反應出現的情況下,需及時診治。
4.老人及兒童、做增強CT的患者,通常需安排健康家屬陪同做檢查,針對危重病人來說,陪同人員一般是以醫生為主。
作為現代化先進醫學影像檢查技術之一的CT檢查,在多種疾病的檢查方面都具有顯著作用,能為疾病診斷的準確度提供保障。患者進行CT檢查時,一定要注意檢查前及檢查中的一系列注意事項,保障檢查順利開展的同時,為疾病準確診斷奠定基礎。